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罪惡滔天閹黨的下場,人數眾多下場各有不同,竟然有人善終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伍,今天給大家講講閹黨的下場。劉瑾一死,閹黨轟然崩塌,劉瑾的親族、黨羽大多伏誅。更重要的是文官中投效了閹黨的無恥之徒,朝廷張榜公示閹黨分子,《明史·閹黨列傳》不惜筆墨窮舉了名錄:朝廷各個部門的閹黨共計六十餘人。

明史:罪惡滔天閹黨的下場,人數眾多下場各有不同,竟然有人善終

這六十餘人中,官最大的是三位“閹黨宰相”,但其實首惡恐怕當數張彩。張彩被下獄,刑部準備以結交內侍的罪名起訴,這本來已經夠可怕了,後來劉瑾被定罪為謀反,刑部又準備起訴張彩同謀。美男子被活活嚇死在獄中,因為罪大惡極,死後還被戮屍於市,妻兒被流放海南。其實除了張彩被嚇死,閹黨其餘人受罰並不重,大部分只是貶官處理。焦芳貪了錢喜歡運回泌陽(今屬河南駐馬店)老家,修建了非常宏麗的府第。大盜趙有一次搶劫了焦芳的府第,從窖藏裡發掘出大量金銀,將焦芳、焦黃中父子的衣冠掛在樹上,將其“斬首”,並說:“為天子誅此賊!”

明史:罪惡滔天閹黨的下場,人數眾多下場各有不同,竟然有人善終

後來趙被捕,臨刑時嘆道:“吾不能手刃焦芳父子以謝天下,死有餘恨!”但意外的是,由於焦芳的贓款都被趙劫走,甚至連大宅都被趙鐩燒燬,後來劉瑾倒臺,焦芳硬說自己是清官,別人居然還真就找不到證據,這位最可恥的“閹黨宰相”居然得了善終,連劉瑾的侄孫劉二漢都憤憤不平地說:“我當然該死,但我家所作所為,都是焦芳和張彩乾的,現在張彩和我被處極刑,焦芳卻屁事沒有,這不是天大的冤枉嗎?”他這話雖然不在理,但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閹黨覆滅時,“閹黨宰相”居然還能得善終,確實天不開眼。至於劉宇、曹元,在劉瑾倒臺時立即上表苦苦哀求,最後朝廷准許削籍為民,不再窮究。還有一些閹黨分子反應迅速,劉瑾倒臺時立即加入了彈劾劉瑾的隊伍。

明史:罪惡滔天閹黨的下場,人數眾多下場各有不同,竟然有人善終

吏科給事中李憲(與宋朝著名宦官同名)極盡諂媚劉瑾之能事,在同僚中則走張彩一樣的路線到處炫耀自己和劉瑾關係很鐵。李憲每次與各科給事中一起面見劉瑾時,不按朝儀地站在最前,自封為“六科都給事中”,還經常揣著銀錠向同僚們炫耀:“這是劉公送我的!”劉瑾一倒臺,李憲立即彈劾了劉瑾六件事,事事切中要害,連劉瑾在獄中都被他氣得發笑。最終,李憲還是被作為閹黨一員被開除。還有一些閹黨分子當時受貶,後又起復。比如通政左參議張龍,當時被貶為知州,後認錦衣都督同知朱寧為乾爹,逐漸升遷至登州(今山東蓬萊)知府,因為貪殘暴虐,與另外三位貪官被稱作“四害”,即便這樣他還是繼續升遷為右通政使。

明史:罪惡滔天閹黨的下場,人數眾多下場各有不同,竟然有人善終

不過朱寧提拔他是為了讓他幫自己斂財,張龍卻中牟取私利,被朱寧察覺,逐出門庭,失去了保護傘的張龍很快在嘉靖初年被論死。劉瑾打造閹黨,目的還是在於擴大太監的勢力範圍,是一次從傳統的後宮勢力向牢固的文官系統入侵的嘗試。劉瑾的思路非常清晰,重點是要掌控文官系統的人事任免。小太監們是直接幫劉瑾撈錢的,但閹黨的首要問題則不是錢,而是人,掌握了官職升遷,才能聚集一眾黨羽合力撈錢對於這些加入閹黨的文官而言,既然能過五關斬六將,高中進士,說明個個都是飽讀詩書的儒士,和生理殘缺的閹人絕不在一個層次上,但面對權力的誘惑,他們中的有些人放下了尊嚴和廉恥,投效在宦官門下,換來了“閹黨”這個醜陋的名聲。

明史:罪惡滔天閹黨的下場,人數眾多下場各有不同,竟然有人善終

劉瑾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其實智商不低,的很多做法都表現出了極大的政治智慧,在理政治國上其實也靈光乍現。劉瑾在貪腐問題上所表現出的節制理性也足以令人驚歎,他可以說是貪腐這個慢性病毒進化到明代中葉一個極具里程碑意義的突變品種。事實上,劉瑾的敗亡根本不在於貪了多少錢,儘管他和他手下的小太監確實撈了不少,但客觀地說這本身還不足以導致閹黨徹底崩盤。劉瑾真正的問題還在於他過分地為宦官收攏權力,已經觸及到了文官系統的根基,尤其是他不能使用傳奉官,所以輕微地破壞了科舉、館選、恩蔭等基本人事制度。但文官對此的敏感性遠遠超過普通的貪腐行為,哪怕是輕微破壞也容易引起文官的激烈反彈尤其是當發現有一些通過了科舉考試的進士開始投效私人,而且不是個別,而是形成了群體時。

明史:罪惡滔天閹黨的下場,人數眾多下場各有不同,竟然有人善終

所謂閹黨就是這個群體暴露在了公眾視野內,這時文官們會以劉瑾這類人完全意想不到的爆發力發起最猛烈的反擊。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本來是閹黨這類人的防火牆,以嚴格的考試防止一些賣身為奴的人投效在某些權貴私人門下(無論這個人是皇帝、權臣還是宦官),形成門閥勢力體系,但如果通過了考試的人還要投充為奴,防火牆就失效了。按說這種概率很小,因為考上就有官當,不需要再去為奴為婢,整體風氣也不允許奴才高升。但隨著形勢的變化,尤其是當劉瑾這類權閹出現時,他的力量突破了這道唐宋以來就已經成為中華帝國最堅實政治根基的防火牆。

明史:罪惡滔天閹黨的下場,人數眾多下場各有不同,竟然有人善終

遴選出焦芳、張彩等無恥之徒,甚至形成了所謂的“閹黨”,這不是劉瑾一個人的問題,也不是焦芳張彩某個人的問題,而是標誌著科舉制度這個防火牆本身出了問題,這才是令文官儒士們最為緊張的癥結所在。所以劉瑾包括他之前的一些太監們在經濟方面大肆貪墨都得到了文官系統的寬宥甚至默許,但在這個問題上一旦輕微觸線,立即引來文官們志在必殺的猛攻,這也就是比普通經濟犯罪嚴重得多的問題所在。

明史:罪惡滔天閹黨的下場,人數眾多下場各有不同,竟然有人善終

在小編看來,劉瑾雖然是明朝首富,其貪墨數額“震古爍今”,但其真正的問題恰恰還不在於簡單的貪墨錢財,而是一個嚴重得多的問題。不過無論如何,劉瑾這次閹黨之禍,還勉強算是被及時遏制。各位讀者朋友,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