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杞柳編出脫貧路 86歲老人作品遠銷歐美

大眾網臨沂11月15日訊(記者 劉元迪 李若愚 通訊員 呂永國)雄鷹、麒麟、沙發、花籃、手提包……在有"中國柳編之都"之稱的臨沭,小小的柳條能被編織成各種形態不一、頗有設計感的工藝品,遠銷歐美,當地大部分貧困戶靠此實現了就業脫貧。

  青雲鎮華山社區86歲的龐元英老人,每天一早和小兒子周勝磊簡單吃過早飯,就開始準備編筐。"俺年齡大了,小兒子又有嚴重的頸椎病和腰間盤突出,都幹不了什麼重活,多虧能在家門口編個筐,一天掙個幾十塊錢。"

  因身體不好,周勝磊編一會筐就得起來輕輕活動下身體,導致一天出活量也少。"以前別人嫌俺乾的少,都不給送貨,主要靠家裡的半畝地與菜園維持生活。多虧縣裡的扶貧舉措,不僅送柳編原料,收貨時給的加工費也比別人高一點,不用再'靠天吃飯'只種地了。"臨沭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科長朱孔正告訴大眾網記者,為幫助像龐元英、周勝磊這樣的貧困人口儘快脫貧致富,臨沭縣結合本地實際,依靠柳編特色,通過建設柳編加工車間、扶貧資產收益分紅等舉措,推動了柳編產業發展,讓貧困戶實現居家靈活就業。 "柳編產業就業進入門檻低,上手快,對年齡、體力、工作時間等都沒有限制性要求,非常適合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臨沭縣扶貧辦主任劉崇寶說,今年臨沭又新建了5個柳編扶貧加工車間,有專業的柳編人,手把手傳授新員工柳編編織方法,心靈手巧的人幾天就能出師,一天能賺80元左右。

  "柳編加工車間距農戶家很近,隨時去隨時有人,多時20餘人,少時10餘人。車間按件計費,其中貧困人口的加工費比別人略高几毛錢,牆上貼著工資明細,公正透明。"劉崇寶說,車間對所有人開放,但有簡單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優先,對於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則採取扶貧資產收益分紅的形式幫助脫貧。臨沭柳編扶貧的舉措受到了貧困戶的支持與讚揚,一個50多歲的貧困婦女還曾因有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而淚流滿面,讓劉崇寶印象深刻。"這位村民家庭困難,但平時需要照顧老人、孩子,不能外出打工。農村賺錢的機會又少,讓她經常犯愁。縣裡實施柳編脫貧政策,在她所在村居建設了柳編扶貧生產車間,給她提供了一個賺錢的平臺,一年2-3萬的收入讓她非常高興。"

  臨沭的柳編致富工程,拓寬了農民就業渠道。據悉,近年,臨沭扶持柳編扶貧加工點1300多個,已有2萬多農戶穩定脫貧致富。

臨沭杞柳編出脫貧路 86歲老人作品遠銷歐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