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達利歐的成功原則

瑞·達利歐的成功原則


Hi,今天給同學們帶來一期彩蛋,很久都沒有做彩蛋節目啦。我想為您分享的內容是關於瑞·達利歐那本在去年大火的書—《原則》

瑞·達利歐,被稱為“投資界的喬布斯”,他創辦的橋水基金,在2011年超過了金融大鱷索羅斯的量子基金,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對沖基金。現在橋水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高達1600億美元,相當於 一萬億人民幣。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甚至評價說,達利歐的橋水基金對經濟的統計分析甚至比美聯儲都靠譜。

而瑞·達利歐本人一直堅信,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只要堅守原則,就能獲得成功。

瑞·達利歐把600多頁的《原則》一書中的核心內容精簡提煉,製作了成了一部英文動畫短片《成功的原則》。

我把它分享給大家,希望同學們能耐心地聽完這期節目,因為節目當中並沒有什麼太有趣的故事,有的只是瑞達利歐在陳述他自己的思考與智慧。

那現在,我就為您用瑞·達利歐的第一人稱來分享他成功的原則。

1.探險召喚


瑞·達利歐的成功原則


在開始之前,我想先說明:相對於我需要知道的東西而言,我真正知道得其實並不多。我一生中當中所有的成功,主要原因不在於我知道多少,而是在於,我知道如何去應對那些我所未知的。

告訴別人應該怎樣做——這在我看來確實有些自負,但我還是會這麼做。

因為我相信,讓我成功的原則也能幫助其他人實現他們的目標。

我已經進入這樣的人生階段:最重要的不是繼續追求自我成功,而是傳授我學到的成功之道。如何對待我講的這些原則,取決於你自己,你必須做一個獨立的思考者。因為只有你能基於自身的價值觀,形成你自己的原則。

因此我將提出第一條最根本的原則:你必須自己思考真相是什麼。

我很早時就發現自己需要原則。原則是巧妙的處事方式,處理那些“不斷在類似情境中重現”的事物。

任何事情都有原則,滑雪,養育子女,做飯等等。我將分享一些最重要的、全局性的“生活原則”。

我最開始並沒有原則,他們都是通過我一生的經歷總結出來的。主要是通過犯錯誤、然後去反思錯誤。哪怕直到現在,我仍在一直犯錯誤,並經常學到新的原則。這就是現實。

最初的時候,我想要擺脫那種被束縛著的生活,這意味著我必須獨立思考。如果不想過一種被他人主導的生活,你就必須自己決定怎麼做,而且有勇氣去做。但最初我並不知道這一點,我也是在自己的探索當中逐漸領會到的。

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我現在明白,時間流逝,滾滾如江河,它載著我們順流而下,遇到現實,需要決策。我們沒有辦法停留,也無法迴避現實,我們能做的只是選擇一個最好的方式去應對。

在一生中,你將面臨無數決策,決策質量將決定你的生活質量。我一生中學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是通過反思錯誤總結出原則,並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些原則使我從一個很普通的中產家庭男孩,變成了一個以傳統標準來看很成功的人。更重要的是,原則還賦予了我有意義的工作和人際關係,這些是相比於成功,我更加珍視的東西。

大家經常問我是怎麼做到的,我向你保證,這不是因為我有什麼與眾不同,這只是因為我擁有一種獨特的對待生活的態度,而幾乎所有人都能夠學會。

這種態度的起點是我們要從擁抱現實,應對現實開始。

2.擁抱現實,應對現實

瑞·達利歐的成功原則


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是你最重要的決定。

對我來說,我希望過得精彩,與失敗相比,我更害怕無聊和平庸。因為起初我沒有錢,只求有張床睡,有口飯吃就行,所以為了追求精彩,我願意冒險,也願意為此改變。

從小時候起我就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跌倒,爬起來繼續追求,再跌倒,再爬起來。從每次跌倒中我都學到一些東西,會進步,然後摔得少一些。通過反覆這麼做,我開始喜愛這個過程,即使是其中跌倒的部分。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了現實,並學會了如何應對它。

這激發了我的另一項最根本的原則:真相是取得良好結果的根本基礎。

我所說的真相,只是指世界的運行方式。

我相信現實的法則,是天生固有的,而並非人為創造的。但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法則,幫助自己進步,最終實現我們的目標。意識到這一點讓我變得非常的現實:

通過認真的思考與理解,我能清楚的分別什麼是客觀的真相,而什麼又是我內心所期望的真相。

有人會覺得我這樣說的意思,是不要幻象,夢想是很難實現的。但我並不是這個意思!不追求夢想,生活將平庸得可怕。我的意思是,擁有認清現實與接受現實的態度,才是選擇和實現個人夢想最好的方式。

擁有偉大夢想,加上擁抱現實,在加上持之以恆的決心,肯定會給你帶來成功的生活。我相信這一方法一定是適用於用於所有人的。

但是成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生活呢?這需要你自己去決定。

無論你想成為呼風喚雨的大人物,還是隻是要安逸舒適的生活,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基於自身的價值觀,並因不同的目標而選擇了不同的路徑。但不管你選擇的道路是什麼,我們都還是需要明確的思路來進行決策,尤其是當問題、錯誤和自身弱點阻礙我們前進的時候。

為了成功,我們必須擁抱所有現實,哪怕是那些我們所厭惡的。最初,那些殘酷的現實讓我深感痛苦,但我逐漸明白,這不過只是一種心理痛苦,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其實很重要。

我轉而把問題看成是謎題,只要我能解開它,就可以得到獎勵。這種態度總是能幫我結局眼前的問題,當在未來再次碰到類似問題的時候,我就已經有了處理它的經驗和原則。

我學會了把痛苦視看做學習的機會,進而我意識到:痛苦+反思=進步。

冥想幫助我形成了這樣的看法,讓我受益無窮。我發現,每當我冷靜下來,接受現實並應對它的時候,痛苦就消散了,我感受到解密成功之後帶來的愉悅。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思維能力,可以反思自身的境遇,指導自己個人的發展與進化。想要做好這點,需要遵循簡單的“五步流程”。

3.五步流程

瑞·達利歐的成功原則


第一步,是知曉自己的目標,然後去追求它。什麼目標適合你,這完全取決於你的個性,所以你需要真正的瞭解自己,明確自己的人生追求。

第二步,是應對阻礙你實現目標的問題。這些問題通常很難辦,而且如果處理不好,一些問題還可能帶來毀滅性的後果。但是想要進步的話,就必須認清這些問題,然後解決他們。

第三步,是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不要急於下結論,退一步來反思,分別出哪些是疾病本身,而哪些是疾病所表現出的症狀。

第四步,是規劃一個方案來徹底解決問題。清楚自己為了解決問題,需要去做些什麼。

第五步,是執行這些方案,推動自己去完成該做的事情,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成功的人生基本上就是靠不斷的重複踐行這五步流程。這就可以幫助你自己實現進化,這就是一種自然法則。任何的產品,組織和個人,只要想實現進化,都符合這樣的規律。進化就是一個要麼適應、要麼滅亡的過程。

我所描述的五步流程,實施的過程必然是痛苦的,但是他會自然而然的讓你一步步的“昇華”,走向更大的成功。在面對不同的事情的時候,不同的人有強弱之別,而大多數人都不能把五步都做好。

另外,我發現並不是做得越好,痛苦就越少,因為我能力越強,所面臨的挑戰也就越大。

如果不直面這一現實,你就可能做自不量力的事。攀登得越高,你的跌倒就可能越重。所有人一生中都會在某些時候遭遇可怕的事。這些事可能毀了我們,也可能徹底地改善我們,這取決於我們如何應對。

4.深淵

瑞·達利歐的成功原則


1982年,我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我錯誤地預測一場蕭條將要發生,並押上了自己的一切。

1979-1982年是一段極度動盪的時期,無論是對全球經濟、市場還是對我個人。我相信美國經濟即將陷入一場災難。但是我賭錯了,而且大錯特錯。

在一段延遲之後,股市進入了持續18年的大牛市,美國經濟迎來了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這種體驗就像是頭被棒球杆重擊一樣,令我頭暈目眩。

我不得不努力止損,最終我的公司橋水只剩下了一個人,就是我自己。我徹底破產,被迫從父親那裡借了4000美元來付賬單。但更糟糕的是,要被迫解僱那些我非常在乎的同事。

我猶豫要不要放棄創業夢,選擇安穩的生活,給別人打工,每天扎領帶,上下班。雖然我知道,這樣一來我就不用冒什麼風險,但這也意味著我的人生也將失去很多精彩。

犯下大錯,尤其這樣公開的犯下這麼大的錯誤,是令人非常慚愧和痛苦的。直到今天,我回想起自己曾經那麼自負,想起自己的剛愎自用,固執己見,我還是感到無地自容。

儘管我做的正確決策遠多於錯誤決策,但一次大錯抹殺了一切。我竭力思索風險和回報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把它管理好。但我看不到有哪條路是可以技能帶來回報,而又不用承擔風險的。

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事,你也一樣。你可能會失去無法割捨的人或物;或者遭遇嚴重疾病和傷害;又或者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事業崩塌。

你可能會覺得自己人生已毀,窮途末路,但這一切都會過去的。我向你保證,總會有一條最好的前進之路,你可能只是還沒有發現。要找到它,你只需要好好反思,擁抱你所面臨的現實。

5.一切都是機器

瑞·達利歐的成功原則


有時會發生一些令你難以理解的事情,生活似乎非常的困難與複雜。我的痛苦會讓我反思自己和自己所處的境遇,進而指引我發現真相。

關於世間萬物的運行之道,我思考了很多,這幫助我從客觀視角看待自身和所處環境。

我發現,宇宙大爆炸之後,所有法則和力量就都被創造了出來,他們持續相互作用。一切都落在一個機器當中,運行一段時間之後,又自然瓦解,被釋放出來的元素又組合成為新的機器,就這樣永恆的循環下去。

我發現一切都是機器:無論是星系的結構和演化,還是地球地理和生態系統的組成,以及我們的經濟和市場都是如此。

乃至每一個人,每個人都是機器,又由不同的機器組成。人體的循環系統人體的神經系統。它創造人的思想、夢、情感,以及我們個性的所有方面。所有這些不同的機器一起逐漸進化,創造我們每天直面的現實。

而且我意識到,我只是滄海一粟。作為匆匆過客決定自己要做什麼。這聽起來可能很哲學,但我發現它非常的務實,因為透過這一視角,我可以更好地應對現實。

比方說,我觀察到大多數事情都在以大同小異的方式反覆發生,一些是在易於識別的短期循環中發生,所以我們知道如何應對,像是一天有24個小時。

一些很少發生,一生也撞不見一次,一但發生就令人震驚,像是例如百年一遇的暴風雨。還有一些我們知道有這回事,但第一次遇到,像是我們第一個孩子的出生。

大多數人覺得這類事情很獨特,所以在處理時沒有適當的角度和原則來幫助自己應對。

我發現,與其把每件事都作為“一次性事件”來處理,不如將其視為“類似情境的重現”。用生物學家對待動物的方式來對待問題,把他們歸類,然後利用適當的原則來處理。

因為我能看到這些事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反覆發生,我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其背後的因果關係。這樣我就能總結出更好的原則。

我瞭解到,儘管多數人覺得未來只不過是稍有不同的現在,但其實二者通常會大為不同。這是因為人被短期歷史帶偏,忽視已經很久沒發生的事情——也許是人一生都沒有遇到的事,但事情總是會再次發生。

有了這樣看待問題的眼光,讓我意識到,我在錯誤預測“大蕭條”時忽視的因素,就隱藏在歷史的規律之中。我能利用對這些規律的新認識,在未來做出更好的決策。

當我思考平衡風險與回報的時候,我意識到他們必然是相伴相隨的。

我能看到,為了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必須冒更大的風險。而知道如何妥善平衡風險與回報,是擁有最好人生的關鍵。

每個人都面臨兩個選擇,要麼安於現狀,度過安穩平庸的生活,要麼冒險穿越危險的叢林,擁抱精彩的生活。

對我來說,選擇是明確的後者,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前行的路上就沒有挑戰。

我仍然需要直面兩個大障礙,這是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

6.你的兩個最大障礙


瑞·達利歐的成功原則


他們分別是:自負障礙與思維盲點障礙。我們的大腦結構就決定了這兩個障礙始終存在。

一、自負障礙

大腦的某些部分會阻止你客觀的認識自己的缺點,從而阻止你思考應對這些缺點的辦法。

你內心最深處的需求和恐懼,是由控制情緒的大腦區域決定的,而你的高等級自我意識是觸及不到這部分的。

因為對我們的大腦來說,對自我正確的需要,比真相要更加重要。所以我們喜歡不加審視的相信自己的觀點。我們尤其不喜歡直視自己的錯誤和弱點。我們本能地傾向於把對我們錯誤和弱點的探討,視同於對我們的攻擊。

儘管理智的做法是對別人的意見持開放性的態度,但我們通常還是會因此而生氣。這就導致我們的剛愎自用,做出更糟糕的決策。

二、思維盲點障礙

每個人都有思維盲點。很明顯,任何個人都無法看到完整的現實。我們自然也無法理解自己看不到的東西。

每個人的音域、聽力和辨色能力都不一樣,那同樣的,我們觀察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也完全不同。像是有些人善於觀察“大局”,而另一些人更善於感知細節。一些人習慣線性思維,另一些人習慣發散思維。一些人富於創造性但不可靠,另一些人可靠但缺乏創造性,等等。

因為人腦的構造不同,所以每個人對環境的認知也不同。只順著自己的天性做事,我們肯定就會忽略掉自己的弱點,導致失敗。

亞里士多德把悲劇定義為:一個由致命缺陷所導致的可怕結果,而如果有人糾正這個缺陷,自然會有更好的結果。

在我看來,自負障礙和思維盲點障礙這是妨礙良好決策的兩大主要原因。

在你身邊隨時都有有很多美好的機會,也有你看不到的巨大風險。如果你不受自負和思維盲點的干擾看到真相,你將能更有效地抓住機會,避免風險。

7.做到頭腦極度開放


瑞·達利歐的成功原則


我們都會對犯錯充滿恐懼,那這個恐懼本身能不能促使我們發散思維,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選擇冒險,就會時不時地遭遇慘敗,這讓人無法接受。選擇不冒險、就得不到非凡的成果,也讓人無法接受。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呢?

為了得到它,我必須不再為自己被證明是對的而沾沾自喜,而是隻因為看到了真相而高興。想通了這一點,促使我去尋找那些與我意見不同,並且有想法的人。

我不在乎他們的結論到底是什麼,我只想獲得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並也建議他們從我的角度來審視問題。這樣以來,我們就能一起把一件事情給梳理清楚,發現真相。

換言之,我最想從他們那裡得到的,是一種“深思熟慮的意見分歧”。

用全局思維替代自己的單一視角,就像原來只能看見黑白,而現在則能看到五彩斑斕,世界也因此變得一片敞亮。我意識到,穿越生活叢林的最好方式,就是與視角不同的思想者一起同行。

想想我之前描述的五步流程。

如前所述,因為人與人大不相同,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把五步做好。但並不是說,你只能單槍匹馬地做每一步。有的人能彌補你的短處,天生能見你所未見,你完全可以得到他們的幫助。

你只需要不再執念於自己答案的正確,而是把對犯錯的恐懼轉化為動力,使你變得對不同觀點更加的開放與包容。這樣一來,你肯定就能找出你一個人觀察時,所看不見的那些風險和機會。

我發現,採用這樣開放的態度,更加看重他人的想法之後,顯著的提高了我做出最優決策的概率。並且讓我自己也提升到更高的高度,能夠迎接更大的挑戰。

在過去,我一直想做自己認為最對的事情,但現在,我要找出那些優秀的獨立思考者然後一起同行。與一群才俊共同投入一項使命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他們彼此真誠且透明。我在這一思路引導下創立的公司,也取得了獨有的成功。

如果你能獲得這一能力,並且多加練習,你就能大大改善自己的生活。

8.奮力拼搏

瑞·達利歐的成功原則


到目前為止,我講述了我如何學會直面自己的現實:我的問題,我的錯誤和弱點,以及我如何與在不同方面比我更強的人走到一起。這是我發現的做出良好決策的最有效的方式。

我本身的成功,讓我遇到了更多傑出的人。我發現他們的旅程大都與我相似,他們都努力拼搏,也都有各自的缺點。我逐漸認識到,大多數人的最大優勢天然地與他們最顯著的缺點相關。

奮力追求偉大目標也必然經歷痛苦和跌倒,這就是奮鬥中的一部分。一些人仔細思索挫折的原因,汲取教訓,繼續向著目標前進。而另一些人則認定自己不是這塊料,捲鋪蓋走人。

我發現,所謂的成功不是實現自己的目標。因為當我達到成功的新高度時,我很少感到滿足。我意識到,原來我們所追求的東西只是一個誘餌,奮力爭取這個誘餌迫使我們不斷的進化,這場與他人協作的個人進化,才是拼搏最終的回報。

我不再想要穿越叢林,而只是想和傑出人共同迎接那些更大的挑戰。最終,使命的成功和與同伴們之間的幸福感,變得比我自己的成功更加的重要。

我還開始讓目光超越自身,希望在我不在的時候,其他人也取得成功。

我意識到,假如我做不到這一點,我將是失敗者,我現在正在為此而拼搏。

不同的時間裡,我們為不同的事情掙扎,直到我們選擇放棄,或者死去,成為更大的進化故事中的一部分。

所有機器都是這麼運轉和不斷循環的。一個機器崩解後,其成分就回到系統中,重新組成新機器,繼續隨著時間不斷的演化。

有時這讓我們感覺挺悲傷的,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機器已產生深厚的感情,但如果從更高的層面看,整體機器的運轉與向前演化,真是呈現出一幅美妙的景象。

現在你必須決定自己的進化方式。你要忘了這些原則是從哪裡來的。你只評估對你有沒有用,並改進它們,以適應你的需求。

像所有的人生決定一樣,你如何對待這些原則,最終取決於你自己。

我對你的唯一期望是,你要有勇氣去奮力拼搏,去實現最好的生活。

謝謝你,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