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的消息,但繞不開壞的現實

這兩天,到處充斥著好的振奮人心的消息,我承認,國家在這此病毒面前,做得非常好,沒有之一。

但我們也繞不過壞的現實,無法躲避,必須面對。

我不是經濟學家,只是普通人,寫下看見的現實。

一,出租車行業有句口頭禪,他們是城市經濟的風向標,有些道理。

這兩天坐出租,聊了一下。和去年同比,毛收入下降百分之二十以上,這是城市開禁後的情況。這個百分之二十對這行業打擊是巨大的,因為油價,氣價,份子錢沒減百分之二十。那麼到手的乾淨錢真的就沒多少了,師傅告訴我兩三千。比去年少一半。幹出租的多是沒什麼特殊技能,還有一大家要養的中年人,孩子的教育費用,老人的醫療更是剛性支出。不是簡單能從嘴裡省出來的。兩三千的確太少了。我不知道這是我們城市的個例,還是全國現象,我沒數據。

師傅給我說,可能還要熬兩三個月,就恢愎正常了,面對這種有些自我麻醉的樂觀我不想告訴他整個城市要恢復活力不可能是幾個月這種不用論證的客觀。因為沒毛用,徒增煩惱。有時樂觀點好。

二,去街頭小店吃粉。點的是辣雞,我要求加份紅燒肉。老闆告訴我,不好意思,今天沒做。

給老闆遞一支菸,有的無的聊開,當下粉的佐料。老闆告訴我,肉價太貴,做紅燒肉沒搞頭,所以開禁可以做堂食後,就沒做了。但可以做堂食後,生意下滑得也十分厲害,大約一半左右。這很好理解,大家口袋裡都沒錢了,受累點在家做吃,是可以省下點點的。

這個小店是夫妻店,可以省下人工。如果是用小工的,直接無法維持。我看到的現實是我們城的許多大館子,雖然可以做堂食了,還選擇停業。停業最多虧租金,這租金還有協商的可能。只要開業人工這塊就是不可承受之重。從麼報復性消費是笑話,錢沒了報復個毛線。

三,大哥告訴我,他的服裝店經營慘淡。雖這些年都不好做,但往年這時候用低於進價搞個大折扣促銷活動賣底貨,兩星期弄個七八十萬做補充,進春裝的錢還是有的。今年就連折扣出貨都沒上十萬,更別提正價賣的新款。房租,員工一年上百萬的支出,如果這樣下去,不敢想。

我問,其它家呢,我哥呵呵。我們因為是大牌,基本沒有淘寶網購衝擊都這麼難做。那些更老火。

另個親戚打電話來,本來疫情前因為網購的影響,他就不想幹服裝了。這次疫情,他直接關門,絕了幹這行當的念想。幸好有門面,什麼都不做收點租也是可以過下去的。

回家後,丈母告訴我,有人在囤米,囤油。說要漲價。

我說這東西有保質期,就算漲價,你不可能上噸數囤,對我們普通家庭就打個時間差,意義不大。

老婆安慰,說不會漲價滴,官網說了,我國進口糧食只有百分之二,對市場影響不大。

真是這樣嗎,我懷疑。至少我們這個城市的許多農民幾乎都不種大米了。種花種草種藥種水果,那怕荒了都不大願種糧食了。這些年他們都要買米吃

其它城市怎樣,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我不知道。但只報告一個百分之二的進口率顯然說報不了我。全國要消費多少,我們能產出多少,我們需要答案來安心。特別是現在許多糧食出口國都限制出口了。

糧食短時間暴漲,可能性不大。必竟我們有許多蓄備糧。可上漲百分之二三十對貧困家庭影響也是巨大的。還有就是玉米這些做為飼料或煉油的進口,如果銳減。那麼生豬或食用油的價格會不會暴漲,這些必須品對每個家庭都是有影響的。\\

可能我們暗想,大疫對我們防護,藥品的出口是天大利好,可其它行業呢?小家電,玩具,服裝,日用品等等以前我們的優勢產品,這些出口的銳減,要影響多少工廠,多少人。

大疫之下,沒誰能獨善其身。依靠別人肯定沒用,以後一大段時間內日子不好是肯定的。現在只能看國家怎麼做了,特別是面對對災難沒多少抗力的貧困人群,是場大考。真心希望像抗擊疫情一樣出色,這關乎民生,民心。做好了,天天說國外怎樣,怎樣的人廢話就少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