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我们一同去看看“男嫁女娶”的“试婚”民族

“试婚”、“母系氏族”、“男嫁女娶”,这些传说中的事情,今天还有吗?

让我们绕过高大的芭蕉树,来看一看吧。

风流节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对歌是壮族男女的必修课。每年的三月三,壮族会有歌圩,青年男女在月老树(大榕树)下压红丝带祈福,阿哥阿妹会聚集在这里对山歌,通过山歌来显示才能、倾诉心声、交流思想、寻求意中人。

这是壮族的青年男女相亲大会,以歌为媒,以舞助兴。壮族“歌仙”刘三姐和她的阿牛哥就是这样相会的。广阔的壮乡,有“歌海”的美誉,被诗人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


来来来,我们一同去看看“男嫁女娶”的“试婚”民族


所以壮族的三月三又叫“风流节”。

汉家有大龄剩女,当妈的天天愁啥时能成家。要是有这样的歌圩,问题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

试婚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桃花江畔,有壮族中人数最少的一支,他们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不与外族人通婚。他们喜欢穿黑衣服,以黑为美,所以又叫黑衣壮。至今保持有“试婚”的习俗。黑衣壮男嫁女娶,都是“阿妹娶老乖”,没有阿哥“娶老婆”。

“试婚”,以前只是个传说,今天,我就站在试婚民族的木楼前,与试婚民族零距离接触。有点小激动。导游阿嫂就是试婚找的老乖,看外表,和汉族没什么两样:上穿一件偏襟中长袖,下穿同颜色宽腿九分裤,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速很快,头发和汉族一样,扎了个马尾。不同的是马尾上方插了一把银梳子,衣服裤口和袖口滚了花边。

试婚,是阿妹家考察阿哥有没有爱心、孝心、责任心的重要环节,所有的苦活儿、脏活儿、累活儿,都要阿哥干,并且要学会一门手工艺——打银饰。在这三年里和阿妹同吃,但不同住,如果和阿妹同住,阿妈会把阿哥关在猪圈里,让他和老母猪睡上三天三夜的。

通过试婚,对男方了解的透透的,合适不合适心中就有数了,试婚三年要比谈三年恋爱更难。

试婚不一定都能成功,如果阿妹家认为阿哥没有爱心、孝心、责任心,相当于试婚就没通过,是可以“退货”的。在这里,女方有绝对的主动权。


来来来,我们一同去看看“男嫁女娶”的“试婚”民族


如果早上起来,阿妹一家人给他做了一桌子好酒好菜,让阿哥吃好喝好,然后大门口放一袋大米,上面再放两个红皮鸡蛋,那么恭喜他吧,这是请他:吃饱喝足,打包滚蛋。

这就意味着他三年长工白当,女方是不付工钱的。

男嫁女娶

试婚成功。阿妹就会娶阿哥过门。

但娶之前,男方需要回到自己家里,打六斤重的银首饰作为自己的陪嫁,称为“四大件”。其中包括一条长长的银腰带,寓意“代代相传”;两只银碗,两双银筷子;一对银手镯和一把银梳子。

我们可以算一下,这里的银子每克卖25.8元,六斤银子折合人民币7.74万元,自己打省下了手工费,打个对折,就是3.87万元。就是说每个壮族阿哥出嫁家里需要拿出3.87万元的嫁妆。这是最低标准。导游阿嫂说:“如果男方条件好的话,会有族长出面,让他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打银手环、银脚环、银项圈。”


来来来,我们一同去看看“男嫁女娶”的“试婚”民族


“所以,”壮族的导游阿嫂说,“在我们壮族生了儿子是高兴不起来的。儿子长到十七八岁,刚能为自己干农活了,就要去阿妹家试婚了,一点都帮不上家里的忙,试婚成功后还要家里拿出六斤的银子打嫁妆,是名副其实的赔钱货。”

“而且儿子都是要嫁出去的,只有女儿才能留在家里。我们是母系社会,都是女人当家,女人是说话算数的。生了女儿喜气洋洋,生了儿子就关紧门窗,怕人知道。”

“阿嫂,你几个孩子?”

“我四个孩子,三赔一赚。”

“最大的赔钱货已经去试婚了,最小的阿妹上五年级了。”

一旦结婚,阿哥就被称为“老乖”,这就算是“咸鱼翻身”了,从此以后,打打小牌,喝喝小酒,打打银饰,所有的苦活儿、脏活、累活、挖田种地、喂鸡喂鸭全由结了婚的阿嫂干。

打银器和织壮锦

嫁妆银子论斤要,为什么这么贪财?

这里条件艰苦,经常采野菜、野果、野蘑菇,蘑菇越好看越有毒,银子可以用来试毒的。我们看电视剧,经常会看到用银簪试毒,还有女孩子打了耳洞的话,马上戴银耳环,耳洞伤口愈合非常快,不会发炎。

怀孕以后的女人必须佩戴银腰带,他们认为可以用来排胎毒,这样生出来的孩子体质好、不生病,非常好带,而且女人生完孩子,十天半月后就要下地干农活了。银腰带更是责任重大,所有的医疗保健就靠这条银腰带了。

每天早晚用银碗盛水喝,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目的是杀菌有利健康。银梳子用来疏通经络和刮痧。

打银器和织壮锦,分别是男人和女人的专利,是他们来钱的地方。

张艺谋拍的《印象·刘三姐》中,需要的300多件头饰就是这里的男人们制作的。他们有手工银的大卖场,一个银碗需要5200元,一双筷子,大约是900元,一把银梳子1400元。桂林的东西巷,里面有最大的手工银的作坊,都是年轻帅气的小银匠。

壮锦的最大特点就是:反面绣,正面看。我们看到了一位66岁的老阿妈,在绣他的壮锦,绣好的成品七八种颜色,一幅可以卖到七、八千元,大约需要七、八个月的时间,一副小的壮锦,也能卖一两千,这是阿妈一年的收入。

小时候读的课文《一幅壮锦》,现在知道它不是“一幅壮丽的锦”,而是一幅“壮家阿妈织的锦”。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于是,当三儿子把壮锦找回来的时候:壮锦铺开,锦中景物——房子、池塘、树木、花草都成了真的,红衣仙女成了媳妇儿。原来壮家美好的未来,是靠阿妈双手织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