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家李世勣,本沒有多少發言權,為何卻一句話左右了朝局

唐初時期,有太多的文臣武將在中華民族歷史星空中熠熠生輝,他們的事蹟是那樣令人神往,他們的成敗也一直讓人津津樂道。作為軍事將領的李世勣,無疑是這些星星中比較獨特的一顆。

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閻立本繪唐初二十四功臣圖於凌煙閣,李世勣名列其中,位於第二十三名。

開元十九年唐玄宗設置武廟,記念表彰歷代名將,以姜子牙為主祭,張良為配享,並以各個朝代名將十人從之,同時代僅有李靖、李世勣二人列入。

後代說起中華民族的軍事家,李世勣都能佔據一席之地。

按說軍事家的作用在於攻城拔寨、保家衛國,是倚國柱石,在軍事上的影響力不容置疑。可說起他們對政治的影響力,卻沒有人承認他們具有一言九鼎的作用。

軍事家李世勣,本沒有多少發言權,為何卻一句話左右了朝局


但李世勣卻作到了,且因為他的一句話,改變了一個女人的命運,也因此改變了唐朝歷史。

我們先來看看李世勣的個人歷史,然後看他是如何在本來沒有什麼機會,卻創造機會影響武則天的人生和唐朝歷史的。

一,農民出生的軍事家

李世勣,本姓徐,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李勣,曹州離狐人。其父徐蓋,年輕時由曹州遷居滑州衛南縣,是當地富豪,史稱其“家多僮僕,積粟數千種”,樂善好施,喜救濟困苦。

李世勣十七歲前在家跟著父親耕讀為業,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以務農為生。如果沒有隋煬帝繼位後的亂搞一氣,也許李世勣的一生真的會消磨在滑州衛南縣徐家大院的大片田地上,成為一個不愁吃不愁穿的富家翁,最好的結果是被某個士紳舉薦,被朝廷徵召,任命為低級政府官吏,總之,他的一生可以預見。

但楊廣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朝野廣泛民憤,各地起義風起雲湧,隋煬帝大業末年,十七歲的李世勣參加了翟讓的瓦崗起義軍。與大多數參加起義的人不同,別人造反為吃糧,他參加起義軍為理想。在瓦崗的幾年裡,他因智勇雙全受到瓦崗寨前後兩任最高首領翟讓、李密的重用。隋朝遣名將張須陀討伐瓦崗寨,李世勣沉著應戰,竟陣斬張須陀,大敗官軍,一戰成名。後來又以奇計多次大敗王世充、宇文化及等,軍事上的才能得以小試牛刀。

武德二年,李世勣佔據東到大海、南到長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的廣大地盤,他將所轄州縣的名稱、數量、人口等,一五一十清楚明白登記在冊,並以李密名義獻給應運而生的李淵朝庭。李淵非常讚賞他的行為,說他是一個純厚的臣子,賜姓李。

軍事家李世勣,本沒有多少發言權,為何卻一句話左右了朝局


從武德四至武德七年,李世勣跟隨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先後討平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徐圓朗等。後又與李淵堂侄趙郡王李孝恭一起討伐輔公祏,平定江南。

武德八年,突厥侵犯幷州,李世勣率軍在太谷攻擊突厥,驅趕走了其軍隊。貞觀三年,與李靖大破突厥吉利可汗,俘虜突厥士卒五萬多人。貞觀十一年,李世民改封李世勣為英國公,駐幷州,突厥畏懼他的威名遠遠逃離邊境。

貞觀十五年,薛延陀的兒子大度設率八萬騎兵南侵李思摩部落,李世勣僅以三千輕騎,大破薛延陀的騎兵和其主力。

貞觀十八年,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攻破蓋牟、遼東、白崖等數城,為李世民親征高麗掃清外圍。

貞觀二十年,李世勣趁薛延陀部內亂,僅率二百名騎兵發動突厥的軍隊前去討伐,薛延陀的大首領悌真率部投降,餘部逃竄到荒谷,一直為華夏民族心腹之患的漠北被平定。

在這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軍事行動中,李世勣或為主將,或為副將,每戰必勝,展現出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超越侯君集、薛萬徹、秦瓊、尉遲敬德、張亮等同時代將領,成為當時僅次於名將李靖,並與其並列的唐初軍事領袖。

二,唐初波譎雲詭政壇局勢下的不倒翁

封建王朝的政局,不缺陰謀,也避免不了腥風血雨,多少百戰功臣、政壇老手,在複雜的政局中都難以置身事外,而是身不由己,被形勢裡協,許多人前一天威風八面、呼風喚雨,後一天門庭冷落、階下成囚,有的人還身首異處、禍及三族。可李世勣歷經李淵、李世民、李治三朝,卻始終深居高位,備受恩寵,成為政壇、軍界常青樹、不倒翁。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與他以下特點有很大關係。

  • 一是忠義第一

瓦崗後期,由於內部矛盾暴發,李世勣離開瓦崗大本營,出鎮黎陽,掌握著大片土地。李密率瓦崗軍主力與王世充決戰於洛陽慘敗後,投奔了李淵,李世勣在四面受敵的險景下,既沒有割地稱王,也沒有投降其他勢力,而是把所佔據的地盤按州縣、人口、土地等一一登記,然後說:“既然李密己歸降大唐,如果我自己上表向唐主獻地,是自已邀功,而突出李密敗績,還是把這些登記好的冊子上報李密,由李密自已獻給唐朝皇帝吧。”李世勣就是用這種忠於舊主的方式投降大唐,給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不久,李密降唐後復又叛唐,最後落得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一般人面臨這種情況,都會主動劃清界限,但李世勣卻一反常態,高調上表,請求李淵恩准他收葬李密。李淵破利特許。《舊唐書》評其行為是:“朝野義士。”

  • 二是遠離宮廷爭鬥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李世民與長兄李建成的儲位爭奪戰白熱化。內線報告,李建成擬以派四弟李元吉掛帥出征突厥為由,控制李世民兵馬,削奪李世民兵權,並準備在昆明池設伏誅殺李世民。

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可當他連夜邀請心腹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秦叔寶、尉遲敬德、李世勣等共商應對之策時,其他人積極參與、踴躍獻計,可唯獨李世勣置身事外一般,沉默不發一言。

  • 三是謹慎小心

貞觀後期,接連發生齊王李祐、太子承乾謀反案,侯君集等一批功臣牽涉其中,落得聲名掃地、午門問斬的下場。

不久,隨著李治被立為太子,李世民病重,一場生死測試找上了李世勣。如果換了另外的人,極有可能就此墜入李世民設下的算計中,落得個斬首示眾的下場,而李世勣卻憑他的小心謹慎逃過一劫。

這天,原本擔任太子府詹事、爵封英國公、被李世民百般恩寵的李世勣突然接到詔書,命他去疊州任都督。文武百官驚愕萬分,李世勣沒有任何罪過,卻竟然要被貶到遙遠的邊境。

但李世勣一副無動於衷的模樣,甚至眼皮都沒眨一下,連長安城內的家也不回去,從辦公處立刻前往疊州。

軍事家李世勣,本沒有多少發言權,為何卻一句話左右了朝局


時年六十的李世勣,從小就以生命為賭注,已經養成了異常謹慎小心的性格,他在聽到自己毫無理由地被貶到不毛之地的邊疆去的詔令時,沒有象一般人那樣選擇投訴、爭辯,而是直接執行詔令前往任所。

事實上,李世民並不是真的要調他去疊州,而是用這種突然貶謫的方式測試李世勣的忠誠度,如果他拒不執行詔令,或討價還價,說明他忠誠度值得懷疑,馬上就會被賜死,如果立即執行詔令,說明李世勣忠誠度還是值得信任的,以後可以授以重任。同時,李治繼位後,立刻召回重用之,必會讓其感恩戴德,忠於王事。

其實宦海沉浮幾十年的李世勣不可能看不出李世民的心事,但一輩子養成的謹慎小心的習慣,使他條件反射一般,選擇立即執行詔令,從而避免了殺身之禍。

正是以上這些原因,使李世勣能在唐初三代帝王手下安然渡過一個個危機而不倒。

三,特殊的處理態度為自己贏得發言權

談到唐代貞觀時期和唐高宗前期的重要大臣,無論如何都繞不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舅兄,在唐朝創建過程及玄武門之變中,長孫無忌都發揮過重要作用,是李世民極為信任的人。長孫皇后在世時,從吸取外戚干政教訓角度,反對長孫無忌擔任朝庭重要職務。長孫皇后去世後,一頂壓在長孫無忌頭頂上的緊箍咒被去掉了,長孫無忌執掌了朝政大權。在重要的朝政大事上,他的態度往往具有決定性。唐高宗李治當初被立為太子,就是因為他的強力干預才得以實現的。

軍事家李世勣,本沒有多少發言權,為何卻一句話左右了朝局


高宗繼位後,長孫無忌以皇帝親舅舅的身份管理朝政,其他幾位重臣在重大問題上往往先看他的態度後再表態。大臣們基本養成了自覺與長孫無忌保持一致的習慣了。

這個時候,發生了高宗廢除王皇后,想要立武則天為後的事情。

長孫無忌對此無疑是持反對態度的。既然他持的是反對意見,其他人的意見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即使是如司空李世勣這樣的功臣,在這個問題上也一樣沒有多大發言權。

其實,在他的內心深處裡,對長孫無忌的處事方式是有牴觸情緒的。儘管以前他更多的時候都是用沉默表達自己的抵制態度。

這一次,李世勣發現,高宗李治立武昭儀為後的心志愈來愈明確,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一派反對的態度也愈來愈堅決,而李世勣自己卻越來越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與長孫無忌一派合作了。他知道,長孫無忌等認為武昭儀“身份卑賤”,而對他來說王氏和武氏誰當皇后其實並不重要。他心中其實一直對當初李世民用貶謫自己去疊州測試忠誠一事心有怨氣,如果武氏當了皇后,或許多少可以平復一下自己對李世民的不滿。既然如此,何不順著皇帝的意思呢?

因此,對長孫無忌發動的抵制冊立武則天為新皇后的戰爭,他決定採取新的戰術進行反抗了。

這一天,退朝後,高宗召長期無忌、李世勣、諸遂良、于志寧等四名重臣進入內殿。李世勣聽到詔令,意識到必是商量立後之事,他突然以身體不舒服為由請假,並立刻離宮回家。

軍事家李世勣,本沒有多少發言權,為何卻一句話左右了朝局


隨後在內殿中發生的衝突人所共知,諸遂良代表長孫無忌衝鋒陷陣,在高宗面前叩頭流血,強烈阻止高宗的提議。終於惹怒了帷幕後的武則天,她怒不可遏地呵斥道:“何不撲殺此獠?”要當庭撲殺諸遂良。長孫無忌連忙出言勸阻,才保下諸遂良一條老命。

李治隨後單獨召李世勣入內殿議事。終於,李世勣以缺席的方式向唐高宗和武則天發出的信息,被他們準確地捕捉到了。

聽完李治的問題,李世勣的回答完全出乎李治的意料之外,但卻說到他心坎上了。李世勣說:“這是皇帝傢俬事,何必詢問外人意見呢?”

如果那天李世勣與長孫無忌等一起到內殿議事,必然不能隨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使表達了,也可能當場被他們反駁,發生面對面衝突,所提的意見也會失去應有價值。作為軍事家的司空李世勣,憑藉戰場上練就出的隨機應變本領,迅即調整戰術,一擊即中!

高宗也似乎就在等他這句話,說:“卿言甚是,朕意早決了!”

於是,一場圍繞冊立新後展開的曠日持久的大爭鬥,完全偏離了朝政掌行舵人長孫無忌設定的航向,向唐高宗李治想定的方向傾斜了。而過去對朝局影響有限的司空李世勣,卻一言九鼎,左右了朝政。

李世勣一生在宦海沉浮,歷經李淵、李世民、李治三朝而不倒,其政治智慧絕非一般常人可以比擬。觀其一生,對友誠、對君忠,不參與宮廷紛爭。也許正是由於李世民去世前對他的那一次測試,使他一直懷有怨氣,促使他改變初衷,在唐高宗李治冊立武則天為皇后的事情上,轉而與主流朝議作對,以軍事家的狡黠,為本來沒有機會的自己,創造出了一次機會,一言九鼎,助推武則天跨上人生關鍵臺階,從而改變了唐朝政局,影響了唐朝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