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被天下黄道婆

黄道婆,又名黄婆,中国元代著名的棉纺织革新家。元贞年间,她制成了一整套捍,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纺纱效率。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挚花工艺技术,织造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衣被天下黄道婆

背井离乡

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间(约1245),“道婆”是后人对她的尊称。最早提到黄道婆事的是《南村辍耕录》,作者是元末明初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成书于元末,其载黄道婆生活于“国初”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的乌泥泾。南宋末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黄道婆十二三岁时,为生活所迫,给人家当童养媳,而偏偏又遇上刻薄的婆婆,蛮横的丈夫。一天,由于劳累过度,她织布时速度慢了一些。公婆,丈夫以此为借口,将她毒打一顿,锁在柴房里不给她饭吃,不让她睡觉。黄道婆无处诉苦,便横下一条心,在房顶掏了一个洞,逃上了停靠在黄浦江上的一艘帆船,随船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从此开始了不平凡的生活道路。

衣被天下黄道婆


黄道婆来到海南岛,与黎族人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与交往中,努力学习和掌握当地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黎族同胞的悉心传授,黄道婆自己虚心刻苦的学习,使她了解并熟悉了纺棉和织布的工序。在实践中黄道婆还融合吸收了家乡织布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有着精湛技术的纺织能手。

衣被天下黄道婆

日月如梭,物换星移。在海南生活劳作的黄道婆不觉已度过了三十多个春秋。黄道婆在元成宗元贞年间,身背踏车,椎弓等纺织工具,踏上了北归的路途。

衣被天下黄道婆

改进棉纺技术

乌泥泾毗邻东海,在黄道婆离乡前,这里农业极不发达,棉纺织技术更是落后。黄道婆回乡后,看到家乡棉纺织生产的落后情况,决意使之改变。她陆续采取不少措施,向家乡人传授在崖州学到的整套棉纺织技术,结合内地传统的纺织工艺,进行改革,创造了一套新技术:

1:改良棉种。用她从崖州带回的棉种培育出适合于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取代了原有的棉种。

2:改良捍棉机具。用双把手摇轧棉的搅车代替原有的手剥脱棉籽。

3:改良弹弓:用檀木锥(或称糙)往来敲击四尺多长的绳弦大弹弓,代替仅有一尺四五寸长的指拔线弦小弓。

4:改良纺车:缩小纺麻丝的三锭脚踏车竹轮直径,调整踏杆支点和竹轮偏心距,制成一手纺三根纱的脚踏三锭纺车,代替手捻纺坠纺纱或单锭手摇纺车纺纱。

衣被天下黄道婆

5:改良织造工艺。借鉴和汲取黎族织造“崖州被”的经验和方法,发展汉族民间固有的传统织造工艺;织布讲究“错纱,配色,综线,挚花”技法;被褥,带,悦等织物,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图案;创造了具有江南特色的“乌泥泾被”。这些织物具有独特的风格,很快成为当时异常珍贵的品种,被称为“云布”,风行一时。由于乌泥泾棉布销行日广,千户农家和手工业者生活大获改善,从而把乌泥泾很快变成了一个富庶的知名村镇。

衣被天下黄道婆

黄道婆的棉纺织新技术,对棉织业在与上海县相邻的松江,青浦一带的普及,和上海地区棉纺织业日益繁荣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黄道婆去世后,松江府地区很快成为全国棉织业的中心,并赢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赞誉,黄道婆创造的棉纺织新工艺长期流传于世。据清代褚华《木棉谱》记载:松江府地区普遍栽种的“杜花”和“紫花”,均为黄道婆传下的棉种。盛行于明清两代价值万金的棉织龙凤,斗牛,麒麟等袍服材料,也是沿用黄道婆的方法生产的。

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府地区的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后人无不衷心感谢黄道婆的功德。民间传诵一首歌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表达了对这位出身劳动者的纺织家的敬仰和歌颂。乡人为她造墓树碑,建祠塑像,奉祀香火,敬如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