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深圳兩館與九象文化舉行的「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展覽,是由大羽營造樣式、空間藝術家馮羽負責設計,以“暗物質” 為隱喻混沌初開等待覺醒的哲學,創造出「覺醒」過去與未來並存的兩個相面。


展覽以“聖子降臨”為序章。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這一件來自1600年的德國宗教題材吊墜,或許是最能代表以往宗教權利的象徵。

當人類察覺寶石、天然石內蘊的力量和魅力之時,也就是意識覺醒的時刻。


因為不管多麼動人美麗的寶石,動物們也絲毫不會為之所動。

只有人類,能夠從幾億年後結晶化的天然石中,發掘內蘊之美,併為這項美麗賦予價值。擁有美麗的石頭,等同於獲得支配萬物的力量,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王者印記。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這件聖子左手握金球,右手握十字架的形象更是為後來皇廷教皇們加冕時提供了絕佳的範例。


轉右進場,就看到被喻為「現代製表之父」的寶璣先生 "à tact watch" 。這件藍色琺琅機紋雕刻的錶殼,鑽石鑲嵌的指針,大顆圓形鑽石的觸摸點,為迎合當時舞會不方便看錶而發明的觸摸表,每顆鑽石都是一個時間點,讀時只需要輕輕觸摸箭頭方向就能獲取大約的時間。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從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看,寶璣大師的“montre à tact”幾乎係數都被波拿巴家族的皇室成員收入囊中。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突然想起跨年的時候看“時間的朋友”羅振宇說的一句話:“當中他們不是在解決一個個想象中的問題,他們是在回應一個個真實世界的挑戰。”


從這樣來看:寶璣先生正是為了解決當時貴族舞會中看錶而不禮貌的行為激發了創作靈感,而從這時鐘倒回歷史,也象徵著我們向前追溯物質的起源。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19世紀-20世紀初,是歐洲社會上一段黃金時期,被譽為”Belle Poque“ 美好年代,人們享受著全所未有的安定繁華。


流動的盛宴這一章節,展出的是女性手上寶之風情。或是鎖子甲式的金包“戰袍”,或者百寶匣裡精裝”武器“。


在縱情享樂的時光裡,珠寶更是女性們裝扮的”利器“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看著這些巧工精匠創造出來的時間之寶,這由時間“熬”出來的魅力,讓人不自覺有了充盈自己的內在驅動力,那些燈光下的精緻、那些閃耀的光芒,到底還是時光背後一敲一捶力量的凝聚。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若說1950年代,最特別之處在於哪裡?


就在於隨著二戰結束男性迴歸家庭之後,原本在內需工作都由女性一肩扛的任何職場領域又開始再次”被束縛“。這個年代,也被稱為”無法伸展手腳的1950年代女性“。


就像任何時代都有”先鋒者“一樣,Maria Felix這位意大利女演員就是其中一位。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這位桀驁不羈的女性把自己養的鱷魚帶到卡地亞:要求照著它們的樣子做一模一樣的項鍊時或許想不到此舉會成為卡地亞的標誌之作,引起無數風潮。


David Webb的這條鱷魚(1950年左右)與Felix(1975年)的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其實這一件早了Felix的鱷魚項鍊約25年,歷史更偏愛”特立獨行“者,只做自己這個口號能切實落地,Felix絕對榜上有名。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翩若驚鴻的皇室珍寶裡,這一件”吉朵蘭“耳環總會被提及是來自帕爾馬公爵夫人Marie- Thérèse de Savoie 的收藏,歷經兩代後以婚禮珠寶送給奧地利瑪麗安妮。


這種被稱為“Girandole Earring”的耳環,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法國。通常以一顆寶石為耳釘,向下延伸出三個分支、且中間較為長,到了19世紀末的洛可可時期帶來了極大的復興。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很多現代的設計中也都能發現其蹤影。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這一展區中,8件珍寶都來自於2018年蘇富比日貝瓦「波旁帕爾馬家族皇室珠寶」的100件拍品。


整場拍賣以5350萬瑞士法郎成交,逾高估價7倍,創任何皇室珠寶拍賣的世界紀錄,打破1987年溫莎公爵夫人珠寶系列拍賣保持多年的記錄。每一件珠寶都覓得新買家,55%來自網上投標,當中超過1/4的投標者更為蘇富比的新客戶。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西班牙王后維多利亞·歐仁妮的女官Esperanza Chavarri Aldecoa佩戴的這頂冠冕,不僅可以拆分一二,更是融合了回形紋與月桂葉典型的紋樣,重現舊時貴族珠寶設計哲。


工業革命的發展以及資本主義的崛起 ,社會的變革中冠冕的政治意義不斷被弱化,更多是作為富人們的一種珠寶裝飾。也讓我們從中一窺和體驗舊時富豪專屬奢華的吉光片羽。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珠寶就是時間的結晶。



一天就是一天,一秒就是一秒,一百萬年就是一百萬年。如果我們將時間視為週期以及物質和空間的轉換,我們的觀念就會發生變化。


寶石在地球內部經歷數百萬年的鍛造,積累了大量的能量。

經切割和拋光後,它們與光線結合並以讓人驚豔的方式展現出各自的能量,首飾與創作之間有神秘聯繫。

而珠寶設計更是牢牢地烙上時代的印記。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羅曼諾夫家族珍寶檔案---「俄羅斯鑽石和寶石珍藏」,這個是整個展館我最想打開細細參觀的資料。


從1689年彼得大帝統治時期到1917年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的所有珍寶記錄,406年珍寶,有189克拉的奧爾洛夫鑽石的帝王權杖、200克拉藍寶石的皇家地球儀、大皇冠、皇家婚冠等等,在1922年被集中清點,1925年出版後被蘇聯政府迅速召回並銷燬所有副本。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感謝信息時代網絡的便攜性,居然在外網找到了PDF版本,若你對這件珍寶檔案有興趣,也歡迎索取。


看著這一本珍寶之書,想象這這一件件珍寶上的鑽石是怎樣耗費年月,經歷精華、淬鍊自身的過程,在岩層之內默默地沉睡,並一路脫俗超凡,往透明之美的方向蛻變。


在這個蛻變、淨化的過程中,人類或許也能從中看見自身心靈的洗滌與潔淨。

持續在地底下沉睡的寶石,只有極為稀少的一部分,供世人窺視細探那神秘的一角,與在地底下徬徨迷走的寶石邂逅。

而不知多少個夜深人靜時,有多少人曾靜靜凝視珠寶之淨,思索自我。


這是一段反思歷史和未來、有關時間又讓你忘記時間的神奇旅程。

深圳覺醒展覽:在時計裡看破一生淼淼

一片金葉,悄然滑落,讓人穿越時空。

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間界線跳躍,感受這珠寶在歲月長河中的力量。


時間主宰了宇宙,當人站在逆行的「時之距」前,像一場修行前的冥想時刻。





— welcome with us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