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止步于冥想


不能止步于冥想

现在很流行冥想,大家盘腿这么一坐,两手结印,双眼微闭,似乎立马透出神密与超能力。

我们来梳理一下冥想,不难发现,冥想并不玄妙,他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锻炼身心的办法,而婆罗门,过去被称为外道。

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婆罗门教的圣哲写了一本书,名叫《瑜伽经》,在这本书中,详细讲述了强固身体与收摄意识的训练方法,因为结合身心,方便易行,所以流传的很广泛。

瑜伽这个词的意思,本来是合一,一致,和协的意思,有点类似于中国人常说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道生一的观点,再加上婆罗门教注重神秘的仪轨形式,讲究咒语,让人不由的认可其对于我们身心健康的作用。

但是仔细来研读瑜伽经,也不难发现,身体柔顺与意识控制的训练方法,永远只能到达心开愉悦的门口,不打开门进去,登堂入室,是没办法真的到达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喜悦境地的。

冥想的方法,可以拿来让人安静,可以让身心放松,但不能止步于此,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从一的绝对入手,从独立的觉知入手来用功,才有可能超越冥想,成就真的安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