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浪人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治理黄河、修复汴渠堤。

显宗孝明皇帝永平四年(61)~永平十八年(75)。楚王之狱在《资治通鉴》中占据了大量篇幅,看似声势浩大、牵连甚广,但究其实质,不过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就是朝廷里死了一个王爷、撸掉了几个官罢了,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

真的和天下普罗大众息息相关的,其实是下面这件事情——治理黄河。

以乐浪人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治理黄河、修复汴渠堤。

还早在平帝时期,黄河、以及与其连接的汴水,都决口了。黄河决口的危害自不用说,这条汴水,也叫做汴渠,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这是条运河——当然严格说起来,它是在上游连接黄河的一段才是人工开凿的运河,下游连接泗水的一段是利用的天然河道。泗水是淮水的一大支流,如此汴水就把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勾连起来了。这条运河的开凿要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魏国了,而它上游的名字大家一定也都很熟悉——鸿沟。

淮河流域乃是当时帝国重要的粮仓之一,汴水泛滥,自然会影响通航。不过,西汉和新朝时期,帝国的政治中心是关中,此时的关中还算是“天府之国”,对淮河流域的粮食需求还没那么大,而且新帝王莽一直在忙于篡位、改制,后来又天下大乱,一直也没人顾得上去治理黄河。而现在,帝国的中心已经转移到关东,黄河、汴水近在咫尺,朝廷不能再视而不见了。

以乐浪人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治理黄河、修复汴渠堤。

建武十年,光武帝刘秀就曾动过治水的心思,不过当时浚仪令乐俊谏言刚打完仗,得先让老百姓喘口气——浚仪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开封、汴水的关键节点,乐俊作为本地的父母官都这么表示,那说明比起水患,当时的本地百姓更需要休养生息。光武帝很重视他的意见,于是此事就搁置了。

凡事有利就有弊,随着时间的流逝,汴渠日渐东侵,兗、豫两州深受其害。到了明帝时,当地百姓就转而开始抱怨,说朝廷就知道先搞别的工程,这种老百姓急需的偏偏却不搞。恰在此时,有人向朝廷推荐了一个治水专家——乐浪人王景。

以乐浪人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治理黄河、修复汴渠堤。

乐浪就是今天的朝鲜,所以广义上来说,这位王专家还是个朝鲜人(当然,现在的朝鲜人,其实并不算是当时的朝鲜人的后代)。于是永平十二年夏四月,朝廷派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修复汴渠堤,自荥阳东至千乘之黄河入海口千余里,“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一年以后,永平十三年夏四月,工程竣工,黄河、汴水恢复旧道。王景颇具巧思,工程中尽量将工程费用简省到了最低,但大工程嘛,最后花费仍以百亿计。

以乐浪人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治理黄河、修复汴渠堤。

不过,这钱花得相当值。因为从此开始,八百年内,黄河再未大泛滥!如此说来,这位王景,竟是位不亚于大禹的大英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英雄,历史对他的记载却甚少,《通鉴》里总共才两百多字,连上期那个楚王案的零头都不到……因此,对王景治水法里最关键的“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到现在大家也搞不清到底是个什么操作。

以乐浪人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治理黄河、修复汴渠堤。

按说这是不应该的,尤其是对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来说。既然说王景后八百年黄河无大害,换句话说就是八百年后黄河又开始闹腾了。而从王景往后数八百年,正是北宋——司马光所生活的时代!光司马光本人,在其有生之年,听说过甚至亲身经历过的黄河水患,恐怕都不下五十次,他难道不会感同身受吗?

其实,这未必是怪司马光疏漏、或者不重视治河。其实北宋时期,朝廷上上下下对治河都重视得不能再重视了,连皇帝都能针对治水的技术细节,随口说个一二三出来;一发大水,皇帝晚上就睡不好觉,一夕数惊乃是常事。因此宋人对他们自己怎么治水,记载得那叫一个详细,更遑论司马光这个大史学家了。

以乐浪人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治理黄河、修复汴渠堤。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在八百年后编书的司马光,而是出在八百年前的汉朝史官上——是他们的原始记录太简略了!司马光一个八百年后的人,什么原始材料都没有,总不能瞎编吧?我估计司马光反而是最想搞明白王景到底是怎么治水的……

或许是汉朝史官看不起王景这样的技术专家吧!不过,影响两代史官对此事不同态度的真正原因,也许是这个——想想看,北宋的首都在哪里?开封!黄河、汴水出事,对北宋朝廷,那可不就是生死存亡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