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縣廣佛八角廟村有位大孝子鄒兵


平利縣廣佛八角廟村有位大孝子鄒兵


鄒兵一邊給堆放齊整的玉米營養缽偎土,一邊說:老孃今年66歲了,雙眼失明,門前高速路上能掙錢的活我都不敢去幹,怕幹活時間長了,母親不方便……

平利縣廣佛八角廟村有位大孝子鄒兵


陝西安康市平利縣廣佛八角廟村,在解放前的步行交通時代,是個聯通川、陝、鄂的交通要道上的旱碼頭。這裡有“小漢口”之稱,店鋪林立。八角村以及周邊,是扇形山峰圍繞的一個壩子。一條源頭出自秋山的絕無汙染的秋河,在壩子中間靜靜流淌,可以戲水,可以沐浴,可以垂釣。東南方向的三條射線形山溪,有峽谷、有原始森林、有瀑布、幽潭、跌水類的風景可看,這位主人翁鄒兵就生長在這裡。

如今的八角廟村,那裡是5000畝的辛夷花開得正豔的時節。辛夷花,又名木筆花、望春花、玉蘭花、木蘭花、紫玉蘭、玉樹、玉堂春 。辛夷的花蕾,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因它辛散溫通、芳香走竄、上行頭面、善通鼻竅、因治鼻淵頭痛要藥。現在疫情好轉了,有不少的遊人迫不及待的走出自己的家門,在這花海里遊玩、拍照。

過了一道小橋,同行的袁書記指著左手邊的土房說,那就是鄒兵家。鄒兵的母親聽到來人了,摸摸索索想站起來招呼。我們趕緊讓她坐下,說是從這路過,馬上就走。當問起鄒兵,她說下地幹活去了。

再往上去的地方叫做半天雲,山在雲裡,雲罩山尖,風光秀麗。

在半坡上,果然看到了正在幹活的鄒兵。趁著天時節令,他忙著趕做各種農活。這會兒,他正在往鋪放妥當的營養缽上墊上一層細細的泥土,然後插上被劃破好的竹片,給營養缽搭溫棚。看到我們,他靦腆的笑了笑,手卻沒有住停。

他要做的活太多了,上上下下,一年的活,他都得算計好。去年,他一人種了12畝烤煙,餵了三頭豬,還養了30多筒蜂蜜,還種了五畝的糧食,我心裡掂量掂量,這都是活路坨啊,不知道他一個人是怎麼做出來的!

平利縣廣佛八角廟村有位大孝子鄒兵

今年42歲的鄒兵,正是年富力強,除了頭髮有點長,看著蠻精神。我問他為啥沒找媳婦,他有點不好意思“一是我這家庭,來了要做活啊,光玩可不成。二是別家姑娘見我家裡有個瞎子老孃,就扭頭就走,所以至今單身”。問今後打算,他說,那還怎麼打算,家裡老孃眼睛看不見,我不能走遠,要不,早就出門打工了。這兒做一會活,我得趕緊回去看看去。我們說:剛看到你媽了,他還讓我們進屋坐呢。鄒兵說:他媽小時候得了一場病,然後腰以下就失去知覺,成了一個癱子。

在鄒兵十八九歲時,他爸又因病去世,他媽因悲傷過度,得了青光眼,從此失了光明。多種病痛加在一起,他媽便只能摸索前進,吃喝拉灑全憑鄒兵在身邊照料。家有老人不遠行,我肯定只能呆家裡的。

平利縣廣佛八角廟村有位大孝子鄒兵

袁書記介紹說:鄒兵去年12畝烤煙,掙了近二萬,蜂蜜我還幫賣了20多斤呢,加上賣豬的,他一年兩三萬都沒問題的。去年還當上了“自強標兵”呢!

鄒兵告訴我們,他今年打算增加烤煙種植,在去年的基礎上種上17畝,又逮了三頭豬崽喂著,散養著有30多筒蜂蜜,種植三畝苞谷,二畝洋芋,餵豬呀雞的,都夠了。最關鍵的是,老孃身邊不能離人,這樣,我既能呆家裡照顧好母親,又能掙點小錢,還是很滿足的。

說這話的時候,微風徐來,滿山架嶺的油菜花和前面開的得正旺的辛夷花亮得晃人的眼。

鄒兵顯然是幸福的,更是孝順的,我們期待,他的人生肯定會像遍地的花兒一樣,暖暖的,歡歡的,美好的。

平利縣廣佛八角廟村有位大孝子鄒兵

文章推薦: 李 孝 清

編 輯: 楊 居 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