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被天下黃道婆

黃道婆,又名黃婆,中國元代著名的棉紡織革新家。元貞年間,她製成了一整套捍,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極大地提高了當時的紡紗效率。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摯花工藝技術,織造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對當時植棉和紡織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衣被天下黃道婆

背井離鄉

黃道婆生於南宋末年淳祐年間(約1245),“道婆”是後人對她的尊稱。最早提到黃道婆事的是《南村輟耕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陶宗儀。《南村輟耕錄》成書於元末,其載黃道婆生活於“國初”松江府東去五十里許的烏泥涇。南宋末年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頭,戰亂頻仍,民不聊生。黃道婆十二三歲時,為生活所迫,給人家當童養媳,而偏偏又遇上刻薄的婆婆,蠻橫的丈夫。一天,由於勞累過度,她織布時速度慢了一些。公婆,丈夫以此為藉口,將她毒打一頓,鎖在柴房裡不給她飯吃,不讓她睡覺。黃道婆無處訴苦,便橫下一條心,在房頂掏了一個洞,逃上了停靠在黃浦江上的一艘帆船,隨船到了海南島南端的崖州,從此開始了不平凡的生活道路。

衣被天下黃道婆


黃道婆來到海南島,與黎族人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共同的勞動生活與交往中,努力學習和掌握當地先進的棉紡織技術。黎族同胞的悉心傳授,黃道婆自己虛心刻苦的學習,使她瞭解並熟悉了紡棉和織布的工序。在實踐中黃道婆還融合吸收了家鄉織布技術的長處,逐漸成為有著精湛技術的紡織能手。

衣被天下黃道婆

日月如梭,物換星移。在海南生活勞作的黃道婆不覺已度過了三十多個春秋。黃道婆在元成宗元貞年間,身背踏車,椎弓等紡織工具,踏上了北歸的路途。

衣被天下黃道婆

改進棉紡技術

烏泥涇毗鄰東海,在黃道婆離鄉前,這裡農業極不發達,棉紡織技術更是落後。黃道婆回鄉後,看到家鄉棉紡織生產的落後情況,決意使之改變。她陸續採取不少措施,向家鄉人傳授在崖州學到的整套棉紡織技術,結合內地傳統的紡織工藝,進行改革,創造了一套新技術:

1:改良棉種。用她從崖州帶回的棉種培育出適合於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取代了原有的棉種。

2:改良捍棉機具。用雙把手搖軋棉的攪車代替原有的手剝脫棉籽。

3:改良彈弓:用檀木錐(或稱糙)往來敲擊四尺多長的繩弦大彈弓,代替僅有一尺四五寸長的指拔線弦小弓。

4:改良紡車:縮小紡麻絲的三錠腳踏車竹輪直徑,調整踏杆支點和竹輪偏心距,製成一手紡三根紗的腳踏三錠紡車,代替手捻紡墜紡紗或單錠手搖紡車紡紗。

衣被天下黃道婆

5:改良織造工藝。借鑑和汲取黎族織造“崖州被”的經驗和方法,發展漢族民間固有的傳統織造工藝;織布講究“錯紗,配色,綜線,摯花”技法;被褥,帶,悅等織物,有“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等圖案;創造了具有江南特色的“烏泥涇被”。這些織物具有獨特的風格,很快成為當時異常珍貴的品種,被稱為“雲布”,風行一時。由於烏泥涇棉布銷行日廣,千戶農家和手工業者生活大獲改善,從而把烏泥涇很快變成了一個富庶的知名村鎮。

衣被天下黃道婆

黃道婆的棉紡織新技術,對棉織業在與上海縣相鄰的松江,青浦一帶的普及,和上海地區棉紡織業日益繁榮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在黃道婆去世後,松江府地區很快成為全國棉織業的中心,並贏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讚譽,黃道婆創造的棉紡織新工藝長期流傳於世。據清代褚華《木棉譜》記載:松江府地區普遍栽種的“杜花”和“紫花”,均為黃道婆傳下的棉種。盛行於明清兩代價值萬金的棉織龍鳳,鬥牛,麒麟等袍服材料,也是沿用黃道婆的方法生產的。

棉紡織業的發展,使松江府地區的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後人無不衷心感謝黃道婆的功德。民間傳誦一首歌謠:“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隻筒子兩匹布。”表達了對這位出身勞動者的紡織家的敬仰和歌頌。鄉人為她造墓樹碑,建祠塑像,奉祀香火,敬如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