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先下手为强,但幽王的“先下手”却成为王朝灭亡的导火索

褒姒入宫后,幽王的心思全都集中到了她一人身上,以至于为了让她当上王后,让她的儿子伯服坐上太子之位,姬宫湦竟做出了要谋害自己长子宜臼的行为。为此,申后担心儿子的安危,主动带着小宜臼离开王宫躲到申国去了。可是,

申后和宜臼虽然离开了,幽王似乎并不想放过他们,他一面扶正了褒姒和伯服的位子,一面向申国讨要躲在那里的申后和宜臼。要不是其间发生了六济之戎的叛乱,恐怕王师早就出现在申国的城外了。

不过,这应该算是上天在保护小宜臼吧,不仅让幽王的王师没能立刻出现在申国,还让其葬送在了讨伐六济之戎的战场上,给了他和申国一个喘息之机。为了防范幽王再有什么新动作,申侯暗中联络了缯国和西戎,约定彼此进行策应,来保护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但这种私下进行的联络终归不可能密不透风,还是被幽王的耳目探查到了,因此,姬宫湦召集天下诸侯在丰京太庙搞了一次会盟,想先下手为强拔掉申国这个眼中钉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但幽王的“先下手”却成为王朝灭亡的导火索

申侯与缯国、西戎暗中联络

可是,正如咱们上两次讲到的,幽王你会盟诸侯就好好地搞会盟就好了。偏偏在未正式出兵前反复折腾起这些诸侯来,让天子的威信扫地,让这支由各国组成的联合大军成为了各怀心事的“乌合之众”。但这些现象对于幽王这个昏君来说根本发现不了,他还在为自己对诸侯军队“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而感到沾沾自喜。所以,在几经折腾了汇聚而来的各诸侯军队之后,姬宫湦决定向申国出兵了,而这个发兵时间就选在了他继位第十年的秋后。

为什么幽王会选择这个时间下令攻打申国呢?说来还是有点讲究的。首先,王师败于六济之戎是发生在幽王统治的第六年,经过三、四年时间的调整,多少恢复了一些战斗力。其次,幽王获知申侯与缯国、西戎相勾结是在发兵前的头一年(即幽王九年),获知消息后立刻组织会盟并发兵,可以打申国一个措手不及。其三,选择秋后出兵,符合周朝重视农耕的传统,要在农忙之后才发兵打仗不会影响到农事。并且此时还补充了足够的军粮物资,也符合行军的需要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但幽王的“先下手”却成为王朝灭亡的导火索

幽王决定先下手为强向申国用兵

按理说,幽王虽昏庸,但并不愚蠢,他的这次出兵决定无论是时机,还是借诸侯之力打击诸侯这种方法上都是比较正确的。可上天却给出了“桃杏实”这样的异象,预示着此次出征将会不利。也许有的童鞋不太明白了,桃、杏这些果树结下果实是件好事啊,怎么偏偏成了异象呢?各位有所不知,桃树、杏树结果的确是件好事,但这发生的时间却是异常的。因为,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咱们能吃到最新鲜的桃子和杏的时候是在夏季,也就是它们是在夏季、最多秋初的时候就已经成熟结果了。可《竹书》记载,此次的“桃杏实”发生在幽王出兵时的秋后,明显有违它们生长结果的自然规律,所以在古人看来是不祥之兆

正因如此,在这样的异象预示之下,这场战争的结果几乎成了不了了之

。不仅《竹书》中只记下了战争的开始,并没有说周军最终是胜是败,在其他许多史书中更是没有提到过这场战斗,仿佛幽王就没有主动攻打过申国一般。而在鄙人看来,这场由幽王发起的战争,应该在王室联军与申国联军简单交锋过几轮后,以各诸侯国各自撤回而告终。对于周王室来说并没有达到此次出兵的目的,应该还算是失败了,只不过没什么太大损失而已。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但幽王的“先下手”却成为王朝灭亡的导火索

应该在夏季成熟的桃子和杏

那幽王组织的这次时机和方式都比较正确的战争,为什么没有达到扼制、摧毁申国的预期呢?莫非真是那个“桃杏实”的异象影响了最终的战果?说实话,鄙人并不认为战争的结果跟什么异象有关,毕竟咱们现代人更讲究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所以战争结果不如预期,一定有其原因所在。那到底是何原因呢?在下认为有这样几点:

1、幽王的这次会盟目的性太强,如此大张旗鼓地搞诸侯大会,让本就对他心存芥蒂的申国有所防备。这就让“先下手为强”失去了突然性,更像是一场双方都打好招呼的对垒。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但幽王的“先下手”却成为王朝灭亡的导火索

诸侯会盟声势浩大,但目的性太强

2、幽王会盟时搞出的“烽火戏诸侯”一事,让接受召集邀请的诸侯再一次认清了幽王的昏庸,从心里已经成为一盘散沙。因此,这些诸侯并不想替幽王卖命,甚至会考虑本国利益,不愿牺牲太多自己的兵力。

3、此次诸侯联军并没有一位优秀的主帅。因为幽王自己重用的都是虢石父这样的佞臣,并没有培养出什么大将。并且类似尹吉甫、皇父这样宣王时期的良将,此时也失望地离开了朝廷。而郑桓公虽然暂时还在朝中(郑国新城正在修建,他还不方便立刻离开幽王),但他心中也有了去意,并不想参与这场战争。所以,这样一个由众多诸侯国组成的联军,没有一个像样的主帅来统一指挥,当然没有什么战斗力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但幽王的“先下手”却成为王朝灭亡的导火索

诸侯联军没有统一指挥的主帅

4、丰镐距离申国的封地谢较远,如此长途跋涉,诸侯联军早已成为疲劳之师。而申国、缯国早就注意到了王师的行动,并做好了充足准备,算是以逸待劳。再加上战争发生在申国境内,地利又在申国一方,显然是占尽了先机。

综合以上四点原因,诸侯联军一方指挥不明、人心涣散,又不了解当地地理情况,更兼远途行军、疲劳乏力。所以看似是“先下手为强”,实则早就注定了最终四散而走的结果。

然而,诸侯联军各自归国,申国免于战火洗礼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这场由幽王挑衅出来的战争,使得朝廷与申国、缯国彻底撕破了脸,让他们不再顾及什么君臣之义。加上这次战斗中,各诸侯国背弃朝廷的态度已经表明,让申侯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以申侯为首的这场真正灭亡周朝(西周)的大戏正式拉开了序幕

。那接下来的这场攻防双方转换了角色的毁灭之战将如何进行?幽王这个昏君的结局又将如何呢?咱们下次再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幽王伐申、讨要宜臼、伐六济之戎、延缓征申、组织会盟、秋后出征、诸侯四散、战果未达预期、原因分析、申缯准备反击。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但幽王的“先下手”却成为王朝灭亡的导火索

关键词云图简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