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羅斯之戰,亞歐大陸的直接衝突,贏家未必喜悅!輸的也不必灰心

怛羅斯之戰,是盛唐與阿拉伯帝國所發生的直接對話,這場戰役天寶10年由葛邏祿突然叛亂,導致大唐西北士兵失利,此後雙方發生混戰,從各方面流傳下的史料,大唐在這場戰役中敗北,也算是盛唐時期少有的敗仗,可是輸家並沒有傷筋動骨,贏家阿拉伯帝國也沒必要高興的太早。

怛羅斯之戰,亞歐大陸的直接衝突,贏家未必喜悅!輸的也不必灰心

怛羅斯之戰的起因是薛仁貴徵西失敗後,吐蕃休養生息。唐玄宗命令高仙芝率領精銳騎兵,將吐蕃狠狠收拾下以防釀成更大禍端。彼時唐軍從安西出發前往勃律。大唐騎兵很快擊敗吐蕃,其藩屬國再次向大唐俯首稱臣。此時正值阿拉伯帝國快速擴張,這兩個在當時最為強大的國家肯定避無可避。

怛羅斯之戰,亞歐大陸的直接衝突,贏家未必喜悅!輸的也不必灰心

高仙芝縱橫多年,儼然成為當地的土皇帝,751年,石國太子找阿拉伯帝國求援,稱大唐在西域橫行霸道,唐玄宗命令高仙芝先下手,並且調撥2萬精銳騎兵。高仙芝將部隊分成兩路,與副將李嗣業呈合圍之勢進攻,高仙芝不愧為大唐中期名將,他用強弓硬弩組成密集火力,成功壓制住敵人,與鐵勒聯軍迅速攻進怛羅斯。

怛羅斯之戰,亞歐大陸的直接衝突,贏家未必喜悅!輸的也不必灰心

只是在交戰過程中,大唐盟友鐵勒人突然反戈一擊,給了高仙芝迎頭棒喝,大唐士兵全部聚集於半山腰,阿拉伯人隨即成反包圍之勢,將高仙芝等人團團圍住,最後這場戰役大唐慘敗。新舊唐書和資治通鑑所記載,唐朝這場戰役中死傷數量大約是2萬多人,最後只剩下不到5000人回到安西,阿拉伯人其實也死傷較為慘重。但很有意思的是,阿拉伯的歷史典籍中卻記載,大唐在此次戰役中死傷約七八萬人。

怛羅斯之戰,亞歐大陸的直接衝突,贏家未必喜悅!輸的也不必灰心

據亞洲以及歐洲多位歷史學家的考證,舊唐書所記載的數量還是比較準確。其實這場戰役,對於盛唐而言雖有失敗,卻並沒有傷筋動骨。被黑衣大食擊敗,大唐算是徹底退出了西北這片疆域,阿拉伯帝國其實也並沒有在這場戰役中討到便宜。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大唐和葛邏祿、吐蕃形成了軍事聯盟,構建了一道道密集的防線。阿拉伯人內部教派文化發生矛盾,隨後爭鬥越來越激烈,他們也無力東進。

怛羅斯之戰,亞歐大陸的直接衝突,贏家未必喜悅!輸的也不必灰心

怛羅斯之戰阿拉伯損失近10萬人,也算是不小的打擊。最終在816年,阿拉伯帝國內部發生了較大的叛亂,此後這個古老的文明已經從就已經瓦解。小編覺得這場戰役雖然是開元盛世中大唐罕見的敗仗,不過唐朝打這場戰也是並沒有準備的太充分,安西四鎮大部分是以防守,高仙芝也只是臨時起意想給阿拉伯人教訓,並沒有派遣大批人馬,也沒有對大唐傷筋動骨。

怛羅斯之戰,亞歐大陸的直接衝突,贏家未必喜悅!輸的也不必灰心

阿拉伯帝國想通過這場戰役化解內部矛盾,卻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反而通過這場戰役,勾起了阿拉伯人內心的嗜血慾望。這場戰役改變了整個中亞的局勢。大唐也因為安史之亂,再也無力將觸手伸向西北,只能通過自己的影響不斷滲透,阿拉伯人則因為內憂外患分裂。這就是歷史當中所說的因果,贏家反倒受到了傷害,大唐也因盲目參戰吃到了苦頭。

參考文獻:新舊唐書、資治通鑑

撰稿人:揚州小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