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兒童腦發育不良會涉及很多方面的問題,因為大腦是人體的控制中心,如果大腦的發育出了問題,會影響身體的各個方面的發育和功能。

「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很多年輕家長沒有育兒經驗,誤以為孩子發育緩慢只是暫時的,殊不知孩子已經可能有了大的毛病。

從腦科學來看,孩子的大腦10歲就“定型”了。此後,孩子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

腦發育不良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智力低下:智力跟同齡小孩相比較為低下,智力檢測結果表現為中等偏下,一些與智力相關的能力,比如聽力、理解力、話語能力等都有明顯的緩滯現象。

身體發育遲滯:小孩身體發育速度低於其他孩子,個頭比其他孩子小。視力聽力也不太好,容易出現近視或眼部畸形。牙齒髮育不良、較為鬆散,易折易蛀。易發生各類牙病。

注意力異常:腦發育不良患兒平時注意力難以集中,對自己的行為較少有意識反應,記不住人。平時生活過程中會表現得比較安靜溫順,沒有小孩特有的生機,不會主動積極對外界做出反應,對外界缺乏興趣,有時候會表現出哭笑過度等情況。

「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肌張力低下:肌肉硬度降低、肢體擺動幅度度大、肌力不足、關節伸展過大等。

面功能障礙:一部分發育不良兒童臉部肌肉和舌部就均出現明顯痙攣或不協調收縮,從而導致孩子咀嚼和吞嚥困難、口腔閉合困難以及流口水。

語言障礙:大多數腦發育不良兒童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有的表現為語言表達困難或構語困難;有的表現為發音不清或口吃,有的還表現為失語症,常見於手足徐動型的腦發育不良。

腦發育不良有可能只是發育緩慢而已,小孩腦發育緩慢是可以治療的,治療後小孩是很有可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腦發育不良病因的三大因素。

一、有害因素:

「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在母孕期的有害因素,如:妊娠患風疹病毒、巨神經因子病毒、弓形體病毒、或高熱、毒血癥、缺氧、休克等因素影響胎兒發育;分娩時胎位異常、產程過長、劇裂宮縮、臍帶打結或繞頸、羊水吸入、產傷、窒息等損傷腦神經因子,這些均可誘發腦發育不良。

二、環境因素:

「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母親自身的環境,可能對母體胎兒產生的影響,如母親有糖尿病,胎兒受其內環境的影響而導致先天性心臟病或無腦兒的發病;母親有甲狀腺功能低下,胎兒容易產生骨和牙齒的畸形、隱睪、伸舌樣痴呆、甲狀腺腫大等,這也是腦發育不良的一大病因。

三、營養因素:

「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早期營養不良能使腦神經因子分裂期縮短,晚期營養不良能使每個腦神經因子的體積減小。如果早期特別是胎兒期營養不良,雖然出生後營養得到改善,智力恢復仍然較慢或難以恢復會導致腦發育不良。

腦發育不良有可能只是發育緩慢而已,小孩腦發育緩慢是可以治療的,治療後小孩是很有可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有研究稱3歲、7歲、10歲是腦部發展的轉折點,更是孩子強化潛能的黃金期。

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們,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就一定得好好把握這三個黃金時期。

那麼這三個時期到底該怎麼管教孩子呢?看下面你就知道了!

第一個時期:3歲

「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這段時期鍛鍊大腦潛能的關鍵在於培養大腦功能的基礎——本能。

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了強烈的自主意識,會陸續出現生存、求知和找同伴的本能。

這些本能也會讓幼兒的大腦出現各種特徵,例如:想競爭,想要模仿,想自己做一些事,或是想成為媽媽或兄弟姊妹等周圍人們的同伴。

這時候,我們要善於利用孩子的競爭意識。

比如告訴孩子:“把玩具收好”。但是往往講完後孩子卻毫無動靜。這時候不妨試著對孩子說:“我們來比賽誰收拾得快!”孩子聽了就會興高采烈地開始整理。

讓孩子快跑的時候,他往往會叛逆地,反而更慢吞吞。但是提議孩子比賽:“看誰先跑到那邊”。孩子就會產生鬥志往前跑了。

「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兒童不喜歡填鴨式地硬塞太多知識,但是對於學一點點新東西卻會覺得開心,這就是因為求知本能產生了想要模仿、想自己做一些事的特性。

但是他們往往還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往往會本能地哭鬧、撒潑打滾。

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的需求,然後可以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儘量不要用暴力解決問題。

比如面對哭鬧不想離開電視的孩子,可以讓孩子選擇洗澡或者聽睡眠故事,比強關電視要來得好。

重要的是讓孩子能抱著愉快的心情對話,並且經常誇獎孩子。

第二個時期:7歲

「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很多孩子開始步入小學,進入了第二個叛逆期。

進入新的環境,總覺得自己長大了,想自己做主,所以經常跟父母唱反調。

其實7、8歲的孩子正處於天性愛玩的時候,精力旺盛,正是需要跟小夥伴玩耍去發洩的時候。但是家長往往會拘束孩子出去玩,其實只要孩子作業寫好了,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讓他出去鬧騰。

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情,7、8歲的孩子總窩在家裡,對身心發展是非常不易的。

此外,這個時期的孩子不管是寫作業還是其他事情,總有磨蹭、拖延的壞習慣。

“待會再做”這句話代表的是“並不想做”的心情。換句話說,老愛講“等一下”的小孩,大腦沒辦法培養主動想做的心情,思考力和記憶力自然無法充分發揮,最後會變成一事無成的腦袋。

當孩子說出“等一下”時,先想想為什麼孩子不想馬上去做。

「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若是因為有其他想做的事,比方說:因為正在打電玩,所以聽到要收拾房間就回答“待會再做”。

這種狀況下,可以問孩子:“現在趕快收拾,收拾完後就可以盡情打電動,你覺得先做哪件事比較好呢?”

讓孩子主動說出:“我現在先整理。”

如果孩子本來就不喜歡整理房間,不妨花點心思設計出類似比賽的方式,和孩子同樂,以去除“討厭”這種情緒為先決條件。

總之,請仔細觀察孩子,並且妥善引導,別讓孩子養成凡事都要“等一下”的拖延習慣。

第三個時期:10歲

「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7歲到10歲之間,是適合真正進入學習的階段。

不過從鍛鍊大腦潛能的角度來說,有一點是父母親務必要注意的,那就是絕對不要總對孩子說“快去唸書”這種話。

這個時期兒童的大腦,屬於接受越多父母的指示、命令,表現就會變得越差,因此具有豐富人生經驗的大人,必須妥善指引一條明路,而主要關鍵就是“丟出好的問題”。

建議在這種狀況下可以利用好的問題,將“要這樣做才對!”的命令改成選擇題,以“你想要怎麼做呢?”來詢問,讓孩子能自己選擇。

比方說,如果孩子不擅長自然科,父母光說“自然科要多用功一點!”或是“有不懂的地方就問老師啊”,這樣還是沒辦法激發孩子的動力。

「小兒腦科小知識」小孩腦發育不良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不如改用這種方式:

“媽媽小時候也很怕自然科呢!不過,我只要一有不懂的地方就去問老師,幾次下來之後,自然科就成了我的拿手科目。那你自己接下來想怎麼辦呢?”

重要的是讓孩子自己說出“我也要這樣!”“我會這麼做!”如果想讓孩子也思考解決方法,就說:“說不定還有更好的方法,先想一想,明天再說吧!你是媽媽的小孩,一定想得出好辦法。”

試著用這種提議來激發孩子的自尊心。等到孩子努力想出來之後,別忘了大力稱讚:“真不愧是媽媽的小孩!”

結語:腦發育不良是由某種原因致腦組織減少、腦神經細胞發育不健全或受損而出現以智力低下和生長髮育遲緩為特徵的一種病症。造成腦發育不良的原因很多,胚胎期腦發育異常就是腦發育不良的一種情況。小孩出生時,如新生兒窒息、產傷等也是病因之一

結語:建議大家平常要多加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特別是針對體胖的患者,更是要進行節制,同時多吃一些營養膳食來均衡體內的營養。如何還有其他(神經內科--腦科)方面的疾病不清楚不明白的話歡迎各位朋友和患者評論討論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