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第一课|在这里读懂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第一课|在这里读懂乡村振兴

导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三种社会形态的交织,会产生什么样的乡村产业,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的人要保留过去,有的人要追望将来,站在原点,实际上要按部就班,未来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要立足一个前提,要现有产业才能谈其它。收获果实要看耕耘的。产业振兴就是分析未来的可视性。

农业社会是围绕着农耕、土地、房屋这条生命线进行奋斗的,男耕女织、耕者有其田、仓禀实而知礼节。

工业社会是以城市为主要载体,体现在围绕房地产经济构建城市格局,军事、经济、金融、文化、科技、教育等等的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

数据社会是在满足了实体产品消费以后,主要以服务,以虚拟的产品为主要载体,围绕着知识、信息、数据、服务、产品、消费进行更新城市和乡村振兴。

数据社会是工业社会的产业升级和延伸。

工业社会中乡村部分也随之进行产业升级,从单一第一产业或者一产兼备二产进行产业升级,随着中国一带一路、亚投行、亚欧非陆地板块通过高铁大动脉的连接,中国最终都要实现农业工业化。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第一课|在这里读懂乡村振兴


一、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

实际上目前很多乡村虽然在背景上处在工业化环境,过去的农耕方式生活方式继续保留下来了,与工业化相比并未形成任何乡村产业优势,甚至污染、荒山、空心化、抛荒等等使以第一产业为优势的乡村优势都不再具备。

“要治国,先富民”。而富民在于产业,在于产业振兴,只有进行产业培育发展、升级融合才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没有产业的乡村要进行产业的挖掘培育,有产业的乡村要进行产业的升级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产业振兴。

首先,产业振兴关键在于产业选择,一个区域最终选择什么样的产业,需要进行产业调研、甄选、确认、调整、培育、发展、扩大、升级、融合等等多个环节因地制宜的选择与发展。

其次,产业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升级。毛主席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是近代史以来第一次提出产业升级的概念,也就是我们说的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在乡村主体产业变迁上的体现形式,本质上是农业产业工业化,具体是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工业化、数据化。

再者,产业振兴关键在于产业融合。不管是以一产、二产、三产为切入点,都可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在实践路径上,不是以单一产业驱动的,是以一产二产相结合,二产三产相结合,一产三产相结合。

1、以一产为切入点实现三产融合,一产业是基础产业、平衡产业,以大农业,农、林、牧、副、渔等的产品直接产生售卖的商品,既能自己自足,剩余的可以进入流通市场。这样做能够做到保本,收支平衡。是最保险的融合方式。

时下,很多农庄、庄园在发展的时候脱离了以生产为主体,一产为主体,纯粹的只进行三产发展,忽略了一产的重要性,不能否认以三产驱动是有创意的,但是面临往往是季节问题、流水流量、人员素质等问题,经常出现各种环节的问题。

2、以二产为切入点实现产业融合的优势在于生产可以量化、防腐、保鲜、储藏,可以不用自己直接进行种养殖,但同样是它的劣势,在很多环节消耗很多隐形成本,同样在采购、厂房建设、设备的采购置办维修等环节成本比较大。

3、以三产为切入点实现产业融合,通常情况下是与一产业结合来实现的。在实现方式上也可以精细精准的实现:

A、以旅游为基础切入点实现三产融合。

B、以教育为基础切入点实现三产融合。

C、以体育为基础切入点实现三产融合。

D、以物流为基础切入点实现三产融合。

E、以影视为基础切入点实现三产融合。

F、以文创为基础切入点实现三产融合。

G、以电商为基础切入点实现三产融合。

H、以艺术为基础切入点实现三产融合。

I、以科技为基础切入点实现三产融合。

······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第一课|在这里读懂乡村振兴


二、产业振兴发展的几点建议

首先是多业并举,不是一家独大,也不是专业化的单一产业。产业振兴就需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手工业以及度假观光。

其次,不要片面地强调做大做强,有些东西是做不大的,农业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充满了地方特色的产品,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扩大规模,降低质量呢?乡村社区的产品一定是有地理标志的,一定要塑造在市场上的定价权,不要失去了主动权,最后转为买方市场。

再者,注重产业的融合,一、二、三产业延伸相融合,这种融合方式是经营主体内部的相互连接,并不是跨主体的产业布局,着重在家庭农场内部、合作社内部甚至是在农户的平台上进行连接,产生新的运营模式,慎重选择外部融合连接方式。

以稻田为例,稻田+鸭,稻田+鱼,稻田+蟹等稻田+的共生系统,这属于大农业范畴都是一产业;以及由稻田本身的延伸出第二产业,稻米深加工,稻米文创包装;以及稻田民宿、客栈、观光、度假、会议、音乐节等的第三产业服务业,这才是一二三产业融合。

第四,在乡村社区内部,在家庭农场的内部或者在合作社内部进行的有机结合,延长了产业链,农民的收入也实现了增值。

还有一种融合的方式:农业的功能拓展和乡村功能的拓展。农业和乡村有多种功能,除了生产功能,还有生态功能、生活功能、体验功能、景观功能等等,利用农场这一资源,实现其功能的价值,让农民获得多方面的收益。文化+农业+旅游,其实这就是农业、农村和文化相结合,农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农村,文化是无法生存的。

第五,产业兴旺也包括

乡村手工业的振兴,我们不要小看乡村手工业,有很多的人都认为乡村手工业在原有的文明下已经衰落了,也有人认为它的成本太高,应该用工业化的产品来取代,但是当处于生态文明时代以后,我们发现乡村手工业也是不可替代的,很多地方的乡村手工业通过振兴,已经变成了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

第六,生态文明已经纳入国家宪法,未来一定是以生态保护绿色环保为前提的开发发展,保护生态红线,绿色红色就是保护子孙后代的健康家园,生产发展也一定紧紧抓住生态保护。

第七,以产业为突破的不仅仅实现“三生”融合,而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数据信息建设手断打造能够毗邻回到过去“四世同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那种生活感、生命感。生态、生产、生活还有生命,一个好的社区未来空间一定要塑造好的生命体征,使我们乡村社区人健康长寿四世同堂为基本特征的,最起码比城里人更幸福,让城里人更羡慕,乡村社区的目标是这。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第一课|在这里读懂乡村振兴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乡村振兴搞得怎么红火怎么热火朝天,市场上大部分的乡村振兴还没有走到我们眼睛看到的程度,基本上是政府扶持和补贴形式,走向纯粹的振兴了还需要乡村振兴战略干嘛。

只有立足自身以自己为主体去做产业振兴,只有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发展产业振兴才是可行的,别人可以借鉴的我们要学习借鉴,剩下的就是要统筹长远与近期、协调内部与外部、融合老幼、做好运营管理,齐心协力做好产业振兴这门必修课。

放眼 全世界,中国能够借鉴学习的样板中,只有文化与我们同根同源的“台湾模式”最值得借鉴与复制。 “台 湾模式”以文创,民宿,农业休闲,三产融合,城乡融合发展为规划战略,以农事生活体验为开发运营的核心。项目投入少,收益可持续。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第一课|在这里读懂乡村振兴

详细咨询13546625917

【游学地址】:中国台湾

【参会对象】:房地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地方政府主管领导、城投公司、文化旅游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规划策划设计单位负责人、村镇农业休闲产业投资人及各相关产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人数仅限20人)

—考察亮点—

最具代表性的标杆项目游学

1、高端座谈交流:与创始人,高管,负责人一起分享.共享信息.共同学习.探寻文旅发展之道

2、农创/文创:薰衣草森林、猫空茶园、松烟文创园区、橘之乡观光工厂、飞牛牧场、台一休闲农场。

3、特色民宿/酒店:晨露庄民宿、卓也小屋、绿屋民宿

4、乡村社区营造:白米木屐村、桃米生态村、纸教堂

5、文化美学:诚品书店

6、特色参观:日月潭

最全面的产业链考察

从具体的休闲农场项目,到农产品生产、创意产品开发、自然教育、流通销售、亲子农业、特色民宿、乡村景观、多角度考察台湾农业、文创农业产业链全程。

全方位多角度选取案例

休闲农业/特色小镇/乡村再造/特色民宿/文化产业/亲子业态/文创园

最有趣有料的考察方式

在地考察+专题授课+干货交流+专家指导+workshop教学

真诚开放的资源对接

深入探访,与农场经营者、农协委员、企业主、民宿主人零距离交流,在高质量交流中不断挖掘,收获深度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