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思維邏輯——學生能力解析

自主閱讀能力、獨立思考以及批判性思維這些美國名校看重的思維品質,在近幾年的申請當中佔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但這三項能力不是急功近利的刷題和應試可以培養的,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今天就來解析一下其中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批判性思維能力

首先我們必須清楚一點的便是什麼是Critical Thinking,Critical Thinking是美國教育界提出的4C核心能力之一,其他三項分別為:Communication(溝通能力)、Collaboration(協同能力)及Creativity(創造能力)。在很多人看來,Critical thinking是批判和懷疑。首先從英文定義上分析下批判性思維的內在含義。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objective analysis of facts to form a judgment. 從定義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維並不是一味的批判、懷疑或者抨擊。首先Critical thinking的內涵首先在於Analysis-分析,而且是objective analysis,客觀地分析,理性思考,排出主觀色彩,思考的方式是建立在事實的依據之上的。Critical thinking是一種思辨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人具備將知識表象和本質區分的能力。其次,Critical thinking的目的在於form a judgment,形成自己的結論和觀點。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鼓勵學生去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鼓勵學生通過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獨到見解。

我們必須清楚的是在美國,學校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循序漸進地加入思維訓練,而他們的共同核心課程標準(Common Core Standard)提出的七項思維方式,排在首位的就是:批判性思維。所以,為什麼很多國內的孩子只會埋頭做卷子,一味地尋求那個所謂的標準答案,而國外的孩子則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面對一個問題能給出多種解決方案?就是因為他們從小培養批判性思維。那些五花八門的答案,無不彰顯出美國孩子在面對問題時所展露出來的創新性及保持思考的自主性和邏輯的嚴密性。

相信國內的很多家長都會教孩子“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孩子謙讓是一種美德,我們要把好的東西先留給他人,最後再考慮自己。然而,這個小故事在美國小學課堂上也被小朋友們批判得體無完膚:“這個故事鼓勵主觀武斷,剝奪了民主,這是錯誤的做法”,“扭曲自己的慾望去贏得讚揚,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行為”。

在不同的教育環境下,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國度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有著天差地別。當我們還在宣揚謙讓、隱藏自己的慾望時,美國的孩子卻意識到這項舉措不民主,不值得推崇。

美式教育對於批判性思維的看重也反映在大學的課堂上,team work、final exam、research等,這些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小組作業也好,期末考試也好這些都是讓學生去獨立自主思考,以自己的見解去解決問題,這種開放式的教育,讓很多中國學生在剛到國外的時候,無所適從,以往的填鴨式教育,機械背誦,記憶,在這裡都將被重新定義。

美式思維邏輯——學生能力解析

美式思維邏輯——學生能力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