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這麼美,你可以告訴她怎麼做出來的麼?

唐卡這麼美,你可以告訴她怎麼做出來的麼?

一切全球化的今天,唐卡,不再只是一種膜拜的對象,也不再只是一種裝飾,更多地則以一種文化藝術價值而倍受世人的推崇。也有人把唐卡視為是最能反映藏文化的介質之一,仔細想想,其實也並非不無道理。一副唐卡的製作,不僅能夠反映出精湛的繪畫技藝和豐富的畫派傳承,更是滿貫了藏文化的信仰準則和價值取向。 那麼,除了通過對唐卡本身的直觀欣賞,對其製作過程的具體瞭解,豈不是我們真正認識唐卡、認識藏文化的最佳方式呢?

唐卡這麼美,你可以告訴她怎麼做出來的麼?

製作唐卡的原材料通常是由自然界的礦物質配製而成。就質地而言,一般為布﹑紙等材料。顏料則以金﹑銀﹑硃砂等礦物質和植物顏料。

繪製唐卡的工序,以《造像量度經》中的要求,分別作解。

唐卡這麼美,你可以告訴她怎麼做出來的麼?

第一步是畫前儀式:唐卡畫師必須是人品高尚﹑慈悲智慧﹑尊崇佛法的僧人或俗人,畫前,要沐浴焚香,誦唸經文,上師還會通過觀修,祈請智慧之神文殊菩薩進入畫師的軀體。如果畫的是密宗本尊或護法神,則要根據所畫的本尊或護法神舉行入密儀式和觀修。畫師的衣食住行也要遵循宗教的各種儀式,入繪製期間嚴禁吃肉﹑飲酒﹑吃蔥蒜﹑不近女色等,在畫師的個人能力﹑素質﹑品行都符合要求後,才能進行繪製。

第二步是製作畫布:唐卡的畫布主要為棉布﹑麻布,或者混紡,需根據畫面尺寸剪裁拼接。然後將畫布溼潤,縫於四根細木條上,再用麻繩繃在特製的井字形木框上。接著用淡膠水刷畫布,堵上所有布眼,陰乾用白堊土摻和優質骨膠,均勻地刷在棉布上,晾乾後用貝殼或圓石反覆打磨,這樣的工序起碼三次以上,每將畫布溼磨一次,都得將木框上的繩子拉緊一次,直至畫布光潔如紙,細膩如綢,畫師便可在這塊緊繃於木框上的白布上直接繪畫。

唐卡這麼美,你可以告訴她怎麼做出來的麼?

第三步是構圖起稿:按照佛經的規定,起稿須先畫定位線,包括邊線﹑中心垂直線﹑兩條對角線和其他所需的輔助線,先畫主佛,而後畫菩薩﹑法師﹑護法神;接著畫山河﹑日月﹑彩虹﹑藍天﹑祥雲﹑花草﹑動物﹑建築和供品等。繪佛像時,先繪蓮花座,在畫衣飾,然後畫佛身,而佛像的眼睛留待後期“開眼眉”時一併在再畫。畫出佛像的素描草圖之後,再用墨構線定型。

第四步是著色與染色:按佛經中對各類神像的色彩規範平塗色彩。在繪畫步驟上與起稿相反,首先從背景中的雲天﹑草地﹑山石﹑花草畫起,最後畫神佛諸像,要求色彩均勻飽滿,厚薄一致。為了防腐,顏料還會加入牛膽汁甚至麝香。但要注意膠水的濃淡,膠淡了就會容易掉色,膠濃了容易碎裂。染色,即在塗完的基礎上對錶現的內容進行層層渲染,以表現人和物的結構變化,並染出層次與空間。其方法為幹染和溼染兩類,幹染有平染、點染和復染等,溼染有分為混合染,分層染,過度染等。

唐卡這麼美,你可以告訴她怎麼做出來的麼?

第五步是構線定型:構線在唐卡的繪製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線條流暢,下筆準確。一是勾畫出形狀,二是表現出質感,三是增加畫面的裝飾效果。

唐卡這麼美,你可以告訴她怎麼做出來的麼?

第六步是鋪金描銀:鋪金和勾金是繪製唐卡時最精彩的看點,也是藏族傳統唐卡的繪畫藝術的特藝,並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它善於用多種手法讓金銀呈現不同的光澤效果與豐富的層次,並起到統一協調畫面的作用。如用泥金表現面部和身體;用描金來勾畫花草﹑樹木﹑山石的邊沿;用瀝粉貼金來凸顯蓮臺寶座及臂釧瓔珞等八件飾件。對金銀原材料的選擇和製作極為講究,並形成了一整套特殊工藝。如描金時需用藏紅花,山上的白尾花﹑紅菊花等熬成汁作成透明的漆片,熔化後調金粉使用,可讓金色更加輝煌豔麗。

第七步是開眼:以上工序全部完成以後,最後要刻畫佛像的臉部,這一過程成為開眼。先用黑色或紅褐色顏料將上色時被顏料蓋住的五官輪廓重新描一遍,然後用白色顏料畫出眼白部分,最後用濃墨點出眼中曈孔而完成點金。

唐卡這麼美,你可以告訴她怎麼做出來的麼?

第八步是縫裱開光:唐卡繪製完成後,須在畫面的四周縫裱錦緞,其規格尺寸均得按比例裁剪。在縫裱的過程中,對於唐卡畫面四周的絲帶貼面,背面的裱襯以及木棒兩端的套蓋軸頭等都有嚴格的規格和要求。其後,為了遮擋灰塵,保護唐卡畫芯,在唐卡正面加一道遮幔。最後,請僧人或活佛誦經加持唐卡,使它附有了一種神聖性。以上是繪製唐卡的工藝的全部流程。

唐卡這麼美,你可以告訴她怎麼做出來的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