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陸九淵、王陽明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

朱熹、陸象山和王陽明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他們之間不但有歷史的聯繫,還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繫。

朱熹、陸九淵、王陽明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

第一, 倫理主體與倫理客體孰為第一性問題。 這是朱陸之爭的基本問題,它決定了雙方修身路線和方法的不同。倫理客體指各種體現最高“天理”的事物和法則,也包括自然物。倫理主體指自身已固存“天理”、“良知”,並以自覺意識這“天理”“良知”為目標的主觀精神,朱、陸、王稱之為“心”或“良知”。朱熹認為倫理客體獨立於倫理主體,不依倫理主體而存在。在主客觀的相互對應中,倫理客體呈現為第一性,主體須向客體索求倫理知識。陸象山則認為萬物萬理的存在決定於“吾心”,倫理主體是第一性的。修身的途徑和方法不是先學習心外之事、心外之理,而是先樹立良好的動機。

朱熹、陸九淵、王陽明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

王陽明繼承了陸象山,也以倫理主體為第性,倫理客體為第二性。但他的論證不像陸象山那樣簡單,而是兼取了朱熹的合理之處。他比陸象山的高明之處是明確指出倫理主體的第一性不在於決定倫理客體存在,而在於能把一切倫理客 體納入主體的模式中,使之成為寓存主體、表現主體的器料。王陽明的觀點雖然也是主觀唯心主義的,但吸收了朱熹的些客觀唯心主義因素,從理論思維發展水平來看,他比朱陸更為全面、深刻。

朱熹、陸九淵、王陽明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

第二,倫理主體與倫理客體的同性如何實現問題。朱熹和陸象山都承認倫理主體與倫理客體有同一性,但對同一.性的實現方式存在著分歧。朱熹認為,一者同一於倫理客體的基礎上,確切說是在主體向客體作求取活動的基礎上實現的。通過長期的讀書窮理,甚至窮格自然物之理,人自然會悟到“天理”,形成倫理情感和倫理動機,完成倫理客體向倫理主體的轉化。但是,朱熹實際上並沒有解決倫理主體與倫理客體同一性的實現問題,因為僅僅學習心外的善的知識,懂得善的道理,並不一定會成為善人。所以,陸象山反對修身從讀書窮理開始。他提出“先立乎其大者”,即先樹立起倫理主體所固有的倫理動機和倫理情感,有了這種動機情感作基礎,與物相處無不以善為準則,天地萬物無不統攝於善,人的所作所為無不合乎善。但是,陸象山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即當人還沒有學到有關善的知識,尚不知為何做善人和怎樣做善人,善良的動機和情感怎麼能真正地樹立和實現呢?

朱熹、陸九淵、王陽明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

王陽明既吸收 了他們的優點, 又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他們的不足。他繼承了陸象山,認為倫理主體與倫理客體的同一-性只能在倫理主體的基礎上實現。但又認為,倫理主體-“心”、 “良知”等是絕對抽象、不可言喻的精神體,必須通過“格物”即接觸外物才能轉化為具體可見的東西,使人得以言喻、把握。與朱陸不同的是,他所贊成的“先立乎其大者”之“先”已非時間意義上之“先”,而是邏輯意義上的“先”,是第一要務的意思,他所說的“格物”之“物”,也非單純的心外獨存之物,而是作為“良知”的體現者,表現形式之“物”。這就是王陽明倫理主體與倫理客體同一性實現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