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寵妃田貴妃:多才多藝的千古才女,朱由檢自縊後與她合葬

田貴妃介紹

田貴妃本名田秀英,祖籍陝西,後來舉家移居到揚州生活。田氏盡得母親之傳,人長得纖細嬌妍,心靈手巧,且多才多藝。田貴妃身為江南人士,據說她體帶異香,精於妝扮,穿戴的是江南的服飾,把江南美女的那種嫵媚秀麗的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

明思宗朱由檢當了皇帝后,改年號為崇禎,他從其兄長明熹宗朱由校手中接下的是一個爛攤子。為了儘快使大明王朝起死回生,他只得夜以繼日地工作,並革除朝政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田氏被封為禮妃,後冊升為皇貴妃。

崇禎皇帝寵妃田貴妃:多才多藝的千古才女,朱由檢自縊後與她合葬

田貴妃畫像

崇禎皇帝崇尚節儉,後宮一片儉樸風氣

朱由檢自奉節儉,多次號召減少皇室的開支。皇帝和后妃的衣服本來是穿一次就要換,後宮庫內堆積如山的箱子裡盛裝的全是歷代皇帝和皇后穿過的衣服。朱由檢覺得這樣太浪費,於是命令後宮的嬪妃們一個月換一次。

朱由檢自己帶頭穿漿洗過的舊衣服,為他講課的大臣們曾看到他穿的襯衣袖口磨爛,並吊著線頭。周皇后有時還親自動手洗衣,田貴妃的生活自然也是非常儉樸的,她們將後宮中破舊的金銀器皿收拾起來重新利用,也不再製造新的,到最後許多金銀製品都拿到銀作局化掉充餉了。

朱由檢在位當政十七年,宮中沒有進行過任何大規模的營建,不但節省了大量的經費,而且宮中原有的宮女丫鬟也被大批遣送出宮去。這樣一來,在後宮就形成了一種儉樸的風氣,田貴妃在這方面堪稱後宮的楷模。

崇禎皇帝寵妃田貴妃:多才多藝的千古才女,朱由檢自縊後與她合葬

崇禎皇帝朱由檢像

田貴妃深得崇禎皇帝的寵愛

明思宗朱由檢的勤政超過甚至超過了歷朝歷代的任何一位皇帝,他工作起來不分晝夜,白天在文華殿批閱奏章、接見群臣。晚上則在乾清宮觀看大臣們上報的奏摺,在國情緊急時幾乎連續幾晝夜都不休息。看到皇上如此克己為國,溫柔體貼的田貴妃就更加關心皇上。

宮中有一條夾道,三伏酷暑毒日當頭,皇上往來於宮殿中,被陽光暴曬的熱汗淋漓,十分無奈。田貴妃便想了一個辦法,在夾道中搭起了涼篷,擋住了日頭,這樣不僅皇帝,就連那些隨從也避免了日曬之苦。

同時田貴妃又將進入小黃門抬轎的人換為宮婢,朱由檢對此感到十分滿意。這件事在史書《明史·后妃列傳·田貴妃》中有詳細記載:

“宮中有夾道,暑月駕行幸,御蓋行日中。妃命作蘧蒢覆之,從者皆得休息。又易小黃門之舁輿者以宮婢。”

田貴妃為崇禎皇帝生了悼靈王朱慈煥、永王朱慈照、悼懷王朱慈燦及皇七子悼良王共四個兒子。這些皇子中除了四皇子永王朱慈照之外,其他三位皇子皆早早夭折。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七月,在二兒子朱慈煥病死後,田氏因悲哀過度而得病,於十月病死在承乾宮的病榻上。這樣田氏先於大明王朝而亡,得以壽終正寢、安然入葬。

崇禎皇帝寵妃田貴妃:多才多藝的千古才女,朱由檢自縊後與她合葬

影視劇中的朱由檢插圖

田貴妃多才多藝,藝壓群芳

田貴妃是在父親田弘遇在揚州擔任千總職位時生下的,所以稱她為揚州人。揚州民間為了紀念這名才女,將她出生的那條小巷稱為“田家巷”。

田弘遇辭官之後開始經商,因此田貴妃從小家境還是比較富裕的。她自幼就聰明絕倫,愛好廣泛,於是父親為她請來了宿儒,教她讀書畫畫。又聘請來一位女性琴師教授田貴妃音樂方面的技藝,而這位琴師後來成為她的繼母。

在田貴妃十二三歲的時候,她就能吟詩作賦,每作成一篇,總是秀豔典雅,而且傳誦一時。父親田弘遇性情豪爽,喜歡結交各地的高人名士,他的朋友幾乎遍佈全國各處,被當時的人稱為“小孟嘗”。在《明史·后妃傳》中有記載:

“父弘遇以女貴,官左都督,好佚遊,為輕俠”。

田貴妃的舉止嫻雅且又多才多藝,文武雙全,她對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蹴鞠騎射無所不能,至於裝飾居室、刺繡烹飪、改進宮中儀制等,她同樣也是樣樣出手不凡。她的字體書寫的也是出神入化,在《崇禎宮詞注》中有提到:

“凡書畫卷軸,上每諭田妃題鑑之。”

田貴妃擅長繪畫花卉,她所畫的《群芳圖》一圖,被崇禎皇帝放置於案頭之上,時常拿出來品賞一番。最為超出常人的是她在音樂方面的造詣,不僅善彈琵琶,而且又能吹得一管好笛,崇禎皇帝稱讚她的笛聲擁有“裂石穿雲”的作用。

崇禎皇帝寵妃田貴妃:多才多藝的千古才女,朱由檢自縊後與她合葬

田貴妃照插圖

田貴妃彰顯賢妻形象

田貴妃喜歡素面朝天,節省了大筆的化妝用品的開銷,這當然也是出於她本來就是天生麗質。

田貴妃非常心靈手巧,崇禎所穿的舊衣服都是由她一人親手縫補改制,省去了不少的花銷。她往往幫助崇禎更改後宮裡的制度,而且每次都能做到恰到好處,深得朱由檢的寵愛。

  1. 比如,皇帝穿戴的珠冠是用珍珠與鴉青石連綴而成的,田貴妃將上面的珍珠去掉,然後鑲綴上珠胎之後再嵌上鴉青石,比之前的樣式更加的有韻致。
  2. 還有宮禁裡的燈炬都是用金匼所制而成的,四面均包裹著金板,上面鏤空出星辰日月圖案來透光,雖然看起來輝煌美觀,但是照明的作用卻被大大降低。於是,田貴妃將燈的四周鏤開一方木桃形的口子,再繃上輕細的紗,這樣,燈光就四澈通明瞭。同時,她還把燈板內側打磨的光滑如鏡以反射燈光。這樣,轉動宮燈,便可以得到良好的照明和引路兩種用途。
崇禎皇帝寵妃田貴妃:多才多藝的千古才女,朱由檢自縊後與她合葬

明朝後宮圖插圖

除此之外,田貴妃在沒有老師教授的情況下,自學自悟,學會了園藝設計。她親自動手將自己居住的萬仞空牆的承乾宮依照揚州園林進行改建,

拆高牆,樹柵欄;築假山,栽花草;挖池塘,養金魚;建廊道,遮烈日。

田秀英不但心靈手巧,而且才華非凡,還時時心懷國家,處處以大局為重,時常督促崇禎皇帝要勤勉國事。在崇禎皇帝沉迷於蘇州女樂之時,向他上書直諫:

“……當今中外多事,非皇上燕樂之秋。”

崇禎皇帝看到這封書信後回信一封:

“久不見卿,學問大進,但先朝有之,既非朕始,卿何慮焉。”

但他還是在當天就返回到承乾宮,並向田貴妃認錯。在趕到田貴妃生日之時,崇禎皇帝要為她大肆籌辦宴席,田妃果斷上書婉拒,並勸說崇禎應該多以百姓和國事為念,勿要為她的生日耗費精力和財力。

崇禎皇帝寵妃田貴妃:多才多藝的千古才女,朱由檢自縊後與她合葬

影視劇《大明王朝》劇照

結束語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在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對北京城發動猛烈攻擊的時刻,太監曹化淳打開彰義門向李自成投降。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日暮途窮、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下令周皇后自盡,隨後自己也在萬歲山壽皇亭旁的樹上自縊而死。

由於崇禎皇帝在生前並沒有為自己建造壽宮,於是,李自成決定將他和周皇后葬在田貴妃的墓中。此後,田貴妃的身價得到了大大的抬升。

參考文獻

《明史·后妃傳》

《崇禎宮詞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