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花式裁員招數多,年會抽的“免裁券”,有用嗎?

年關將至,對於互聯網人來說,這個冬天顯得尤為煎熬。

往年這個時候,大家在朋友圈裡瘋轉的,都是巨頭年會上的天價禮品,明星創業公司年終發了多少iPhone、跑車。但是在現在這個歲末年初的時刻,大家討論的卻是HR的花式裁員手段。

互聯網公司花式裁員招數多,年會抽的“免裁券”,有用嗎?

前有網易暴力裁員上熱搜,後有360年會抽“免裁券”引熱議。“裁員”這個敏感的話題一下子成為了公共話題。

在投資方銀根緊縮,創業者舉步維艱的當下,互聯網人該如何應對裁員呢?

互聯網公司花式裁員招數多

很多人都還記得去年11月發生的“網易暴力裁員事件”。一篇《網易裁員,讓保安把身患絕症的我趕出公司。我在網易親身經歷的噩夢!》的檄文,將網易送上了各大互聯網平臺熱搜榜前列,還把裁員這個話題擺到了公眾的眼前進行審視和討論。

裁員並不是一件新鮮事,面對外部形勢的壓力,或是企業有戰略轉型和變革的需求,裁員都是縮減成本、優化運營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互聯網公司花式裁員招數多,年會抽的“免裁券”,有用嗎?

可問題在於,“裁員”等於企業單方面解除與員工簽署的勞動合同,按照法律規定需要向員工賠償一定的“違約金”。可是很多企業為了規避這“N+1”的賠償金,往往會進行“花式裁員”。

比如登上熱搜的網易暴力裁員事件,員工身患重病,於是HR便在考勤時刻意給員工打最低檔分數,誘導甚至逼迫員工辭職。怪招頻出,其實就是因為員工如果主動辭職的話,公司可以不付賠償金。

無獨有偶,剛剛過完年,又一家遊戲公司完美世界,也傳來暴力裁員的醜聞,起因也是因為員工生病,無法加班。完美世界HR對付該員工的招數包括換崗、誘導辭職、逼迫加班、趕進吸菸室、安排超量工作任務,與網易HR的招數幾乎大同小異。

互聯網公司花式裁員招數多,年會抽的“免裁券”,有用嗎?

此外,還有飛越旅行要求設計師在小年至春節期間每天做100張海報,做不出來就辭職走人。

互聯網公司花式裁員招數多,年會抽的“免裁券”,有用嗎?

寫到這裡,科技君不免感慨,為了不付出成本裁員,這些HR的手段創意,遠超失去了喬布斯的蘋果公司。

如何看待裁員?

很多人都用一種悲觀的情緒來看待裁員這件事。其實在科技君看來,大可不必如此。

2018年底,各路互聯網公司也經歷過一輪裁員,這份裁員公司名單,包括了美團、滴滴在內的一些明星創業公司。但是這一輪裁員卻沒有引起像去年底這樣的風波。

原因在於這一輪裁員的公司,基本都按照法律規定進行了N+1賠償。比如網約車巨頭滴滴,裁員2000人,主動離職者年終獎照發,裁員補償N+2,未休年假按雙倍薪資補償。種種措施下來,員工被裁居然出現了“幸福感”。

互聯網公司花式裁員招數多,年會抽的“免裁券”,有用嗎?

而且裁員也不一定意味著公司在走下坡路,還是以滴滴為例,2018年底裁員15%過後,又開啟了新一輪招聘,招聘人數幾乎和被裁人數一樣多。再加上裁員給足了補償,員工開心,公司也完成了新老交替,業務戰略順利調整。

互聯網公司花式裁員招數多,年會抽的“免裁券”,有用嗎?

最近,360董事長周鴻禕在朋友圈透露,360公司年會設置特等獎“免裁券”,持券員工可以“抵消一次裁員”。不過,360公司回應稱,公司沒有裁員計劃,此舉僅為幽默,實際上是為了鼓勵創新,大膽試錯。

大家在面對裁員這個話題時,不妨也保持著360這樣的樂觀態度,平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業餘時間注意提升自己,遇到暴力裁員記得維護好自己的權益。不管走到哪家公司,都盡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