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大盤點,這些過年習俗你還遵守嗎?

春節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都有重要的意義,除了與家人團圓,吃美味的年夜飯,過年的習俗也是深植與沒個人心裡的寶貴記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春節習俗那些事兒。

祭灶

“二十三,糖瓜粘”,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這天要祭灶,這天老人們通常會“請”灶王爺,將“灶王爺”的畫,掛在廚房。面前擺上紅棗、核桃、柿餅、灶糖等四盤“乾果”,前三樣可隨機變化,但灶糖(芝麻糖)必須有,這是因為芝麻糖又黏又甜。因為相傳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奏事的日子,可以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春節習俗大盤點,這些過年習俗你還遵守嗎?


春節習俗大盤點,這些過年習俗你還遵守嗎?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掃塵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辭舊迎新的祈求。當然,這一習俗沿襲至今,已經變成了大家最為頭痛的年末大掃除了,不過過年了把家裡打掃的整潔如新後,可以算得上是新年第一件讓你成就感滿滿的事情了吧。

春節習俗大盤點,這些過年習俗你還遵守嗎?

做豆腐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春節習俗大盤點,這些過年習俗你還遵守嗎?

祭祖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

春節習俗大盤點,這些過年習俗你還遵守嗎?

守歲

當然還有新年的重頭戲,除夕之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守歲,看春晚,吃年夜飯。舊俗春節從初一零點開始,山東各地一般由家長首先起來“發紙”,開門前先放一掛火鞭,然後才能說話。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春節的餃子裡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許多地方初一吃素餡餃子,取“素靜一年”之意。臨清地方初一早飯吃各種饃饃、棗糕、粘窩窩等,又佐以各種丸子、粉條、白菜熬成的“全菜”,名為“吃全年的飯菜”。

春節習俗大盤點,這些過年習俗你還遵守嗎?

拜年

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會出門拜年,拜年也的順序也很有講究,首先進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互相拜年;爾後進行近拜,就是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後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一般只是問好。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

春節習俗大盤點,這些過年習俗你還遵守嗎?

除了這些,新年期間還有很多的忌諱。尤其是正月初一
初一忌諱很多,各地大同小異。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準用磨),忌挑水,忌掃地,忌打人罵人。臨沂則忌動針錢,忌包餃子,忌吃葷,忌搗蒜。沂源初一晚上忌點燈,據說點了燈,老鼠就會氾濫成災。膠東各地最忌初一打破東西,萬一打破東西,要手持碎片,不回頭,不說話,直走到井邊,將碎片拋擲井中,否則“主兇”。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後,念吉語“歲歲(碎碎)平安”來破解。初一煮餃子,破了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過年吃餃子同時吃蒜時,因“蒜”與“散”音同,改稱蒜為“義和菜”。

今天小編盤點的,只是眾多新年習俗中的冰山一角,歡迎大家來評論區補充你們家鄉的過年習俗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