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唏嘘!鲁能青训多年培养,至今还没球员能进入欧洲视线

中国就应该好好学习一下美国的职业运动体系,搞好校园竞赛培养后备人才,经营好一个顶级职业联赛,提供上升空间和舞台。至于欧洲的模式,虽然水平最高,但不见得效率比美国好,玩FM,次级联赛俱乐部也是个个有财务问题,只不过欧洲人玩的早又是高福利,基础好又有规模效应,才显得水平高,但凡美国人要是有中国人对足球的热度,美国足球大联盟就是NBA的地位。最失败的事应该是青训,如果想发展足球中国应该把更多用在建设公共足球场和管理。

让人唏嘘!鲁能青训多年培养,至今还没球员能进入欧洲视线

踢球的人越多更容易找到踢球好的人,都说足球的受众比篮球受众人数广,但是说实话,反正我从上学开始足球场很少有过人踢球,而篮球场几乎是满的。现在大学。管理重要的地方是一群大妈带着自家孙子去足球场溜孩子,还理直气壮说"足球场是踢足球的地方吗"。俱乐部养小孩子是为了卖钱,我们国家,俱乐部养出来的小孩被各种下作手段挖走,俱乐部也没有办法只能以收学费的形式来搞青训,骂俱乐部青训的人,很好地诠释了"何不食肉糜"。

让人唏嘘!鲁能青训多年培养,至今还没球员能进入欧洲视线

中超这种低水平的伪职业联赛为什么能吸引企业投资,在于中超具有吸引眼球的政治高度,投入企业能获得其他各方面利益,投入的成本其实不值一提,如果资方未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于是各种退出、转让冠名、搬城市换主场,全搞出来了,真正的职业联赛应该是不能够允许的。

让人唏嘘!鲁能青训多年培养,至今还没球员能进入欧洲视线

梯队里面学习好的孩子还是不少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也不是没有,总体来说没有去踢职业足球的孩子里不少都去读大学了,也有一些孩子大学毕业之后重新回足校担任翻译、教练之类的角色,当然这个最终还是取决于球员个人。课时的布置肯定是不能和普通学校完全一致的,毕竟球员也要安排训练,目前的话实验班的课程设置会比较梯队相对多一些,另外为了能够保证梯队的球员训练和学习时间有更多的保障,去年夏天开始设置了晚间训练,并且投入了自主学习中心和双师课堂,应该说学校对于文化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年前去北海冬训的时候球员也是需要在训练比赛之余学习的,现在上课的内容主要是以国家基础课程为主,针对性地做一些取舍。

让人唏嘘!鲁能青训多年培养,至今还没球员能进入欧洲视线

鲁能青训我是服气的,踏踏实实地搞青训。现在中超中甲多少球员都是鲁能青训出品的就是最好的证明。但关键是像鲁能青训这样的正规足校太少了,全国也没几家。足球是一个需要基数的东西,不是选出几个苗子就可以了(类似兵乓)就算是鲁能也无法保证可以给所有有能力的孩子一个上学的机会,也无法保证淘汰的孩子中没有可以成才的苗子在里面。说到底,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足球希望想靠1,2家足校或俱乐部撑起来本身就是在白日做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