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總在媽媽面前撒嬌?孩子的小心思,家長看懂了嗎?

導語

很多寶寶總是和媽媽比較親近,在人前開朗活潑、愛說愛笑的孩子一到媽媽面前就成了"小哭包",鬧著要媽媽抱。很多寶媽們都不知道,其實孩子這樣的表現藏著他們的小心思,媽媽們可要多花時間才能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為什麼總在媽媽面前撒嬌?孩子的小心思,家長看懂了嗎?

案例分析

凡凡是我朋友的兒子,今年上幼兒園大班了。有一次我們一起吃飯,凡凡不願意跟小朋友坐一桌,硬是要跟媽媽坐在一起,回家路上還吵著要媽媽抱。那天我朋友一直沒閒著,光顧著照顧孩子了。

之前有一次去凡凡家,他媽媽還沒有下班回來,凡凡還主動給我拿零食、倒水,在我印象裡他一直是個很開朗熱情的孩子。只是有媽媽在身邊的時候,他就一個勁兒地撒嬌,我朋友為此也很頭疼。

孩子為什麼總在媽媽面前撒嬌?孩子的小心思,家長看懂了嗎?

孩子為什麼總在媽媽面前撒嬌?孩子的小心思,家長看懂了嗎?

穆尼爾·納索夫曾說:母親對於孩子是第一所學校。

可見媽媽在孩子的生命當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媽媽和孩子的聯繫從媽媽懷孕期間就已經建立了起來。對於孩子在媽媽面前容易變得脆弱這種現象,寶媽們有沒有想過具體原因呢?

首先,孩子跟媽媽相處的時間更長。從哺乳期開始,孩子就跟媽媽有著更長的相處時間,孩子從小就接受著母親的呵護和關懷,孩子離不開母親的照顧也很自然,所以才會不停地想從母親身上尋找安慰。

孩子為什麼總在媽媽面前撒嬌?孩子的小心思,家長看懂了嗎?

其次,孩子和母親更容易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這一點在全職照顧孩子的媽媽們身上得到了更好做的體現,由於母親和父親在孩子面前所樹立的形象不同,母親往往是更願意理解、呵護孩子的一方,孩子在覺得焦慮、緊張的時候會更想得到來自母親的關愛。

最後,孩子在生理上與母親就有天生的親近關係。孩子天生就與母親有著更加強烈的聯繫,由於在孕期內,孩子就已經熟悉了母親的聲音、呼吸等等,在孩子接觸世界以後,母親能夠給孩子一種歸屬感,這也是孩子常常想和媽媽抱抱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總在媽媽面前撒嬌?孩子的小心思,家長看懂了嗎?

孩子的依戀很暖心

以上幾點原因,都是由於孩子與母親建立了天生的依戀關係,依戀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呵護,從而減輕對恐懼的不安、緊張。良好的依戀關係是一種積極的刺激,保證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很多寶媽都害怕寵壞孩子,對孩子的撒嬌向來都是持消極態度。但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們撒嬌的原因其實很暖心。面對孩子撒嬌,家長還應該對思考了解孩子的心思,做出最正確的回應。

孩子為什麼總在媽媽面前撒嬌?孩子的小心思,家長看懂了嗎?

家長們該怎麼回應孩子對媽媽的"偏愛"?

一、媽媽們別"狠心"拒絕,而是適當地回應孩子。當孩子撒嬌想要媽媽陪著玩玩具時,媽媽先別急著拒絕,而是先想想"今天是不是沒花時間陪孩子?",如果確實是這樣,那可以先花上幾分鐘陪孩子玩,"撫慰"一下孩子的心靈,再告訴孩子:"寶貝,你先玩一會兒,媽媽累了,想休息一下。"

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是能夠理解媽媽的,也會明白媽媽也需要休息,不能過分地"賴著"媽媽。所以,比起狠心拒絕孩子的請求,不如先思考孩子為什麼這麼希望媽媽陪伴,等給了孩子適當的回應之後,孩子就能更進一步理解媽媽了。對於孩子和媽媽雙方來說,這都是最好的選擇。

孩子為什麼總在媽媽面前撒嬌?孩子的小心思,家長看懂了嗎?

二、多抱抱孩子。肢體語言上的關心和鼓勵是孩子的動力源泉,有時候跟孩子講一堆的道理,都不如一次擊掌、一個擁抱來得有力。因此,與父母的肢體接觸是孩子安全感必不可少的一大來源

三、爸爸也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呵護。身為父母,不僅要各司其職,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爸爸應該和母親一樣,多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呵護,讓孩子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下長大。

孩子為什麼總在媽媽面前撒嬌?孩子的小心思,家長看懂了嗎?

寫在最後

孩子的"撒嬌"常常讓媽媽們陷入兩難境地,家長既不忍心看著孩子哭,又不願意寵壞孩子。實際上,在孩子撒嬌時父母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的情緒來源,如果孩子確實需要母親的安慰與呵護,家長可以放心地"寵一寵"寶寶,這樣可以給孩子足夠的溫暖與安全感,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