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为什么写宋江受招安?别无选择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全书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征辽、平田虎、平王庆、平方腊及最后的悲剧结局。

正因为如此,在水浒学界,长期存在着“两种《水浒》说”与“两截《水浒》说”,有学者认为田虎、王庆两部分是后来加的,今所见较早的百回本,征辽之后紧接平方腊。但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征辽也可能是插增的,因为第一,征辽的事不同于受招安和平方腊,历史上无迹可寻。其次,和平田虎、王庆一样,征辽中梁山一百单八人无一死亡,而在征方腊时却死伤实在惨重,匪夷所思而又颇不合情理,也难怪让人心生疑窦。

施耐庵为什么写宋江受招安?别无选择

然而,最让人无法接受的还是这本书的思想内容。《水浒传》前半部是写人民反官府,是反映阶级矛盾的,一个个梁山好汉的形象光彩照人;后半部写了宋江受招安,从土匪盗贼摇身一变成为了朝廷镇压其他农民起义的“鹰犬”、“走狗”,写忠臣反奸臣,是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的忠奸矛盾,前后反差实在太大。于是,有人说前半部是“英雄传”,后半部则是“奴才传”,系“手闲面厚之徒”的“狗尾续貂”。

那么,为什么施耐庵要写宋江接受招安呢?历史上的宋江是被逼接受招安的,因为最终实力上的不济和内部的问题,而作为小说家的施耐庵是出于何种考虑而做这样情节上的安排呢?

施耐庵为什么写宋江受招安?别无选择

根据典籍记载和相关野史传闻,大致版本有二:

版本一:爱国思想

作者写了宋江的受招安,固然是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但也反映了民族爱国思想。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述说:“其中招安之说,乃是宋末到元初的思想,因为当时社会扰乱,官兵压制平民,民之和平者忍受之,不和平者便分离而为盗……但一到外寇进来,官兵又不能抵抗的时候,人民因为仇视外族,便想用较胜于官兵的盗来抵抗他。”

这话是有根据的,水浒故事流传的时间正是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宋朝积贫积弱,周围少数民族政权均虎视眈眈,《水浒传》的后半部分写宋江等人受招安,和这一背景不无关系。而征辽部分的出现,则是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至于忠臣反奸臣,也是和这一思想有关的。在小说结尾写“史官有唐律二首哀挽”宋江等梁山人物,其中说:“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水浒传》的作者是把宋江作为忠臣来描写的。第85回辽国欧阳侍郎招降宋江,吴用向宋江献策:要富贵,投降辽国;要忠义,报效宋朝。宋江说:“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这里的“尽忠报国”实际上就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民族立场。也难怪,《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

宋江投降之后,“水浒”英雄始终受奸臣排挤、打击和陷害,最后宋江等被□臣害死。这样的悲剧结局,对于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和作者对受招安者的鉴戒来说,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它描写的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尽管讲忠义,打外敌,平内乱,还是不见容于当权执政者,还是落得悲惨的结局,深刻地传达了一种历史教训。

版本二:求生之行

此版本系野史传闻。元朝末年,爆发了全国性农民起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写成之后,人人看了爱不释手,一下子就抄传到四面八方去了,尤其是在义军官兵中更是大受欢迎。

这时,朱元璋起义成功,在南京称帝。鼓吹造反,反对皇帝的书,皇帝是自然容不得的。所以,朱元璋一看到这部书,便大发雷霆:“好一个施耐庵!我几次三番派人请他出来做官,他不肯出来,原来是躲着写这样的书!哼!”朱元璋心想:“我刚得天下,人心尚未归顺,那能容得这种鼓吹造反的书流传?!”想罢,随即在《水浒传》上批了几句:“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必贻患。”并下了一道圣旨,派人四处查找施耐庵,将他从白驹镇抓来,秘密押送金陵,关进了刑部大牢。

入狱后,不审不放,使施耐庵百思不得其解。无奈中,暗地捎信求救于当时已任大明丞相的老同学刘伯温。刘深谙内情,不便明讲,托人以探监为名,捎去口信:曰“怎样进,怎样出。”

施耐庵苦思多日,终于悟出可能是写书激怒了当朝。他马上向刑部声明:我的《水浒传》才写了前半部,还有后半部未写出来呢!经刑部允许,刘伯温托人送来文房四宝。施耐庵便以张士诚投降元朝皇帝、镇压红巾军为原型,把宋江写成了受招安,去征辽,打田虎、王庆、方腊,直到与李逵一起饮御赐药酒自尽,至死不反叛,一生为皇帝效劳的忠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