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老樹的畫,提供的就是這樣一個空間,一個心理空間。滿足我們對慵懶、閒適、不求上進、無所事事的嚮往,慰籍我們焦慮、疲憊的靈魂。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1、第一次看老樹的畫,一股悠閒、恬淡的氣息撲面而來。

老樹原名劉樹勇,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在中央財經大學任教至今。

最早看到老樹的畫,是在《讀者》雜誌上,記得當時,眼前突然一亮,一股悠閒、恬淡的氣息撲面而來。我不由地想起了陶淵明的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老樹的畫中,經常有一個很悠閒的民國男子,穿著長衫,帶著草帽,有時在看花,有時在喝茶;有時躺在樹上,有時坐在花中;有時抱著一條大魚,有時扛著一大枝花;有時靠在籬邊,有時立在月下。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春光又明又媚,我卻天天開會。

人人裝模作樣,討論雞零狗碎。

真想出去走走,或者矇頭大睡。

總嘆人生苦短,怎能如此浪費!

每幅畫都配一首打油詩,他的詩寫得特別有意思,也是他對人生的看法和感悟。

如果說老樹的畫讓我感覺到悠閒、恬淡、放鬆、自在,那麼老樹的詩,給我的感覺就是消極頹廢、不思進取,不光不思進取,還理直氣壯。

顛覆了我們平時對生活和人生的看法,“哦,原來可以這樣想、這樣看!”,也戳中了現代人的痛點,“生活如此不易,就不要再和自己過不去了”。特別符合我這個叛逆中年人的口味。

感覺就像進入了一個和我們現實生活完全相反的世界,一個我們夢想的世界、嚮往的生活:

你可以不要那麼積極、上進、正能量,

你可以理直氣壯地頹廢、懶散、不求上進,是的,你當然可以,這是你作為人所擁有的權利。

所有這些被看作是“所謂的”人性的弱點,在這裡都那麼富有詩情畫意。

從小到大,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們這些,都是讓我們勤勞、自律、積極進取、出人頭地。

此時,雖然身上的重擔一樣也沒有卸下,但心理的“重擔”卸下來了,由此,我們得到“解放”。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老樹的畫正好符合我們對“桃花源”的想象,或者說,他把我們的“精神家園”畫出來了。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2、忙碌的生活、疲憊的心靈,讓我們更向往自然、田園。

高競爭、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讓我們身心俱疲,我們已經煩透了、厭倦了這樣的生活。

我們希望過輕鬆、自在的生活,希望親近自然、迴歸田園。因為那裡沒有忙碌喧囂、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沒有做不完的工作、還不完的房貸。

節奏越快、壓力越大的地方,人們逃離城市、重返自然的想法越迫切。

經常在網上看到,某一線城市的白領乃至高管,放棄高薪工作,到大理、麗江開了個客棧,從此過上神仙般的生活。

我在北京時,也看到一些辛苦忙碌了大半輩子的大爺大媽,退休後,每年一到開春,就去鄉下種地,享受閒適的田園生活。直到冬天,才回到北京。我覺得,這真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

前一陣,網上特別火的一篇文章《當年寫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顧少強,如今過得怎麼樣?》,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我們之所以這麼關注她,就是因為她做了我們敢想卻不敢做的事情,而且過上了我們嚮往的生活。看到這些,對我們也是一種慰籍。讓我們知道,選擇這樣的生活是可行的,也讓我們看到希望,或許哪一天,我們也有勇氣選擇這樣的生活。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3、不必花錢、不必去遠方,喝一杯茶、賞一幅畫,慢下來,一樣可以享受寧靜、閒適的生活。

有的人會說,只有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才敢於放棄工作,去親近自然,享受田園生活。

其實,生活永遠不止一個選擇,“詩”也不一定都在“遠方”,只要你願意,就總會有辦法。

不必去遠方,不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照樣可以過上寧靜、閒適的生活。難道你認為現代人在別墅裡彈琴,比古人在茅屋裡彈更能享受音樂的美嗎?

想想陶淵明吧,他當年可是窮困潦倒,吃了上頓沒下頓,但他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因為他更喜歡這種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因此願意承受清貧和匱乏。

而且,他不光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還順帶開創了一個詩派――山水田園詩派,成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看你如何取捨,有得必有失,反之亦然。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想要寧靜、閒適的生活,關鍵在於心境。在於給自己一個空間,一個遠離忙碌、喧囂的空間。

喝一杯茶、賞一幅畫,讓自己慢下來,就能夠享受到悠閒和自在。

“忙”就是“心亡”,在忙碌的都市、喧囂的人群,我們有時會找不到自己,我們需要寧靜、孤獨,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讓我們浮躁的心平靜下來。

老樹的畫,提供的就是這樣一個空間,一個心理空間,滿足我們對慵懶、閒適、不求上進、無所事事的嚮往,慰籍我們焦慮、疲憊的靈魂。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

附:老樹作品欣賞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瀟瀟一夜秋雨,醒來沒個頭緒。

想想外邊世界,還是接著睡去。

點開這副畫,一看,躺在床上的那人不就是我嗎?哈哈,我也經常下雨天躺在床上,一躺就是半天。而且,看過這副畫後,我下次再躺在床上,就不會有之前的內疚感了,“想想外面世界,還是接著睡去”,簡直就是“理所當然”了。因此,這副畫相當於一個心理諮詢師,解決了我的自我攻擊,讓我接納自己,人一旦自我接納,沒有了內心衝突,心裡就舒坦多了。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上班真挺煩,掙錢不容易。

養花養不活,想想就生氣。

這真是替我說出了煩心事,我也很煩上班,常常感嘆掙錢不容易。唉,我要是不用花錢就好了!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世間無非過雲樓,何事值得你犯愁?

榮辱得失算什麼?此生只向花低頭。

老樹特別喜歡畫花,畫裡經常是花開如瀑。我也特別喜歡花,我覺得,花是上天賜予人類的最好的禮物。我買了一本老樹的《春·醉花陰》放在枕邊,沒事翻翻,尤其是冬天的晚上,外面寒風怒號,躺在床上看看這些畫,感覺春風已經撲面而來了。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春水三百里,花開千萬枝。

靜止今世念,閒讀古人詩。

我的臥室裡貼的就是這副畫,我經常會在畫前駐足,神遊一番。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單位請假,移床山中。

寂寂空谷,一樹嫣紅。

生為過客,來去匆匆。

且駐當下,不負花容。

在戶外睡覺,這種感覺真是太爽了!我記得小時候,夏天的晚上經常在外面睡,有時還能看到流星從天邊劃過。特別懷念也很想再次體驗那種感覺。有一次去木蘭圍場,看到滿天的星星,很想在草地上睡一晚,看看星星,吹吹清風,但考慮到安全,還是作罷。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夜雨入舊夢,春風梳新柳。

出門須留意,到處有瘋狗。

呵呵,看到這副畫下面的題詩,我笑出了聲。老樹還挺接地氣的呢,一切皆可入畫、入詩。春天的狗容易發瘋,記得我小時候,有一年春天,據說有很多“瘋狗”,每次我出去玩,媽媽都要叮囑,遇到瘋狗要轉圈跑,瘋狗脖子硬,只能直著跑,轉不過來彎。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遇到一些問題,來到耶穌門前。

他說別來找我,最近我也挺煩。

這個特逗,“遇到一些問題,來到耶穌門前, 他說別來找我,最近我也挺煩。”,仔細想想,說得倒是實話。遇到問題不能一味地向外求助,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內心的問題,最終還是要自我調整。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我的微信頭像用的就是這副畫,比較符合我現在的心境,雲淡風輕。

看『老樹畫畫』,品自在人生。

江山幾杯酒,千秋一壺茶。

想想心中事,看看眼前花。

“江山幾杯酒,千秋一壺茶。想想心中事,看看眼前花。”,這幾句詩讓我想起了楊慎的《臨江仙》裡的句子,“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爭什麼是非、成敗,都是短暫不長久的。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照常升起落下。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為下酒閒談的材料。

―――――――――――――――――――

作者簡介:julia2012。人到中年,漸入佳境。熱愛文學,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的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