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我的孩子不是我在教

我特別喜歡紀伯倫的《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這首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第一次讀到的時候,還在上大學,覺得特別感動。那時我就暗下決心:以後有了孩子,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身上。

就像紀伯倫說的“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說來慚愧,我的孩子不是我在教

27歲的春天,我迎來了為人母的第一條小生命,小名叫“果果”。我恨不得將所有美好的事物帶到果果面前,教會他愛,讓他自由地思考。

教育和成長是逃不開的育兒話題,教育更必然逃不開閱讀。我自己尤為重視教育,也很熱愛書籍,懷孕期間就在為孩子準備閱讀書目。


《格利童話》《綠野仙蹤》《夏洛的網》等都是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讀過的,書籍的經典決定了它將被代代相傳。

國內自然也不乏優質的兒童文學,葉聖陶的《稻草人》、冰心的《寄小讀者》,還有《神筆馬良》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在整理的所有書目中,真正觸動我的反倒是始創作於2006年的《笑貓日記》。


當時經由我的閨蜜——一位有兩娃的資深奶媽推薦,她說在所有兒童文學,這套書充滿趣味性和文學性,更蘊含正確的價值觀和哲學觀,不僅孩子喜歡,就連她自己也成了書迷。


整套書以笑貓為故事的講述者,用日記體的寫作形式,創造了動物與孩子共同參與、幻想與現實相結合的多層次的文學世界。


我記得那時翻閱了其中的一本,叫《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


說來慚愧,我的孩子不是我在教

在笑貓的秘密山洞裡,有一隻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笑貓把老烏龜當成了睡覺的床,吃飯的餐桌。巨龜告訴笑貓,只有生活在有孩子味的地方,心才永遠不會老,所以它這一生的精力都用在尋找有孩子味的地方。


笑貓和它的老伴聽了,異口同聲地說:“我們這兒經常有孩子來給我們送食物吃。”烏龜說:“憑我的直覺,他們身上有孩子味兒。”


說來慚愧,我的孩子不是我在教

“孩子味”多麼美好的存在,作者楊紅櫻通過烏龜的嘴,告訴我們孩子的童心以及自由成長是多麼的重要。這一觀點和我看紀伯倫詩的感受,和我理想中的教育觀念不謀而同,我立馬將這套書收入囊中。


我和《笑貓日記》就此結緣,兒子果果和《笑貓日記》的緣分冥冥中也有所註定。


果果出生後,在1-2歲的那段時光裡,睡前故事是我親自誦讀的,最常唸的就是《笑貓日記》。在他還牙牙學語的年紀,我便將這些從嚴冬寫到金秋的故事說給他聽。


等到他開始讀文識字,果果就自己獨立閱讀。這些故事就像是溫暖童年的“心靈雞湯”,以及陪伴他成長的“心情寶典”,讓他愛不釋手。《保姆狗的陰謀》、《塔頂上的貓》、《想變成人的猴子》……他都如數家珍。


有件事說來慚愧,孩子第一次領悟生死,不是我和他爸教的。我們總覺得孩子還小,生死的話題相對敏感,也不是他這個年紀需要承受的。


5歲生日席間,果果許完願,在吹蠟燭前,突然看著我,說:“謝謝媽媽帶我來到世上,媽媽,你辛苦了。”


我都傻眼了,“天哪,果果你怎麼懂得說這些話,是不是你爸教你的?”看了眼孩子他爸,發現他也一臉震驚。


“不是爸爸,是笑貓,我最近看了《小貓出生在秘密山洞》,虎皮貓媽媽生小貓的時候好辛苦,我想媽媽生我肯定也很辛苦。”那是孩子第一次對生命有了自己的看法。


說來慚愧,我的孩子不是我在教

果果從《笑貓日記》系列書籍中學到的自然還不止這點,還有很多。但這裡不得不提的是,他也很喜歡《聞出孩子味的烏龜》。


上面有提到的,我是因為這一本書才結緣《笑貓日記》,而這本書也被果果奉為是《笑貓日記》裡他心中的top1。

我不敢說自己是最優秀的家長,在果果閱讀道路上,我只是帶他入門,至於他喜歡什麼,全由他自己決定,從不逼迫。

他的閱讀是快樂的,他的成長是自由的,他說自己就是故事中的馬小跳,有善解人意的媽媽,大度幽默的爸爸,他是幸福的。


“孩子味兒可以讓心永遠保持年輕,心年輕了,我們就永遠不會變老。”


在這個時代,“孩子味”是難得的品質,而果果很好地保留下來。讓孩子自由,讓他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他不僅可以快樂學習,還能童心依舊。


楊紅櫻大姐姐通過烏龜告訴大家:如果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自由,不受父母老師過多的約束,看自己喜歡看的書,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會更快樂的!


我想,每個家長都需要看下這本書,每個孩子也都需要擁有《笑貓日記》這套書,它的教育意義遠比我說的來得更大更深。


兒童文學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它沒有年齡的限制,你可以3歲的時候讀,也可以80歲的時候讀,都能給你溫暖的力量。


《笑貓日記》自然不例外,果果從睡前故事陪伴到小學閱讀寫作,都離不開它,堪稱是文學性和實用性的經典佳作。


它與孩子的生活和理解無縫對接,故事充滿對美好現實的喜悅,以及生命存在的思考。輕鬆有趣的故事,讓果果的閱讀充滿歡笑和思考,培養受益一生的閱讀習慣。


好的兒童作品,本身也是好的寫作素材和寫作範本。

教會孩子用“笑貓”的視角觀察世界,用日記的形式寫童話,充滿想象力;豐富的描寫舉例,海量詞句素材都在故事裡,同時還能學習寫作手法。


比如:


“這是一個有星星的夜晚。星星不是很多,但每一顆都亮晶晶的,在黑天鵝絨般的夜空中閃閃爍爍......”


用比喻的手法描繪出一個晴朗唯美的夜空,恰到好處的造詞造句,讓作文充滿想象和文采。


得益於對《笑貓日記》的反覆翻閱,果果的語文成績從小就特別優秀,小學一直保持在班級前三,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時常得到老師的表揚,還代表學校參加過大大小小各類作文競賽。


楊紅櫻說:“好的兒童書就是要滿足他們的想象力,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滿足他們心靈成長的需要。”


從2006年到2019年的13年間,《笑貓日記》已推出了26本,連續530次位列開卷少兒圖書排行榜前列,其中25次位列第一位,累計總銷量超過7000萬冊,累計銷售碼洋超過12億元。


它獲得過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金獎等諸多榮譽,更創造了中國原創少兒讀物以及中國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奇蹟。


《笑貓日記》的成功和作者楊紅櫻老師密切相關,她是中國當代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兒童文學作家,19歲開始發表兒童文學作品,現已出版兒童小說、散文八十餘種。


楊紅櫻老師曾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金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獎項。


已成為暢銷品牌圖書的系列有:“楊紅櫻童話系列”“楊紅櫻成長小說系列”“淘氣包馬小跳系列”“笑貓日記”系列,作品被譯成英、法、德、韓、越等多種語言在全球出版發行,獲2014國際安徒生獎提名。


《笑貓日記》是楊紅櫻老師的代表作,是一套傳得開、留得下的經典暢銷讀物, 一套陪伴成長的人格教養讀物。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期間,笑貓寫了一封信,給出一隻貓的生活意見,他提到三點:


1)“相信科學,拒絕謠言”,希望大家相信科學,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至於其他的胡言亂語,一概不聽、一概不信,用科學、理智的辦法來保護自己。


2)“如果生活沒有陽光,那我們就自己創造陽光”,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完成之前想做卻沒有時間做的事情,比如,認真看完一本好書,陪伴家人。


3)“不要焦慮,盡情地虛度時光”,這段沒有陽光的日子,請你盡情發呆、盡情抒發頭腦中的天馬行空、盡情享受慢吞吞的生活。


說來慚愧,我的孩子不是我在教

這些意見都是《笑貓日記》這套書中有所涉及的觀點,果果在平時的閱讀中就有所體驗,但放在這個特殊階段,意外地充滿力量,更加真實地感受到楊紅櫻老師在這部作品中貫徹的生命與愛的意義。

好的兒童文學都是有力量的,可以助推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我想,《笑貓日記》就是這樣的優質兒童文學,它值得每個孩子從小擁有。


說來慚愧,我的孩子不是我在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