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專輯】安徽宣城:冥幣“高仿”人民幣出售,集中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

  清明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有給故人燒紙錢,寄託哀思的民間習俗。然而,安徽省宣城市檢察機關在依法履行公益訴訟職能過程中發現,各地祭祀用品經營店存在銷售使用人民幣圖樣冥幣的行為,損害了人民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的嚴肅性,致使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為此,宣城市人民檢察院作出集中辦理該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的決定。各地檢察機關聞令而動,聯合銀行、工商、民政等部門深入市場開展調查。

  經查,部分商家銷售的冥幣與當下流通的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幣極為相似,且印有人民大會堂、布達拉宮、國徽等人民幣等圖樣。該行為已違反《人民幣管理條例》《人民幣圖樣使用管理辦法》,極大損害了人民幣的權威。

  針對上述行為,截止目前廣德、宣州、寧國、郎溪檢察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已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和人民幣管理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相關單位依法履行職責,及時查處違法行為,營造文明祭祀的社會氛圍。

  

【清明專輯】安徽宣城:冥幣“高仿”人民幣出售,集中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

  宣州區人民檢察院

  針對上述違法行為,宣州區人民檢察院積極發揮公益訴訟職能,及時履行訴前程序,向宣州區市場監管部門和人民幣管理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兩家單位依法履行職責,及時查處違法行為,清理、整頓轄區內祭祀品市場,禁止銷售“高仿冥幣”,倡導文明、生態、合法、安全的祭祀方式!

  廣德市人民檢察院

  4月1日,廣德市人民檢察院聯合人行廣德支行、廣德市市監局、民政局等單位,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從源頭上進行清查、整治,及時清理和銷燬使用人民幣圖樣製作的冥幣,當日共檢查售賣祭祀用品商店20餘家,祭祀製品加工廠2家,取得初步成效。

  寧國市人民檢察院

  寧國市檢察院組織辦案小組於清明節前夕,深入轄區祭祀用品市場開展公益訴訟訴前調查。經實地調查發現,市區內有部分商戶貨架上擺放有大量印製人民幣圖樣的冥幣,仿製面額包括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不等。經分析研判,2020年4月3日,寧國市檢察院依法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監管職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