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的祕密沃瑞爾協會和死亡之鐘

納粹的十字記號,一種簡單的四邊圖形,是希特勒納粹政權的終極象徵,但是這個符號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千年前來自於古印度。同樣的標記不僅僅在古印度能找到,在全世界也都能找到它的蹤跡,在很多不同的古文明中都存在過。

納粹的秘密沃瑞爾協會和死亡之鐘

有一種說法是它擁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是一個神奇的符號,用這個符號能夠擊退敵人、能夠給他們倖免於難的力量,還能讓他們變成至高無上。

希特勒對古神話十分的痴迷,更重要的是他也十分痴迷於努力獲取知識。他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試圖尋找信息。納粹領導階層建立了一個名叫沃瑞爾協會的秘密組織,它的成員據說就包括黨衛軍的司令希姆萊,空軍司令戈林,還有納粹黨的頭領鮑曼。

沃瑞爾協會的名字取自一本十九世紀由布爾沃李頓寫的《即將回歸的種族》,其中在書中描述了一個強大的種族和被稱為沃瑞爾的一種古老神秘的能量形式,這種能量形式可以被挖掘和控制。這種能量就像一個工程師可以用電力加熱一個房間或者冷卻一個房間,或者製造聲響,或者做其他東西,一種能量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沃瑞爾社團相信這種沃瑞爾力量可以注入機器和設備中。

納粹的秘密沃瑞爾協會和死亡之鐘

當納粹當政後,德國科學家和研究者尋遍了世界上的古代文獻和文物,像聖盃和約櫃,傳說這些聖經文物包含了強大的能量,可以被利用和作為武器,約櫃被認為是被金子包裹著的木箱,以色列人被告知要敬畏這個箱子,因為它代表上帝。據說約櫃擁有巨大的力量,任何擁有約櫃的軍隊可以戰無不勝,這是約櫃的知識和傳奇色彩的一部分。

希特勒痴迷於尋找約櫃,在《出埃及記》中,對約櫃有一個非常詳細的描述,據稱這隻箱子中包含了兩塊刻有十誡的石板,石板被神聖的力量照射著,因為它被上帝的手指觸碰過,一旦石板被放置在箱子裡,它開始將人射死。

1938年柏林,當德國化學家分裂了鈾原子,在無意中發現了裂變這個核能的依據,世界朝原子時代邁出了第一步,當原子分裂或者聚合到一起就會損失少量的質量,結果這些質量變成了大量的能量,就是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那麼多的能量,光的速度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就這樣將少量的質量轉變成大量的能量。

新發現迅速在世界的科學界中傳開來,在美國,愛因斯坦在給羅斯福封信中警告總統,德國人的新發現可能導致一種新的強大的炸彈出現,如果核爆成功的話,會使放射性物質進入大氣層,這個技術使殺死地球上的任何生命變得可能。

德國科學家是怎麼做到首先發現這種技術的?這是一個新突破還是這些科學家已經發掘出了一個能量源?

納粹的秘密沃瑞爾協會和死亡之鐘

在巴基斯坦發現的變形骨架和玻璃化的石頭,覆蓋著放射性灰塵。在印度古城哈拉帕,還有聖經中的所多瑪城和蛾摩拉城,數千年前,人們橫死在街上,就像末日剛剛降臨,在這些城市裡,就像被某種爆炸摧毀一樣。

當有核爆在附近發生時,人會被氣化、焚化和礦物化,當一個原子彈爆炸,溫度會非常高,可以使沙中的硅溶化成玻璃,包括印度在內的一些地方都發現了玻璃和沙的混合物。

在1942年2月的一個秘密講座裡,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說到控制分裂和使鈾元素轉變為鈈元素來建造一個核反應堆。德國人距離研製出這種可以讓他們贏得戰爭的武器非常接近了,但是一些德國科學家的建議,將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一種更先進的武器上,一種可以讓希特勒的軍隊在時空當中穿梭的技術。

一個偏遠山谷,有一個奇怪的圓形結構,這裡曾被黨衛軍接管,變成了一個進行秘密研究和開發的工業設施,這裡戒備森嚴。最裡面的圓圈內,測試一種被稱為“死亡之鐘”的新型高度先進的機器,這個“死亡之鐘”很可能是第三帝國最高機密之一。

納粹的秘密沃瑞爾協會和死亡之鐘

這個是一個威力無窮的武器,甚至在戰爭的最後一分鐘,它都可能改變戰爭的進程。殘留的素描描繪了鍾狀飛行器表面被陶瓷覆蓋,10尺高直徑5英尺,它的設計違背了現代空氣動力學原理。

這個鍾狀物可能是時間機器,有一種叫做孤波的漩渦,外界的一種電磁波。如果你在適當的電磁場中用很高的電壓,用某種方式讓脈衝發射,你就能看到非常奇異的現象,可以讓物體消失,再出現。因此基於這個理由,納粹的死亡之鐘可能就是使用了某種先進的電磁原理。

根據愛因斯坦理論,他的狹義相對論首次闡述了只要你的速度夠快,時間就會慢下來,所以這對未來有一定的影響,如果你能非常快速地運動,你感受到的時間就比別人的時間要慢,你到達的未來和原先的就會不同。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說到了重力,在廣義相對論中時間、空間、時空扭曲事實上以正確的方法扭曲時空,最終就可以回到過去。

沒有記錄證明鍾狀物被用於戰事,隨著盟軍挺近德國,整個項目和指揮官漢斯•卡姆勒將軍 突然失蹤了,剩下的項目組工程師被納粹黨衛軍處死,他們不想讓這項技術落入任何一方手裡,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

在1945年的春天,德國已經註定戰敗,隨著盟軍挺近柏林,德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被拋棄在他們的實驗室中,希特勒尋找神秘武器的計劃也宣告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