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所謂的英語“牛娃”,都使用了一個共同的啟蒙方法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854篇原創文章。


Total Physical Response(簡稱TPR)教學法,即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自上個世紀末,由美國心理學家亞瑟 (James Asher) 博士首倡以來,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的幼兒園和語言培訓機構廣為使用。


在2001年左右,中央教育臺推出了《TPR兒童英語》節目,並由外研社出版了配套的同名圖書,這套節目通過做動作、做遊戲、看圖片、做手工等孩子喜歡的形式,讓寶貝們在整個學英語的過程中,對所學內容充滿興趣,從而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隨著這套節目的陸續播出,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開始瞭解了TPR教學法。這一教學法在中國最早的使用,主要是在幼兒園。記得苗苗上幼兒園的時候,英語課的授課模式,就類似於TPR教學模式,以兒歌和動作為主。說來慚愧,雖然苗爸身為高三英語老師多年,但是當時還不知道這種教學方式叫TPR教學法,只是感覺形式比較新穎,孩子非常喜歡。


要說這一教學法真正走進中國普通百姓家庭,還是最近五、六年的事情。雖然說,相關的書籍以及越來越多,但是對於幼兒來說,因為不認識英語單詞,自然無法通過閱讀來實現TPR教學法應有的效果。


眾所周知,幼兒是通過兒歌、閃卡和肢體動作來學會日常用語的。“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俗稱“大白卡”)正是將閃卡與肢體動作結合起來,幫助孩子在遊戲中學會了簡單的英語聽說,成為了家庭英語聽說啟蒙的入門材料。

那些所謂的英語“牛娃”,都使用了一個共同的啟蒙方法

有了TPR閃卡之後,具體應該怎麼使用?許多寶媽感到非常困惑。今天,苗爸就分享一下大白卡使用的具體步驟。


第一步:弄懂意思,有效輸入

在與寶貝進行互動之前,先要幫助寶貝弄懂意思,不懂意思,即使每天重複聽,也屬於無效輸入。那麼,怎樣才算弄懂意思了呢?


TPR閃卡,都是日常生活場景動作短句,父母示範做一下動作,寶貝立刻就懂的。具體的動作如何做呢?例如:父母可以一邊說英語comb my hair, 一邊做梳頭的動作。在反覆示範了幾遍之後,寶貝就把英語指令和肢體動作建立聯繫了。


然後就是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的閃卡表達方式了。寶寶在洗完臉之後,父母可以comb your hair,寶貝就會找梳子開始梳頭了。


有的媽媽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喜歡把閃卡翻譯成中文,這樣就失去了TPR教學法的意義了。有道是,名詞看圖片,動詞TPR。通過肢體動作幫助寶貝理解意思,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積累聽說詞彙,這才是TPR教學法的核心所在。

那些所謂的英語“牛娃”,都使用了一個共同的啟蒙方法

弄懂意思只是TPR閃卡教學的第一步,或者叫被動學英語的第一步(參見上圖的金字塔)。聽懂只能算是學過了,但是寶貝其實並沒有學會。


第二步:想學會,重複聽

只教而不重複,不反覆訓練是不行的。兒童學英語,靠的重複記憶。一次是記不住的,在寶貝搞懂TPR閃卡的意思之後,就要重複的點讀,或是聽音頻了。


不斷地點讀,就是為了讓寶貝多聽。只有重複聽,寶貝才能真正記住,才能慢慢打下聽力詞彙基礎。初級目標,通過閃卡積累500+個詞彙,再通過日常交流掌握二百多個認知單詞+60個短語(四張海報)。這樣算來,寶貝積累1000+聽力詞彙,真的不難了。


有的小孩沒有耐心,坐不住,不願意配合去點閃卡,這時需要變換方式,在玩中學,通過點讀遊戲激發孩子的興趣。


“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配有一張貼紙,包含所有閃卡的音頻,只要用點讀筆點一下,就可以出聲。一般來說,父母說英語,寶寶能夠正確找得到閃卡,就算是掌握了。如果父母擔心自己說不好,也可以點讀下面的貼紙,然後讓寶貝去尋找閃卡。

那些所謂的英語“牛娃”,都使用了一個共同的啟蒙方法

至於具體的操作,可以參考大白卡附贈的計劃表(如下圖)。計劃表分為正反兩面,60張閃卡的一面,用來打好基礎,之後,再開始使用80天的那面計劃表。有了計劃表,每天學起來就輕鬆多了。

那些所謂的英語“牛娃”,都使用了一個共同的啟蒙方法

第三步:看圖片,說英語

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經過以下三個過程:

學-----練(重複)------用。


學英語也不例外。對於有基礎的大童,可以訓練看著圖片把英語說出來,或者是父母做動作,孩子說英語。這一個階段就屬於輸出引導訓練了。當然,前提是,寶貝對聽英語找圖片,或是聽英語做動作已經比較熟練了,在此基礎之上,可以引導孩子慢慢開口說英語。


這個階段,父母不能操之過急,揠苗助長,需要有點耐心,經常變換遊戲的形式,剛開始可以少一些,甚至可以先說出第一個單詞,引導寶貝說出整個TPR閃卡動作短句。例如,父母一邊洗臉,一邊說wash......,寶貝就會接著說wash my face。


最後,苗爸總結一下大白卡的8大優勢


一、生活化。TPR閃卡的最大優點,就是學了馬上可以運用,學英語生活化,在生活中使用英語,重複率比較高。


二、動作短句。與單詞閃卡不同,TPR閃卡都是日常生活動作短句,有語境,有場景,便於運用。每一個閃卡兩三個單詞,對應一個生活場景。


三、親子游戲。學英語最好的方法就是親子游戲。經過了上萬人的實踐,寶媽們因地制宜,開發出幾十種TPR閃卡遊戲。每天嘗試不同的遊戲,使寶貝在玩耍中學會了英語。


四、重複率高。重複是記憶之母。幼兒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必須靠不斷地重複加深印象。因為TPR閃卡都是日常生活短句,每天使用的頻率比較高,寶貝自然記得也就快一些。


五、接地氣。理論+教材+指導方法,才是接地氣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論,才有實用價值。有方法,有計劃表,操作起來更方便。


六、配套方法。現在網絡發達,各種英語啟蒙資料比較豐富,許多父母每天忙於收集資料,而忽視了一個重要原則: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先要打好基礎,後面才能學別的更快。英語聽說啟蒙,必須先要聚焦TPR閃卡,在積累了1000聽力詞彙之後,再大量閱讀和看英文動畫片。


七、可以點讀。TPR閃卡的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就是支持點讀筆點讀。對於英語基礎不好的父母來說,這可是一大福音。總共有三種聲音,包括兩個成人外教和一個小孩的聲音,大家可以經常換一個聲音點讀,相當於聽三個外國人說英語。


八、一看就懂。大白卡的圖片是經過了兩年多時間的精挑細選,非常可愛,特別適合小朋友玩耍,有很強的親和力。其次,圖片所示的動作簡單易懂,符合幼兒的認知能力。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