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幸福美好生活的保障


谈到储蓄,很多人都觉得是一件痛苦而不易的事情 ,人们的口头禅是:就现在这个收入,能维持现状都算不错了,哪还有钱来储蓄。可是,事实确是:不管收入是多是少,大多数人都有让支出和收入维持在"相当“的状态!当然,曾经的我也是这大多数人之一。工作二十多年,积蓄从没有超过5位数,总感觉自己的支付能力永远满足不了自己的购买欲望。每次和闺蜜逛街,空手回家的现象几乎没有,还美名其曰:挣钱嘛,就是为了花钱,不花怎么对得起自己?于是,就陷入”上班挣钱--下班花钱--上班花钱 “的怪圈中……


储蓄,幸福美好生活的保障


前几天闺蜜小Z谈到她老公想换车,说是家里的钱凑一起都还不够首付,非常后悔平时没能多储蓄点。

不禁回忆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记得刚成家那会儿,我们夫妻俩都是体制内工作,工资收入也不算少,大约六、七百元,当时物价比较低,在当地房价也才两百多一点,可是,除去日常各项开支,积余下来的钱几乎为零,还总觉得钱不够花。

随着孩子的降生,虽然增加了开支,但是想到孩子的将来,我们第一次讨论起了储蓄的事。

W:老公,从现在开始,我们得节约点啦,孩子小,容易生病,得存点急用钱,以备不时之需。

H:是啊,你说得没错,确实如此,要是孩子有个伤风感冒什么的,我们不至于还要向别人借吧,所以,手里也必须有点应急的钱。你说得存多少呢?

W:不管怎么着,至少要三、五千吧。

H:好。

就这样,没过两个月,我们有了第一笔存款5000元。


储蓄,幸福美好生活的保障


现在回过头想想,在10年前从买房到买车,每次想买什么大件的,就回家说“某某家又买了一样什么什么,还不错……”

哥姐听了,瞬间明白,然后就问:“你们是不是也想买嘛,想买就买吧,没钱我这儿有,借给你就是。”就这样,拼拼凑凑,先借后买,然后再还。转眼间,房子车子,好像都有了,有了负债,总得想办法还债,过不了多久,负债还了,日子照样过。

可是,负债没有了,又开始赚多少,用多少了。

唉,之所以储蓄不了钱,是因为根本没有储蓄的愿望,或者说是没有储蓄的意识。

仔细回头想想,我们的工资由最开始的一、两百涨到现在的四、五千,最终积蓄下来的也只有每年年终的一点微薄的奖金或者偶尔补发的工资。心中常常有一种感觉:好像自己的欲望,永远不是自己的支付能力所能满足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往往这个月工资还没领到手,已经计划好怎样花了。特别是两个寒暑假,更是有足够多的预算,花光工资,花完积蓄。“


储蓄,幸福美好生活的保障


近段时间,系统学习理财,才明白深层原因:原来这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息息相关。试想,我们在学校里没有学习过相关理财知识,家庭教育中,这方面知识更是缺失,父母那一代的人,让孩子吃饱穿暖,还能供得起读书算是好的家庭了,哪还有钱来储蓄,也就无从教给孩子理财知识。当然,也如前面曾经谈到过,由于小时候金钱的匮乏也在成年后作祟,总想大手大脚地花钱,殊不知那是在弥补之前的一种缺失罢了,花得倒是爽了,钱包也空了。


总而言之,就是没有好的消费理念,没有风险意识,更没有理财的相关知识。


看到这里,“月光族”、“日光族”的形成就不足为奇了。你是这样吗?我如果说中了你的痛处,我们一起开启不痛苦的储蓄之旅吧!


首先,得有储蓄的愿望,或者说是储蓄的意识。

是准备给自己补充养老金而储蓄,是准备给孩子储蓄教育金,还是准备换个大点的房子而储蓄,抑或是满足自己的一些梦想也好。大约估计一下,需要储蓄多少钱,并把它记录下来。打从心里给自己设定强烈的储蓄愿望,或者储蓄目标。


然后,把以上目标除以想要实现的时间,再结合自己的收入,最大限度地储蓄。

在此,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能以降低生活品质为代价。其实,只需要每次领到薪水,把先其中的3%、5%、10%或者20%先行储蓄起来,就像前面探讨的那样,一定有办法,用手里的钱有滋有味的生活的,相信我,你一定可以。只不过,要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开支,如果有仔细分析过,生活中的许多消费都属于不必要开支,或者换一种方式,一样能获得同样的生活质量。事实上,只要坚持储蓄,不管是每月储蓄300、500还是储蓄1000,哪怕只储蓄200、100,把它们储蓄到不方便取或者要费很大周折都么才能取出的地方,长期下来会有很大的惊喜的。

切忌: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去动用它。实要有急用,找闺蜜,找哥们儿、姐们儿应应急好了。为了让储蓄更有劲儿,你可以每储蓄到一个点,给自己一个奖励---一场电影,一顿大餐。


最后,以后每次你领到任何一分钱,都按上面的比例存入固定的账户,让它成为一个习惯。有这么一句俗话“习惯成自然”,一直坚持下去,你的储蓄梦想就会水到渠成。


另外,如果你有比较大的支出计划,也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梦想基金的储蓄。比如:旅游计划,购车、换车计划,买保险计划等。

正如乔治·克拉森在《巴比伦最富有的人》一书中说的一样“除非有意克制,否则我们所谓的‘必要开支’将总是与我们的收入相当。”


储蓄,幸福美好生活的保障


因此,为了我们的明天的美好生活,必须有意去克制现在自己的开支,量入为出。用储蓄后余下的满足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欲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