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音樂的外部因素:聽音環境

聆聽音樂的外部因素:聽音環境

一、專門演出場所

這類場所是專為音樂演出而建的室內空間,一般具備專業的室內聲學設計(本文所講的室內聲學專指基於音樂聽覺的聲學)。良好的音樂廳必須保證舞臺中的聲樂或器樂演奏能被音樂廳內的所有聽眾聽見,同時還要讓聽眾具備良好的主觀音質感受。平時我們在一個大的空間很容易聽到各種回聲,或者距離過遠聲音不清晰,室內聲學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比如通常室內聲學對於音樂廳有六個指標:①混響感、豐滿感、低頻感,②響度,③清晰度,④親切感,⑤空間感或環繞感,⑥演奏臺的演員之間、與指揮之間的彼此感受。

從聽音效果來說,音樂廳絕對屬於殿堂級的聽音環境。因為這裡的音樂會都是不插電的,全部是原聲。聲學設計會讓聽眾獲得最原本、最真實的聲音。

聆聽音樂的外部因素:聽音環境

圖1: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歌劇院也差不多如此,只是為適應大型歌劇舞劇的演出,它的空間更大,需要容納的座位更多。因為需要佈景,需要大型管絃樂隊與大型合唱隊,所以舞臺結構與佈局也不太一樣。

聆聽音樂的外部因素:聽音環境

圖2: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關於音樂廳的座位及其聽音感覺,基本上從票價上可以進行區分。

聆聽音樂的外部因素:聽音環境

圖3: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座位圖

聆聽音樂的外部因素:聽音環境

圖4:國家大劇院歌劇院座位圖

橙色區:最佳聽音區,不僅是因為處於正中,還因為距離舞臺適中,而在整個空間能獲得最佳音響平衡效果。

黃色區:池座也就是處於整個廳的池子裡,有的要低於舞臺,有的則大體與舞臺持平。離舞臺較近,具有近距離觀賞優勢。

淺綠區:雖處於中間,但距舞臺較遠。

深綠區:側面樓座缺乏音響平衡感。

藍色區:距離過遠,舞臺後面混響空間不夠,聲音是反向的。

紫色區:高、遠、偏。有的座位可能要伸長脖子看。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不同形式的演出其聲音特點也不一樣,比如大型樂隊講求整體感與聲音的層次、聲相等,距離不宜過近;而室內樂及獨奏則講求對聲音細節的捕捉,甚至希望觀察到演奏者的細微表情及指法,近距離更有親近感。聽鋼琴獨奏靠左側一點還可以看到手指演奏,右側則看不到。

二、綜合演出場所

這類場所可用於各種類型的文藝演出,也用於大型會議,適合於一些場地條件有限的地方。而由於不具備專業的室內聲學條件,以及空間過大,基本上是依靠擴聲系統。我們知道,所有的擴聲系統依賴於設備的品質來達到對聲音的還原。因此,在這樣的場地,除了離揚聲器的距離、方位因素外,觀感往往比聽感更重要。

比如下圖,黃色區左右兩側靠前位置,分別要面對單側揚聲器的狂轟濫炸。我們知道聲音是有方位感的,雙聲道才算立體聲。而單側揚聲器則回到了單聲道時代。所以從聽感來說,這個區域的二級票比不上靠近中央的三級乃至四級票(前面音樂廳的這個位置算四級票)。

聆聽音樂的外部因素:聽音環境

圖5:北展劇場座位圖

三、其他擴聲場所

我們知道當代流行樂除了極少數“不插電”演出外,基本上都是依賴擴聲系統傳播聲音。所以聲音的構成極度依賴聲音還原的人工設計,即拾音、調音、擴音等操作環節。當然這也帶來了現代聲音科技對音樂的更多可能的詮釋,應該說擴聲不是簡單的聲音還原,而是對現場音樂演出的二度再創作。當然這有極大的科技依賴成分,像調音師、音響工程師這樣的職位確實很大程度上被誤解為電工。作為一門技術性與藝術性高度融合的專業,這裡不做展開討論。但每個聽者需要明白,你所聽到的揚聲器(喇叭)發出的聲音,是這些“電工”的二度創作。

擴聲場所的聽音因素更多來自於你與揚聲器的位置關係,而不是你與舞臺的關係。但是鮮有哪些演出場所會告訴你揚聲器的擺放位置,因為除了幾個固定位置,大部分音響設置是隨著不同演出項目而變化的。而對於演出商來說,似乎沒有把聲場情況告知觀眾的義務,反正觀眾也不懂。看得見,聽得著,最好再離得近,那就不枉這張門票了。

所以大部分人還是為了“看”演唱會,觀感永遠第一。票價仍然是按照離舞臺遠近及觀看角度來定價。

聆聽音樂的外部因素:聽音環境

圖6:工人體育館座位圖

聆聽音樂的外部因素:聽音環境

圖7:鳥巢座位圖

四、個人聽音環境

個人聽音環境是指個體單獨聽音時所處的場所與設備環境。

1.關於音源

音源是指我們通過聽音設備獲取的音樂信息,有各種介質的實體唱片,有各種格式的數字音頻,還有通過網絡傳輸的音頻流。

Mp3的興起,宣告了實體唱片的衰退,也讓音樂的傳播進入了空前繁盛的時期。但是,1:10左右的壓縮率,又讓音源的品質跌入了低谷。是的,即便在5G來臨的今日,類Mp3音源仍是主流。數十年前的黑膠居然成了這個行業中的珍藏品。當然,未來可期,數字音樂終究會回到CD音質時期。但是如果仔細想想,電影的畫面品質已經飛躍了多少代?音樂的音源品質又何曾有過突破性發展?當然,無壓縮CD品質也還算能滿足我們當前的聽覺需求,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去聽Mp3呢?

2.關於聽音設備

除了極少數發燒友之外,一般人不具備在家裡建立專門的聽音室的條件。那麼,擴聲設備(聽音系統)就基本決定了聲音的還原度了。因為本文不是技術貼,就不談專業音響與耳機了。關鍵性因素還是經濟的問題——金錢決定音質。

那麼問題又來了,花多少錢才能達到一個品質標準呢?

為此,這裡根據品質追求將聽音者作了一下分類。

聆聽音樂的外部因素:聽音環境

當然,這個分類也是按照經濟投入來分的。但是,科技型產品歷來是品質跟價格是成正比的。所以,首先在聽音硬件品質上,這樣分是合理的。那麼,有了硬件上的追求,同樣也會有音源品質的追求,不然硬件的優勢無從體現,也就難以體現經濟價值。如果你買了一套幾十萬上百萬的設備,只是用來播放Mp3,那豈不是太壕了!

這裡有兩個極端要說一下。發燒友這個詞現在也快用爛了,所以我用了個極端發燒友,並且要投資100W以上,這樣會少些爭議。我認識一位外交部的朋友,原來在美國工作的時候就倒騰了好些音響設備回來,然後動不動就換一根幾萬塊錢的線纜,一個月下來電費都要突破幾個階梯價。其實人家也只是個普通外交官員,出個門還得坐地鐵,只不過把別人用來買車買房的錢花在了自己的愛好上。

為什麼還有“聽個響”這樣的人,一方面條件有限,一方面確實也沒有過多的聽音要求,用個十幾幾十塊錢的耳機或者手機配套耳機,聽聽手機裡的歌也不錯。對他們來說,Mp3跟CD甚至跟母帶沒什麼區別。這樣也是挺好的。

3.關於隨身聽

隨身聽起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Sony的磁帶Walkman,後來發展到Discman、MD、Mp3播放器,現在被手機替代。與之配套的耳機則在此前就早已出現。

隨身聽與耳機解決了人們外出聽音樂的問題,也極其契合當前的移動新媒體時代。但是這與前面談到的Mp3問題比較近似,就是促進了音樂傳播,降低了聽音品質。耳機的聽音品質同樣跟其價格相關,不再展開。不過,用耳機聽音始終比不上音響系統,這跟音響系統比不上現場聽音是一樣的。

結語

現場—現場擴聲—揚聲器—耳機,這是聆聽音樂的四種方式,也是四個層級。科技進步促進社會發展,帶給人們便利,也使人們遠離自然與本真,面對一個數字加工世界。

如果你熱愛音樂,請回歸自然一點點,這樣不至於那麼快被數字所吞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