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冲动让孩子厌恶写字——懂敏感期的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关关是个调皮的宝宝,这天放学后他拿着一只记号笔兴致勃勃的在家里崭新的墙壁上写字。妈妈发现后勃然大怒,冲进房间一把夺过关关手里的笔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声呵斥:你干什么!想造反吗!你看你把墙画成什么样子了!再画看我不打你!

关关被吓坏了,他想不明白他只是想写一下新学的数字妈妈为什么发这么大脾气。他再也不敢乱画了,对写字的兴趣也消失了,直到小学二年级还是极度厌恶写字。关关妈妈一想起当时的情景就极度后悔。

两岁七个月的琼斯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到幼儿园的。琼斯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习惯走两步停一下,一会看看地上的蚂蚁,一会看看篱笆下的树叶和花瓣——她对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东西太感兴趣了。这个时候,琼斯的妈妈也会蹲下来,陪女儿一起看这些花花草草,有时候路上遇到一只蜗牛就让这母女俩兴奋半天。

这样一来,琼斯走到幼儿园的时候,往往是最后一个,有时候甚至是下午才能走到幼儿园。

上面提到的两个小朋友都进入了儿童敏感期,不同的是,关关进入的是书写与阅读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对写字、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琼斯进入的是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这个期间的孩子喜欢观察和掌握事物的细节,一块石头、一颗绿豆都能引起他们的无限的兴趣。令人遗憾的是关关妈妈没能像琼斯妈妈一样及时发现孩子敏感期的到来、正确引导孩子,反而给孩子的成长发展增加了不小的阻碍。

李芷怡在《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中写道:孩子的敏感期比我认为的重要得多。孩子在敏感期得到充分的发展,智力就会迅速发展,快速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时拥有很强的安全感,对自己也充满信心。孩子在敏感期学到的一切,成人即使花上50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学好。可以说,敏感期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妈妈的冲动让孩子厌恶写字——懂敏感期的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

李芷怡是留美资深早教专家,她先是在国内蒙台梭利幼儿园做高级指导师,后来又赴美进修,在美国纽约等地从事教师培训和专业育儿咨询与治疗。在《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中,她讲述了自己带孩子和当幼儿教师的经历,原汁原味的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中国妈妈的美式家教。她详细的介绍了什么是儿童敏感期,儿童敏感期有哪些以及如何应对儿童敏感期,帮助父母理解那些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儿童敏感期,释放自己的无限潜能。

一、什么是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0—6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因内在成长需要,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吸收环境中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并不断重复练习。每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蝴蝶的幼虫破壳之后为了补充体力会迅速把卵吃掉,然后再吃掉附近的几个卵。没过多久它们就会又产生饥饿感,需要新的食物,可是它们太小了,咬不动周围的大树叶,只能吃树梢的嫩芽。

令人惊奇的是,从幼虫出生的树干到嫩芽所在的树梢有很长一段距离,但这些没有导航仪的幼虫竟然没有一只是迷路的!

为什么呢?答案就是敏感性。是幼虫生来对光的敏感性让它们冲着光最充足的地方爬去,那里有它们梦寐以求的食物。

孩子就像刚出生的幼虫一样,到了某个阶段,内心就会生出一种特殊的力量,驱使他们对特定的事物进行探索和学习——喜欢吃手、喜欢扔玩具、喜欢抠小洞等等,这些都是敏感期到来的标志。

妈妈的冲动让孩子厌恶写字——懂敏感期的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二、儿童敏感期有哪些?

按照蒙台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分类,敏感期大致可以分为九类:

1、语言敏感期(0—6岁)

2、秩序敏感期(2—4岁)

3、感官敏感期(0—6岁)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5、动作敏感期(0—6岁)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7、书写敏感期(3.5—4.5岁)

8、阅读敏感期(4.5—5.5岁)

9、文化敏感期(6—9岁)

三、解读敏感期,为孩子成长增添动力

李芷怡在书中将九大敏感期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类,下面我们聊聊其中几个敏感期:

1、语言敏感期(0—2岁半)—— 爸爸妈妈请多跟我说说话

你要记住,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是暂时的,你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轻松讲话。如果错过了,就不会有机会重来。

小美三岁了,是个乖巧漂亮的小姑娘,很讨人喜欢。

可是小美的父母却很困扰,因为小美说话太少了,少到让他们常常怀疑小美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小美的爸爸妈妈带着她去过十几家早教中心,期待早教老师能帮助她改善说话少的毛病,但收效甚微。

最后他们无奈地带小美去了当地有名的妇女儿童医院检查,检查完医生告知:孩子没有什么智力问题,只是在孩子语言敏感期的时候家长和她交流太少了,导致她语言能力没有发展起来。

小美的爸爸妈妈这才恍然大悟:孩子小时候只觉得她安安静静的很乖巧,自己一个人带着也不闹腾,就没有花过多的时间陪她说话,现在才知道一时的疏忽竟然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真是悔之晚矣。

错过了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再想引导孩子语言的发展,就事倍功半,恐怕有很长的路要走了。

妈妈的冲动让孩子厌恶写字——懂敏感期的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2、空间敏感期(2岁半—3岁)——推倒玩具可不是调皮哦

父母要做的,就是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探索空间的材料,给孩子自由,保持足够的耐心,不动声色地提供保护,让孩子能够在空间里自由探索。

在空间敏感期的孩子会喜欢上扔东西、爬高、跳上跳下,或者钻到一些小的空间里。

还有有一些小朋友喜欢垒积木,垒得很高之后推到,推到之后再垒高,乐此不疲。

有些小朋友甚至会推倒别的小朋友的积木,这个时候家长千万别着急着批评孩子,因为这不是孩子在调皮,而是在探索空间,了解物体和空间的关系,建立自己的空间感。

而且别的小朋友可能也很喜欢这个游戏,只要他们不在意,就可以让孩子继续探索。

妈妈的冲动让孩子厌恶写字——懂敏感期的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3、执拗的敏感期(3岁—4岁)——请给叛逆的孩子多些理解和包容。

孩子的能力有限,却很想独立。父母眼中孩子逆反的行为,其实就是他们想要独立的信号。

什么是执拗敏感期呢?

其实说白了执拗敏感期就是叛逆期。孩子在三岁左右的时候会建立起自己的秩序,希望外部世界按照这个秩序来进行,这是秩序感发展的更高级阶段。

执拗期的孩子会任性又叛逆,不管爸爸妈妈说什么都是“不”,不按他的想法来还会大吵大闹。

其实执拗期的时候只要事情没有危险,就可以按照孩子自己的想法来,孩子想独立做事情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提的要求无法满足时,最好的办法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主动退让。

妈妈的冲动让孩子厌恶写字——懂敏感期的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李芷怡在《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中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和应对方式,是父母应对孩子敏感期的必备手册。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能,但仅仅爱孩子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父母要有爱孩子的能力,掌握爱孩子的方法。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敏感期,如果不加注意机会错过,而没有正确引导的敏感期可能会耽误孩子的成长,严重的会让孩子走错道路。身为父母要为孩子的成长增添动力,不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作者简介:Yo好运,90后宝妈,早教指导师,爱读书,爱电影,爱运动,爱生活。欢迎关注,带你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