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定穆姓


山西平定穆姓

平定穆氏家族源考

文字考《左传》记载,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晋献公使世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让申生穿两色衣服,佩戴金玦。当时狐突、先丹木、梁余子养三人同行。乾隆版《平定州志》载:狐突庙,在州东瓦岭村,相传狐突御戎至此。清光绪《平定州志》载:申生奉父命与狐突率兵征东山皋落氏,据瓦领狐突庙碑记:“申生东征皋落氏,狐突御戎至此》,它是来源于唐残碑所载“狐突御戎东山皋落氏至”。这是公元前660年申生、狐突征服皋落氏时的史迹,距今2668年,是否说明瓦领在当时已经形成了村落?到了宋代,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就更多了。大石门村慈济大师为母亲立的八角石塔载:“母穆氏女柏井瓦岭村人……在政和七年(1117)四月二十二日病故,享年七十有四。”据此可说明三点,一是瓦岭村名至少在北宋时已固定下来,二是在北宋时期瓦岭村属柏井管辖,三是穆氏先祖早在北宋初年就在瓦岭村定居。香烟寺碑载:“临济正宗第十九代孙广真系本村俗姓穆。”广真有徒续佩、徒孙本钟,曾孙觉法,**战争时僧人已有二十二代,向前推也在宋政和以前,崇圣寺慈济大师和香烟寺临济大师应是同时代、同辈份又同是天公宗派僧人。又碑载:“古崇宁(1102年)时名香烟寺,上有五庙……”。就一寺五庙的修建而言,需要一定时间,要比1102年早得多。穆氏同治十三年(1874)坟茔中所立《禁地碑记》载:“自宋至今七百余年未曾迁移……。”从以上碑记可知,在宋代,穆氏已在瓦岭村定居。元朝六棱柱碑为元明帝至正十年(庚寅)高80厘米,直径35厘米,存于香烟寺东窑。

穆氏家族是村中大族,在村在外与定居他乡者,总人口已超过万人,又是定居本村最早的家族。究竟何时定居瓦岭,从定居的始祖至今传延了多少代,这和瓦岭村史有着重要关系,所以特别关注这个问题。苦于无文字资料,很难一言为尽,做出准确结论。问题出在两个方面:其一,现存穆氏谱轴不是自始祖延续向后世排列,而是把明代中期前的祖先弃之夭夭,只从“廷”字辈作为一世排序至今;其二,无其它资料作为佐证,故此难以作出定论。“穆氏最早定居本村”这一论断,村人都持肯定态度,不会有丝毫疑义。据穆清杰提供的《穆氏家书》谱名,是民国十四年十一月(1925年)经穆培厚、穆培敦子如荣誊写的底本,上载一世祖穆廷金,配李氏,生一子名贵,是本股的祖先;廷玉,配李氏,生二子,长字名铎,次子名锐;廷银,配郭氏,生江、洪、澄、潭四子,在廷银旁加注“岔河庄”,这一股除迁居岔河、新庄村外,本村还有窑岭、南庄的文字辈之祖;廷现,配李氏,生二子,玘和琪,琪生二子,天柱和天雨,这一股也在本村,其后代就不清楚了。其余还有廷朝、廷会、廷万、廷斈、廷良、廷周、廷云、廷峰八兄弟只录了名,不知是迁移外乡或是其它什么缘故。瓦岭穆氏祠堂家谱记载(民国十一年)一世祖穆廷银,配郭氏,生四子江、谭、澄、洪,瓦岭穆氏是谭、洪的后代。岔河穆氏谱记是江的后代。还有一股迁居河南登封,其祖不明。另据穆长林保存的旧家谱中载:香椿树院、桑树坪、五道口、井沟也都是穆廷银的后代。此谱以穆铎作为一世向后续谱,世系和人名详尽。本村的穆氏人口兴旺,不断向外迁移,现在知道的就近有西郊、桥头、柏井二村、牌岭、里黄安、孟家掌、后石窑的穆氏祖籍都是瓦岭村。这些村的穆氏人口共计超过四千口。迁移较远的有昔阳、寿阳、大同、河南登封、河北有个穆家村。仅本村在外地工作和家属人口有二千余人,比村中本族人口多一倍。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碑上看清的有“穆朋、穆公俊、穆恕、穆廷云、穆廷峰、穆廷金、穆廷周、穆玘”八人。“廷”辈四人为现时穆氏的一世祖,“玘”是“廷现”的长子,所留“穆朋、穆公俊、穆恕”三人,查阅了清杰、九祥、仲华几家一世后谱名都没有。这三人肯定是廷字辈祖上的人,按单双单的名字排列很可能是三代人,也可能是“朋、恕”为一代,“公俊”为一代。若按三代前推90年,应是1453年前后的人;若按两代,应是1483年前后明景泰至弘治年间的人。况且“廷”字辈有十二个兄弟,可知家族已大,人口已多(注:现在穆氏中高低辈份间相差五世)。

为什么穆氏在明朝中期分股立为一世呢?可能有两种原因:1、“廷”字辈兄弟无奈而散。因有多数兄弟为生计种种原因向外迁移而造成;2、愤而散。兄弟间在处事中发生重大分歧争议,气愤不平,分道扬镳,各奔前程,造成各家供奉各家的祖先。从《穆氏家书》中也可看出些蛛丝马迹,兄长们有详细记载,而幼弟们只录名字,说明当时有重大变异。这仅仅是个推测。穆氏家族没有统一的族谱,就现有的各股谱轴也很乱,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还有人竟不知自己是何股何支的。可见家族文化太淡化了。总之,穆氏家族有文字可考的是明景帝时已是村中人口多的大族了。要想把始祖定居村里的年代推于穆氏的五代十国前,还须穆氏族人共同去努力探本溯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