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6萬兵力攻不下1個小山包?花了60年都沒想明白

1952年10月14日,抗美援朝中最慘烈的戰役,上甘嶺戰役打響了。上甘嶺位於朝鮮中部金化郡五聖山南麓,戰略位置非常重要,過了上甘嶺就是五聖山,那將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不過上甘嶺只是一塊麵積只有可憐的3.7平方公里的小山地。要守住這麼重要,但是面積這麼小的一塊要地,勢必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戰役發起之前,美軍給這次行動取名為“攤牌行動”,並且很樂觀的估計傷亡人數在200人左右,而且只要來幾次轟炸就可以結束戰鬥。然而事實卻是,上甘嶺戰役持續鏖戰了43天,敵我雙方反覆在這一巴掌大的地方上爭奪陣地59次,戰況空前,慘烈無比。我軍先後投入兵力4.3萬人,美軍投入兵力6萬餘人。戰役最終以美軍的失敗宣告結束。最終我軍傷亡11500人,美軍傷亡19000人。

誰都沒有想到,上甘嶺戰役居然這麼慘烈,竟被中美雙方同時評價為“絞肉機之戰”。而時隔60多年的今天,美國依然也沒有想明白,為何當初人數更多,武器更先進,又有制空權的他們沒能取得最終勝利,還付出了更多的傷亡。要知道,在整場戰役中,美軍方面共出動了170輛坦克,100餘架飛機;而我軍呢,只有各種不同口徑的火炮,根本沒有飛機、坦克的支援。但最後的結果卻是,美方被志願軍強大的氣魄鎮住,停止了進攻。且在以後的戰役中,美軍再不敢向我軍發起營以上規模的進攻了。

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力量。我們或許沒有船艦利炮,但我們可以為了民族大義,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勝利的保障,也是信仰的力量。或許美國人根本不敢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