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姚晨:為什麼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愛錢

最近電視劇《都挺好》太火了,我也看了幾集。

姚晨飾演的蘇明玉,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很多人心疼她,但我更多的是欣賞。

當她對石天冬說:“我最大的夢想是躺在錢上數錢。”

那個鏡頭,我能體會一個窮過的小姑娘,步步為營,變成年薪百萬的成功人士,其背後的不容易。

《都挺好》姚晨:為什麼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愛錢


因為家庭條件有限,爸媽把關愛分給兩個哥哥。為了供大哥出國留學,父母賣掉蘇明玉的房間;為了給二哥娶妻,他們又賣掉第二間房間。

高考,她有考清華的實力,卻因為她媽的一句“女孩子,讀那麼好的學校做什麼”而選擇讀免費的師範學校。

別人給不了的,就自己掙回來。

蘇明玉從大學就兼職打工,碰到貴人相助,一路開掛,住大房子開豪車有優秀的合作伙伴。

但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母親去世,她可以一出手就是40萬;在面對父親的養老問題,她能給他買套房並且請保姆;大哥失業,她能背地裡託關係幫大哥找到工作。

曾經是家裡的空氣,現在是家裡的剛需。

我看到有網友調侃說:

錢是英雄膽,兜裡有錢的人,說話辦事都不一樣。

錢,也許無法讓你馬上逃離黑暗,但至少讓你有面對的底氣。

《都挺好》姚晨:為什麼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愛錢

成年人的崩潰,從缺錢開始

有些事,當你缺錢的時候,你就會懂了。

《都挺好》姚晨:為什麼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愛錢

因為沒錢沒底氣,所以沒脾氣。

成年人的底氣是錢給的,沒錢可以苦中作樂,但一旦需要錢,你才真正體會那種生活的苦澀。

這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段子,爸爸陪兒子逛街,路過玩具店,兒子隔著櫥窗,盯著裡面的一個玩具,看了很久。

爸爸問:喜歡嗎?

兒子:喜歡!

爸爸說:喜歡的話,那就多看一會兒吧。

於是,他倆就從白天一直看到了晚上……

《都挺好》姚晨:為什麼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愛錢

別人的窘迫,在我們眼裡成了個笑話。

都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個故事裡,爸爸沒錢沒能力滿足兒子的需求,兒子想起別的小朋友有玩具,而自己卻只能隔著櫥窗看。

雙方都窘迫,但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縮影。

玩具,只是一個象徵。

對我們來說,這個玩具可能是房子、車子、機遇、風口。

想要的東西,想得卻得不到,這時候,我們習慣說聲“錢不是萬能的”。

錢,的確不是萬能的。

但更多時候,它就是一塊遮羞布,用來掩蓋我們的貧窮和無能。

為什麼說,成年人的崩潰從缺錢開始?

正是因為他們掀開了那塊遮羞布,看清了真相,既沒錢,又無能。

雖然只是暫時的,但當下的沮喪足以擊潰一個成年人的自尊。

錢,就是抗風險的資源

我記得圓桌派有一期節目,話題是金錢。

節目嘉賓丁學良說,他在美國讀書那會兒,有個好朋友,是猶太人。

這個猶太人朋友有句話讓我印象很深,他說:

“大家總覺得我們猶太人愛錢,我以前也會因為談錢而感到羞恥。

但是,後來我父親的一句話,讓我徹底明白:為什麼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愛錢。

因為,一旦遇到迫害,無論什麼原因,能把一家人的命買下來的,就是錢。”

猶太人愛的不是錢,他們愛的是“用錢交換的更重要的東西”,比如,一家人的命。

從這點看,有錢沒錢最大的區別,是解決問題的路徑。

我經常說,年輕人不愛錢是很可怕的事情,一定要愛錢,尊重錢,因為錢最公平。

某種意義上,錢,就是資源;

而資源,就是抗風險能力。

你抵禦風險的能力越強,受挫回血的時間越短,續航時間才越長。

說真的,想要支撐起生命的長度、廣度、精彩程度,前提是要有一定的保障

所有資本的原始積累,都是血淋淋的

錢的本質在於它的馬太效應,手裡資本越多,錢生錢,掙錢越容易;沒錢,往往讓掙錢變得更難。

難在,它是一個循環,比如,沒錢導致缺乏教育,缺乏教育導致技能不足,技能不足導致收入不高,收入不高的圈子質量不高,突破不了階層的壁壘,貧窮的狀態不會輕易改變。

於是,弱者越弱,強者越強。

可我們需要焦慮嗎?

其實沒必要。

我們需要的是,清楚這個世界運行的邏輯,之後,提高成長加速度,戒掉舒服,儘早積累一定的本金,將自己甩出“弱者越弱”的循環。

這樣,才有可能進入“強者越強”的正向循環。

你只有先滾一個雪團,才能滾大一個雪球。

《都挺好》姚晨:為什麼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愛錢

也許很多人說,活著不應該太功利,錢不應該是最大的追求。

我當然認可,人不應該只向錢看。

但事實上,我們的目標,比如,生活質量、健康、教育等等,想離開錢談這些,太難了。

本質上,我們追求的,是錢帶來的價值。

千萬不要怪這個社會殘酷,該感到幸運。

畢竟,我們還有爭取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