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死了!我就是個業務員,你讓我做什麼工作計劃?

計劃是與目標伴隨而生的,戰略目標需要配戰略計劃,年度目標需要配年度計劃,階段性目標需要配階段性計劃,每天的目標匹配每天的計劃,每件事匹配每一件事的計劃。

煩死了!我就是個業務員,你讓我做什麼工作計劃?

1、計劃是對達成結果的謀劃過程

目標和計劃的區別在於:目標是基於對未來的預測,計劃是基於現實的謀劃;目標無法做到準確,計劃可以相對準確。如果在目標實現的過程中一切如我們所願,那計劃就是多餘,很多時候計劃沒有變化快,是因為計劃中並沒有包含變化的因素,做計劃都會出現變化,何況不做計劃呢?一個體重160斤的女生制定了一份減肥計劃,為什麼制定這個減肥計劃呢?因為他被相親對象嫌棄。她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用三個月的時間減掉20斤,能穿上XL的衣服。怎麼做呢?她開始選擇:跑步?健身?節食?吃減肥藥?打瘦身針?中醫?手術?她不管什麼手段都進行了嘗試,不管她多麼的努力,贅肉都像甩不掉的噩夢。她開始找身邊一些減肥成功的朋友,諮詢一些減肥機構,她到醫院做個人體質檢查,發現肥胖的原因在於體質虛寒加上暴飲暴食以及缺乏運動導致的,不需要手術、打針、吃藥,需要在飲食、運動上加強,醫生開具了營養餐,讓她每天堅持慢跑10公里。該女士回家照著做了,三個月減掉了40斤贅肉,體質比原來更好,身材逐漸苗條,她相信只要堅持下去身體肯定會越來越好,堅持了一年多再去相親,現在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計劃就是為達成目標千方百計尋找方法的過程,不斷嘗試不斷修正,不斷修正不斷提升,不斷提升不斷接近目標。計劃更尊重個人的實際情況和個人的創造性,聰明的管理者總是能傾聽下屬的工作計劃,並對其中合理的、創新的做法適時的加以承認。不聰明的管理者則總寄希望於領導權威來壓制個人的創造性。

2、計劃是為結果整合資源的過程

計劃不是記流水賬,是從現實工作總結中找到下一階段工作的存量資源並加以利用,沒有總結就沒有計劃,沒有存量資源的支撐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創造存量資源。計劃讓我們知道過往的事情哪些是有結果的,哪些是需要繼續跟進的,哪些是可以在下階段實現結果的,知道可能碰到的問題併為這些問題提前協調好資源,準備好必要的解決方案。比如,我們截止到7月份整體目標完成率才達到44%,如果按照目標要求完成後面56%的業績目標幾乎不可能,那隻能靠英明的管理者去調動更大的資源。計劃可以讓我們專注於下階段目標的達成,放棄無效的工作,保持工作的連貫性。不做計劃的人總感覺自己優秀或者懷才不遇,真正為存量做計劃的人總是充滿著幹勁,總有用不完的時間和精力,總能知道哪裡存在業績增長的機會並時刻把握這些機會,他們總能以最敏銳的市場嗅覺找到銷量最大的地方。為達成目標,計劃必須刪除腦子裡的條條框框,突破管理層級和職務偏見,特別是執行層,在制定計劃時不能只考慮自身擁有的資源而忽略了目標“並非一個人的戰鬥”。不要先去想“行不行、要不要”的問題,先想如何計劃周全才能保證結果的出現。

3、計劃為達成結果做正確的事

計劃如穿衣服係扣子,若第一個釦子錯了,以後所有的扣子都錯了,會離目標越遠。結果=做正確的事*速度,如果第一個釦子對了,執行的速度也很關鍵,一旦制定了計劃就不要想再完美一點或者過度規劃幾步。從來沒有完美的計劃,不要過度的規劃未來,在行動中積累優勢。沒有完美的計劃但計劃完全可以做得更細,如果你能知道自己在某個時間段見到什麼人、說什麼話、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給予什麼樣的解決方案,得到什麼樣的答覆,當事情真的來臨時我們就會感覺很熟悉,因為我們有所準備。這些準備就來自於我們日常的工作總結,所謂的經驗都是從總結中不斷得出的,所謂的計劃就是不斷將經驗應用於實際工作。

工作總結(模板)

1、上階段目標:主要的銷售目標是什麼?

2、目標達成情況:主要銷售目標做到什麼程度?

3、目標達成率:主要銷售目標達成率是多少?

4、主要策略:為達成銷售目標做了哪些事情?為什麼做這些事情?

5、策略檢討:在執行過程中有什麼難點和失誤?如何解決的?怎樣做會更好?

一些營銷管理者認為:銷售人員只要有更多的時間在市場上就能完成目標,他們殘忍的延長出差天數,事實上沒有嚴密的突破性計劃,時間對於公司來講那都是費用。專注於營銷業績系統突破的管理者全年的時間中至少要拿出1/5的時間完成工作總結,1/5的時間去為員工的計劃協調資源,1/5的時間來確定年度規劃,1/5的時間來做決策和技能的改善,剩下的1/5時間是休息時間。

煩死了!我就是個業務員,你讓我做什麼工作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