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學書摹法二十餘載

孤獨滿屋

困惑呆滯

藝術裡有“一天星斗”

生活中是“滿地江湖”

活著不易

做個乾淨的人更不易

能給人類留下妙跡則不易中之不易

越來越不喜歡談書論道

也不知書法到底是什麼

上天知道我對她怎樣痴情

更知道我對她覬覦了什麼

那無法之法可為至法嗎

忘掉一切其他

為偉大的靈魂書寫吧

二蘇於北京宋莊

2018 年 5 月 21 日凌晨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詩 ·

未到重陽山盡低,官廚有火也悽悽。

香糕只許痴僧試,怪得劉郎不敢題。

古道從來在遠村,但云世局便銷魂。

卜居不必愁無地,龐德當年隱鹿門。

欲問瀟湘難問,浮家幸有孤舟。

既為西南釣客,隨他水向北流。

136cm×68cm×3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方地山對聯 ·

安知鳳凰不如我,且食蛤蜊休問天。

90cm×20cm×2

紙本

2016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詩手稿 ·

尺寸不一(從左至右依次是:

20cm×12cm,20cm×12cm,20cm×12cm,

20cm×12cm,16cm×6cm,14cm×6cm)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詩 ·

春色雖然上玉樓,殘樽將盡莫回頭。

杏花一路送行客,五里聞香十里愁。

68cm×70cm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對聯 ·

但知不借借,何用納些些。

100cm×24cm×2

紙本

2019 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臨痴兀大慧遺偈 ·

高超方便,自證自然。

為物應世,八十四年。

34cm×68cm

紙本

2019 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詩 ·

一自為僧後,高朋去路岐。

鳥啼魚不餌,個個是相知。

130cm×62cm

紙本

2019 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34cm×68cm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詩 ·

忽然同下馬,賭酒解吳鉤。

舉手不相識,與君一笑休。

34cm×34cm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詩 ·

冷人生計果蕭條,山有千灣水一瓢。

書史固能高日月,不將清論點漁樵。

68cm×134cm

紙本

2019 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集古人句 ·

斯是陋室,我本狂人。

90cm×18cm×2

紙本

2016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詩 ·

一池綠幾許,荷破雨聲圓。有夢自然冷,無言不入玄。

鳧飢將母去,燕老見孫還。顧我痴於此,行藏更可憐。

34cm×68cm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敦煌遺書 ·

62cm×104cm

紙本

2019 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詩 ·

小結從來在半坡,日親農務也婆娑。

僧田薄劣還須雨,於我何妨帝力多。

34cm×68cm

紙本

2019 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對聯 ·

高揮大抹,暗放明收。

68cm×17cm×2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劉長卿詩 ·

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68cm×68cm

紙本

2017 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詩 ·

渡口誰營一畝宮,野櫻桃放岸西東。

漁人鼓棹沽村酒,拍破他家水底紅。

136cm×34cm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對聯 ·

大開天眼,高闢祖肩。

68cm×17cm×2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詩 ·

王子揮毫處,摩娑歲月深。

怪來多帖意,窗外有來禽。

34cm×136cm

紙本

2019 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對聯 ·

元無一時不在,何勞八字打開。

68cm×17cm×2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詩 ·

玲瓏一片石,今古有誰憐。

自入我懷袖,人顛物也顛。

68cm×68cm

紙本

2017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臨圓爾辨圓遺偈 ·

利生方便,七十九年,欲知端的,佛祖不傳。

34cm×68cm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臨春屋妙葩遺偈·

34cm×68cm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方地山對聯·

都道我不如歸去,試問卿於意云何。

136cm×34cm×2

紙本

2016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憨山大師句 ·

但形文采,即落染汙。

68cm×68cm

紙本

2017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對聯 ·

此間原無勾絆,何處更有波吒。

68cm×17cm×2

紙本

2019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擔當和尚詩 ·

千里陣雲開,軍中畫角哀。

賀蘭山上月,照見白登臺。

68cm×136cm

紙本

2017年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 方地山對聯 ·

我想平兒平兒不想我,恁說石秀石秀也說恁。

90cm×18cm×2

紙本

2016年



- 名家集評 -



我看二蘇的書法

2000年以來,我極少參加當代的書畫活動,一是興趣轉至古代領域, 二是當代好手大多目無古法,個性想法太多,怕被同化。五年來參加的私人藝術活動,大概不會超出五次,其中一次與二蘇相識,或因話題趨同, 後來他的兩次展覽,都誠懇邀約,這次又力邀寫點感想,只好不揣粗淺,談談一二。

二蘇的書法佈局,要麼上下緊挨無隙,行距卻疏能走馬,要麼上下左右極度擠壓,通篇緊密不透風,具有強烈的壓迫感。加上字形誇張,因此,他的書法,首先從視覺上很抓人眼球,其次是內容難識讀。兩者看似無關,其實不然。因為內容難識,有素養的觀者或乾脆暫時忽略,而直接感受其中表現。不知道他是否有意為之,從而產生這個效果。

或許有人不以為然,內容難識還能叫藝術?須知道,書法的藝術屬性,首先是觀賞藝術,而不是閱讀藝術,明白此理,其他便無需多言。

我們通常所說的風格,無非就是形態和技法,而形態包含著字構和章法。不少書家刻意於現代性,只重視形態,卻忽略技法,但二蘇卻在空間變異、字形誇張的基礎上,兼顧了線條的質感。如果把他的字拆開來看,單字的形態和線條,驟然顯現出徐生翁的基因,只是徐用短線, 二蘇變為長線。加上形態的誇張變化,多數人很難一眼看出其間的承續關係,如此借殼寄生,正是二蘇的聰明之處,歷代以此方法留名的書家大有人在。

對於書法線條,二蘇喜用枯墨,甚至通篇作品以枯墨完成。枯墨難寫,不用我多言。如果墨色由乾到溼,分為十級,二蘇的枯墨只有零點五, 簡直到了極限,這種極端墨法,照片上很難呈現,但原作卻筆、意俱到。啟功先生曾說,照片裡體現不了的地方,正是書法精妙之處,觀二蘇的枯墨,正是如此。

因為有了線條的支撐,所以,二蘇的書法,初看很現代,其實還是歸於傳統範疇。這種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嫁接的表現,正是我努力尋找的方向,也是我參加他展覽的動因之一。

二蘇年輕力壯,想法多,因此現有的表現難免用力過猛,如何舉重若輕,虛懷從容,當是下一步需要考慮的課題,以他的領悟力,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天會到來。

康耀仁

2019 年 8 月 4 日午夜於日本沖繩島

(作者系書畫家、藝術史研究學者)



為二蘇兄說兩句

中國書法圈在近幾年象打開了一扇門……這扇門第一次打開結束了八股文式的文體,這次的打開似乎結束了館閣體的唯一審美的書寫形式,在某種意義上說館閣體是八股文所遺留的最後的一種遺風。唐以前的書寫形式得以解放,二蘇兄在這個大的時代環境下不斷地釋放自己內心的情懷,不再把自己封閉在所謂

“傳統”的高貴之中。其實自古所謂書法只是為表達抒懷詩歌文賦的借體形式, 重點是文。當年王羲之寫蘭亭重在文而非字,後人重在字而非文,顏真卿寫宋 碑二十多年不斷修改文章最終完成,而後人只重字而非文也。二蘇兄近年的字越

寫越好,更希望二蘇兄能寫出更加有趣的作品來……

邊平山(著名藝術家)



張二蘇的行草書作,有一種強烈的藝術創造的衝動,一種情動形言、發乎內在的自覺需要,一種本乎當代社會生活體驗而又能隨機調動頗為多彩的空間形式的展現,於是以情掣筆行氣成篇,質渾雄放,張力充溢,淋漓激宕,以真性情動人心目!二蘇對篆、隸、草、行、真均有涉獵,所受的專業訓練還是比較系統的。但一切基本的技巧與形式、一切先賢的具體範式,均可以通過認真努力而學習和掌握,而“情動形言”這一藝術的真魄、要旨的領會與獲取,卻更多地要靠學者豐富心智、激發性靈、慧開覺悟!它與學者本真的生命狀態、藝術氣質及後天的內心修煉密切相關、而非人皆可以得之。緣此,我以為張二蘇學藝能得此真魄,至為可貴!

何應輝(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原四川省書法家協會主席)



二蘇的書法,從總體上我是比較看好的。他的出手,所流露的已成屬於他的“心畫”。既為“心畫”,所展露的當然是藝術魅力,大大迥異於淺近者每每只能留下的“筆跡”。這足以表明他對書法藝術精神與本質體認的真切,對技法要素把握、提煉、變通的妙用;對風神,氣格裁化、定奪的隨心。因而致使他的作品有才氣、敢作為、樣式多、見情性。不論臨摹或創作,都可洞鑑其是在“用心”馳騁,而不像其他人以手法操作。故而,他的所作所為,較之於歷來自認為走的是正道、守的是規矩,尤其是奉行“技法至上”、把練手看作“硬件”的人而言,他懂得用心,等於是給自己研發裝置了一個特殊的“軟件”—在以智慧對各種技法“硬件”作調控。如果說那些人表現為在“必然中”死摳,二蘇則意味著在自由、自主、自在地智取。

馬士達(已故著名書法篆刻家 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我想引徐渭言:“高書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書。然此言亦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也。”今天的書法已不全在實用而是越發的趨向精神之藝術性, 高書必具時代前沿,因此不勝寒!二蘇一向志向高遠,追求探究不斷,希望你一意孤行!

周長江(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華東師大藝術學院院長 博導)



二蘇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有藝術家的範,藝術感覺非常好。記得他的書法作品曾在流行書風大展中獲過獎。他的視界比較寬,悟性極好,是個做藝術的材料。現在他的書法又有了新的進展,由放到收的轉變使其耐看了許多,這種轉變是他走向成熟的開始。

曾翔(原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秘書長 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



整體上看,二蘇作品具有一定的視覺衝擊力,字裡行間充盈一種磅礴之氣, 頗為難得。不多的幾次來訪,讓我感覺到他對藝術的一份執著。除勤奮外,他能主動虛心向時賢、高手請益,並善於吸取他人之長以補自身之不足。觀其作品, 下筆果敢,大膽嘗試,敢於出新與冒險,並不懼失敗,其筆下起伏著一種豪邁氣概及張揚的個性。這屬於一種魄力,故在其尚屬年輕時期便已取得驕人成績,實屬難得。無論做人還是做文化,二蘇都充分顯示出一種朝氣與豪邁氣概,體現出一種生命的渴望與藝術的創造力。他為人的坦誠、率真、虛心,敏悟的天資,無疑是其日後走的更遠的基石。得失毫釐,寸心逶迤。我希望他始終保持一種向上的精神,不流俗,不自卑,不斷前進。

樂泉 ( 原中國書法院研究員 已故著名書畫家 )



二蘇的藝術感覺真的很好,一下手就滿紙生猛燦爛,見氣魄、有靈性。藝術眼光也狠毒,很明白藝術的好歹是非,只認作品不認人,想唬他真沒那麼容易。再加上他人豪爽,善酒力,說話無遮無掩,不是心裡話不說,一說完心裡話,張開他那口大嘴仰天嘯起來,呼呼生風的。因為上面這些,他就是一個有趣好玩的人,所以我每見他都一肚子的喜悅。和他交往愈多愈覺得二蘇的藝術氣質由內而外的才華橫溢,在他筆下無論小字寫經、大字對聯、少字現代書,都是靈氣按不住的往外冒,都呲到宣紙上,劃破虛空,散漫無拘,粗頭亂服,飄飄灑灑將自己心底的玄微妙想裸呈在那裡,滿紙的坦然、率真,才氣逼人。

一了 ( 著名藝術家 )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張二蘇

1979年生於江蘇邳州。華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畢業,碩士。長期從事書法和現代書寫的創作研究。從藝以來先後問學於尉天池、馬士達、周玉峰、何應輝、曾翔等諸位先生。曾任北大資源學院漢字藝術系副主任。2012年於北京成立工作室,獨立藝術家。

主要展覽

2003年 第二屆流行書風大展(徵評展)銅獎

2005年 第三屆流行書風大展(提名展)

2006年 首屆全國中青年名家百人藝術書法提名展

2006年 心電——張二蘇書法藝術展

2018年 鳥跡輪迴——張二蘇書法藝術展

2019年 日本天作會第九回展



張二蘇 • 我不是“書法家”I  微展覽NO.3

本書已印製完成,欲收藏購買,請留言。



精彩藝術內容請關注本號!

欲收藏本篇作品,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點擊商城或在微信裡搜索“藝術工藝品”小程序,可購買小主喜歡的藝術品或藝術衍生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