深讀《水滸》思考:領導之覺悟,小勝?還是大勝?


深讀《水滸》思考:領導之覺悟,小勝?還是大勝?

自古,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梁山好漢聚義成敗,眾說紛紜。歷史已經成為過去,其成也罷,敗也罷,都讓它隨流水而去。

那麼,水滸留給後人的除了中華傳統美德“義”以外,還給予後人什麼?是值得深度思考的問題!有著大是大非的覺悟,這個覺悟直通天地,領眾生、責眾生。此為天子之覺悟!

且看,梁山好漢的歸路,死,散,出家,遊走,這當然不是梁山好漢的初衷,也非所願往!那麼是什麼原因得此下場。那就要從根上論,即領導之覺悟。

如果,晁天王在世,結果會是怎麼樣。佔山為王,逍遙快活,三年有糧吃,不問第四年。也許晁天王從來都沒有考慮過未來,也未考慮過樑山好漢的終極歸路。這是一個江湖義人的小勝之覺悟,這樣的領導即便是手下勇士無數,最後也只有兩個結果:第一:被朝廷所滅(可能性極大),當時是一國抵一遇,如果朝廷真想滅了梁山,當時的朝廷是完全有能力的,朝廷中也是高人無數。梁山好漢在當時更像一群調皮的孩子。

第二:打下江山,被自己所滅(束縛在自己的狹隘意識裡)。晁天王是忠義之輩,是好大哥,好朋友,但非好領導,非真命天子。結果就是:打下江山,根本守不住。這樣的兩個結果,梁山好漢的下場必定是死路一條,只是時間問題 。這就是江湖義士,可以說是義氣小農意識之短淺。

深思一下便知,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少了一顆天子之心,更少了天下之制,“義”來領導團隊是小組織,非天下。就此論斷,以莊主的身份、見識、價值觀,來帶領整個團隊,最終也就是變成大莊主。

其前期定位是“替天行道”,實則是,一群難對付的強盜罷了。更重要的是晁天王的團隊既沒有殺富濟貧,也沒有行俠仗義,只是把朝廷的錢強勢變成自己的所有,然後吃喝,散財拉人,繼續搶朝廷,其更像一個暴力的黨派,一切為了自己團伙的利益,更無民心可言。


深讀《水滸》思考:領導之覺悟,小勝?還是大勝?


歷史的結果就是,更高級的中層領導宋江帶領大家降了朝廷,其結果人人皆知。這便是小官宦的格局、覺悟。 宋江本身是官宦(中層),所以骨子裡脫離不了官宦的思維來定位這個組織的歸宿,其價值觀裡面就是效忠朝廷,是服務皇帝。所以他的終極目標自然就是降了朝廷,其實這個不怨宋江,要怨就怨當時社會培養了這個階層的價值趨向。

不管是宋江,還是晁蓋都不適合來領導,其梁山好漢的歸宿都是一樣,一個較為壯烈,一個較為柔和而已。

其實,任何組織的最終歸宿,小勝、大勝,都取決於領導的“天子之覺悟”。天子之覺悟,即是天下蒼生,是捨身、舍組織之身的純粹價值。古今成天地之事,其內心都有“不自生,且長且久生”之深刻認識。這就是“主”。

其實,企業成敗關鍵:也是在於有沒有把自己當做“主”,是以客戶為主的主,是不是用“主的價值觀”來定位、左右團隊。

企業家之所以勝敗兩茫茫,其個人的企業價值觀尤為關鍵,也是企業發展的戰略之源,成敗的關鍵所在。

天子?義士?官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