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做個心智成熟的人,坦然面對人生起落


人生苦難重重,這是個偉大的真理。只要我們知道人生是艱難的——只要我們真正接受了這一點,那麼我們就再也不會對人生的苦難耿耿於懷了。


但在現實生活中,總是會遇到這樣的人,在他們看來,似乎人生本該既舒適又順利。他們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生而不幸,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命運偏偏讓他們吃苦受罪。


生命的旅途,並非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無法改變這個殘缺的世界,但是,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智。


《少有人走的路》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患有潛在的心理問題,我們的心智無法使我們正視人生的苦難,並打敗它。唯有心智成熟的人,能讓自己的人生道路越來越明亮寬廣。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本書,學習如何做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少有人走的路》:做個心智成熟的人,坦然面對人生起落


1

學會自律,做自己的主宰者


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


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並不會自然而然的消失,解決問題才有助於促進心靈成長,促進心智的成熟。


那麼解決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我是個有價值的人”的認知,是自律的根基。自尊自愛的感覺,是自律的基礎。學會自我照顧是自律的核心,這一項是走向自立的關鍵。


自律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先吃苦,後享受”,學會讓自己推遲滿足感

早在小時候,就可以學會自律的原則,避免只圖眼前安逸帶來的不利。


例如在幼兒園裡,有的遊戲需要孩子們輪流參與。


如果一個五歲的男孩多些耐心,讓同伴先玩遊戲,而自己等到最後,就可以享受到更多樂趣。

孩子滿十二歲時,無須父母催促,首先做完功課,再去看電視。


到了十五六歲以後,他們的實踐更得心應手。到了青春期,他們處理類似問題,應該形成一種習慣或常態。


現在的孩子仍缺乏“先吃苦,後享受”的意識,“先享受,後付費”成了他們的座右銘。


父母本身難以自律,就不可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父母總以為孩子大了,就不會像小時候那麼不懂事,可局面一點兒變化也沒有。問題拖得越久,就越是難以應付。


作為父母,應以身作則,培養孩子推遲滿足感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為成年人,我們應把該做的本職工作完成好,再去享受放鬆娛樂。明白現在的艱難是為了以後更好的生活。

《少有人走的路》:做個心智成熟的人,坦然面對人生起落


學會正視自己的問題,承擔責任。


我們必須面對屬於自己的問題,這是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


避之惟恐不及,認為“這不是我的問題”,顯然一點好處也沒有。唯一的辦法——我們應該勇敢地說:“這是我的問題,還是由我來解決!”


作者曾因自己每天工作比別人要忙而抱怨,於是他去請教了心理醫生。


醫生只回答他了他一句:“我看得出來你有麻煩了”,作者為此很不解,後來才意到這是作者為了比別人更努力工作而安排的時間。

他想把工作和家庭兼顧好,每項都做到極致,時間安排的滿滿的,殊不知這同樣也加大了自己的身心壓力。


時間是我們的責任,如何安排時間,應由我們自行負責、處理優先次序。


我們需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並且去調整出一個更適合自己的方案,而不是一味的抱怨我們為何比別人工作的時間長。


學會不斷自我反省,尊重事實。


這是自律的第三種原則,意味著如實看待現實,杜絕虛假。


我們越是瞭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得心應手。


有的父母嚴肅地提醒青春期的子女:“你思考得太多,只會把自己累壞”


這實在是荒謬,人之為人,就在於我們具有的“大腦額葉”,使我們有著異於其他動物的反應能力。


“吾日三省吾身”也是這個道理,只有不斷地在自我反思才能進步與成長。


我們要不斷更新新的知識與觀念,不斷地自我反省和自我審視。敢於接受外界的質疑和挑戰,由此確定自己的價值觀是否與事實不符。

《少有人走的路》:做個心智成熟的人,坦然面對人生起落


抓住機遇,自我調整,學會保持平衡。


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抉擇的時刻,在過去和現在進行抉擇,在喜歡與厭惡進行抉擇,在體面與真實進行抉擇。


我們總是無法魚和熊掌兼得,因此,我們也需要學會恰到時機的“自我放棄”。


這意味著我們要確立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要使心智成熟,就須在彼此衝突的需要、目標、責任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


作者在書中寫到,自己兒時享受從坡上騎腳踏車下來的快感


在急轉彎處也不踩自動閘減速,以至於從坡上摔下去,自己摔傷了,腳踏車的車輪也變了形,落得個兩敗俱傷。由此作者體會到了,失去平衡遠比放棄更痛苦。


作者是個爭強好勝的人,但在女兒面前,他選擇放下自己的自尊,一盤棋輸給女兒不算什麼,讓女兒快樂,自己也能更快樂。


“兼容幷包”,是一種極為重要的保持平衡的心理技巧。意味著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穩定,又要以騰出空間,接納新的想法和觀念,實現自我平衡。


兼容幷包的前提,在於你獲得的永遠比你放棄的多。消除由個人經驗產生的成見,才會獲得成熟的認識。

《少有人走的路》:做個心智成熟的人,坦然面對人生起落


2

懂得什麼是愛,再去愛自己和他人


前面我們為大家講解了什麼是自律,以及如何做到自律,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談談關於自律的原動力——愛。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種愛:肉體之愛、精神之愛、手足之愛、完美的愛、不完美的愛。那麼?什麼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呢?


愛永遠追求心智的成熟。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愛強加給另外一個人,而忽視了對方是否願意接受,這樣的愛是否會促進對方的成長。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個年輕的男性病人,他膽小怕事,性格拘謹而內向。


重要的原因是他小時候母親對他過度的“保護”,他認為他母親太愛自己了,以至於這成了他的心理負擔,甚至缺少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為了順利完成治療,作者必須讓他意識到,他母親的動機,可能與愛沒有關係,因為真正的愛,會促進心智的成熟。


愛是長期的和漸進的過程。愛是自我完善,意味著心智不斷成熟。


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


愛,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到進步。不愛自己的人,絕不可能去愛他人。


我們推動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的心智也不會停滯不前。我們強化自身成長的力量,才能成為他人力量的源泉。


愛自己與愛他人,其實是並行不悖的兩條軌道,二者之間越來越近,其界限最後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泯滅。


愛是實際行動,需要和懶惰對抗,是真正的付出


愛是自我完善,也是幫助他人完善。它意味著持續努力,超越自我界限。


愛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要付諸行動。


我們愛某人或者愛某種事物,就不可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持續努力,幫助自己和他人獲得成長。

《少有人走的路》:做個心智成熟的人,坦然面對人生起落


愛在於愛者與被愛著都不是對方的附屬品。


付出真愛的人,應該永遠把愛的對象視為獨立的個體,永遠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


作者在一次關於婚姻問題的團體治療上,一個男性成員說:“我認為妻子的作用,就是整理家務、照顧孩子、備辦三餐”。


他的大男子主義讓人吃驚。他以自我為中心,判斷妻子的價值,而沒有考慮對方是獨立的個體。妻子的意義和作用,絕不僅是照顧伴侶的生活。


伴侶之間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成長空間,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附屬品。


兩人之間的愛應該是:彼此相愛,但不要製造愛的枷鎖;站在一起,卻不可太過接近,君不見,寺廟的樑柱各自聳立,橡樹與松柏,在彼此的陰影中成長。


墜入情網不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是自我完善的特殊體驗,跟自我界限有著密切關聯,和自律性相輔相成。


墜入情網不是真正的愛,它與人的性需求有關,意義在於增加人類生殖機會,促進物種繁衍和生存。這通常只是幻覺,卻可以騙過大部分世人。


真正的愛,是以自我完善的特殊體驗,跟自我界限有著密切關聯。我們渴望給對方滋養,我們希望對方成長。我們不會過度依賴對方,而是雙方各自自尊自愛。


真正以愛為出發點的人,總是致力於自我完善,讓自己具備起碼的道德和智慧,然後才會行使批評權。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少有人走的路》:做個心智成熟的人,坦然面對人生起落


3

打敗潛意識裡的懶惰


隨著自律的不斷增強,愛和人生經驗一併增長,我們會越來越瞭解自身成長的世界,以及我們在世界中的位置。


由於天賦以及成長環境的不同,每個人對人生體驗的廣度和深度常常有著天壤之別。這就源於我們的面對潛意識態度。


認識到我們潛意識的存在,並重視它。


我們的某些想法和言行,是來自潛意識的某種啟示。


當我們想做違背道德的事時,潛意識告訴我們這樣做不對;當我們想輕生的時候,潛意識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很寶貴;當我們虛度光陰時,潛意識告訴我們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應把握好當下。


潛意識的雨露滋潤每一個人,人人都可以公平地分享到屬於自己的部分,只是大多數人拒絕潛意識的召喚,不理睬潛意識伸出的雙手罷了。


我們具有愛的能力和成長意願不僅取決於童年時父母愛的滋養,也取決於我們一生中對潛意識的體會。


不斷自我反省,察覺自身的懶惰。


懶惰,又稱“熵”。是阻礙心智成熟最大的障礙。就懶惰而言,它與你花多少時間工作,如何對別人盡職盡責沒有多少關係。


懶惰的天性是我們拒絕潛意識的召喚,使得我們寧可得過且過,而不想耗費任何力氣,我們只想維持當前的生存狀態,而對未知的未來充滿恐懼感。


促進心智的成熟,意味著自我延伸到新的領域,意味著接受新的責任,做出新的承諾,發展新的關係,達到新的層次,經受更大的風險。


而一個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察覺到自身的懶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懶惰的痕跡,更有勇氣去面對人生的挑戰。

《少有人走的路》:做個心智成熟的人,坦然面對人生起落


通過《少有人走的路》一書我們瞭解到:心智的成熟之旅艱苦卓絕,無論是思考還是行動,你都離不開勇敢、進取和獨立的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誡,你仍需獨立前行。


方有心智成熟的人,能坦然地面對人生的一切挫折與困難,然後釋懷著說道:“人生雖苦,但我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