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城商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如何逆襲?

城商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如何逆襲?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分析



2020年初,全國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的日常被迫發生轉變,線上金融服務的需求顯著增加。對於銀行來說,也進一步凸顯線上金融服務的重要性、緊迫性,銀行“零接觸”服務水平的高低或將成為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傳統銀行需順應時代發展,藉助金融科技發展線上金融,創新服務渠道,融入用戶場景,讓更多企業和個人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

城商行開展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就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環,線上個人信貸業務以其更高的效率、更低的門檻、更親民的姿態、更優的客戶體驗,代表了未來個人貸款業務的發展方向。它不同於傳統貸款方式,客戶通過互聯網渠道自主提交借款申請,銀行運用移動互聯網、生物識別、大數據等技術,通過全流程線上反欺詐、風險模型評分為符合條件的客戶提供貸款,真正做到“零接觸”,實現百姓不用跑腿,服務無處不在的目標


01 城商行信貸業務現狀分析


業務概述


目前,我國的城商行開展線上個人信貸一般分三種模式:


第一種是助貸模式,一般是指金融機構與助貸機構合作,金融機構提供資金,助貸機構負責獲客、風控等環節,金融機構與助貸機構的風險與收益劃分由雙方協商決定。此種模式客戶資源及資產完全依賴於合作方,收益率較低,靈活性較差。

第二種是聯合貸模式,一般是由城商行與互聯網銀行(如:微眾、新網、網商、百信銀行等)合作一起對申請人提供貸款。此種合作是由資金提供方各自承擔出資比例的風險,雙方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等協商出資比例及風險承擔情況(一般傳統城商行出資比例高)。此種模式可積累一定的信貸客戶和信貸資產,收益相對較高,但需承擔出資比例的不良風險,系統及客戶主要依賴於互聯網銀行方,靈活性較差。

第三種是自營貸款模式,線上自動受理客戶申請,運用反欺詐、生物識別等進行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給予授信、定價、放款、貸後監測管理。此種模式對銀行的科技能力、線上風控能力要求很高,需自主完成獲客、風險控制、審批模型、貸後管理等工作,並承擔不良風險。與助貸、聯合貸額度和定價完全基於合作方的模式相比,靈活性好,有足夠的自主額度控制和定價權,可根據客戶風險表現進行實時調整,也是城商行線上個人信貸能力的最終體現。

筆者認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城商行的以上幾種線上個人信貸模式將共存,共同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個人消費信貸需求。


九卦|城商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如何逆襲?


國際同業開展情況


網絡貸款起源於西方,2007年傳入中國,以P2P的形式存在且發展迅猛。國外網貸業務發展沒有我國迅速,但在監管體系建設和合規發展上要優於我國。以美國為例,美國的監管體系很早就介入網貸業務,在金融機構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的及時性、全面性、真實性等方面均有嚴格細緻要求,因此,其線上金融業務的開展也更加規範。國外傳統的大型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聯手,通過網貸平臺使得貸款成本低、易獲得。美國摩根大通銀行與網貸平臺OnDeck達成合作,雙方共同利用互聯網及大數據為小企業客戶提供線上信貸支持,合作模式主要是利用OnDeck的技術平臺加上銀行的業務關係和放貸經驗,定製授信審批模型,為客戶提供實時的貸款服務。

花旗銀行成立“花旗金融科技”部門,研究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在個人借貸、支付、資產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對於個人小額貸款業務,可以直接在網上申請。富國銀行一直以來優化小微和個人信貸業務服務,通過收集完整的數據、提供高效的系統支持、設計適合的產品、科學的激勵制度等利用大數據模型、自動化審批成為美國最大的小微企業貸款提供者。美國很多銀行都成立了自己的金融科技部門,積極探索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為個人及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服務。


九卦|城商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如何逆襲?


國內銀行開展情況


目前國內銀行對公業務和同業板塊業務增長放緩,零售業務成為各家銀行轉型發力的重點。由於消費升級、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化,大力發展零售業務是各家銀行戰略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其中,消費金融業務成為銀行發力的“主戰場”,消費信貸日益發展特別是在消費日漸成為拉動內需、穩定增長的大趨勢下,銀行在消費金融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基於消費者年輕化、信貸業務流程簡潔化的趨勢,大力發展線上消費信貸有利於銀行拓展客群、提高體驗。

近年來,國內各大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及農村商業銀行相繼推出線上信貸產品搶佔市場。2017-2019年大型銀行消費信貸增速放緩,中小銀行異軍突起,上海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天津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在2019年均突破千億大關,實現翻倍的增長。

根據《2019中國消費金融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消費金融處於發展初期,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而且配置不合理、結構失衡,正規金融機構的服務覆蓋範圍僅存在於有有效徵信記錄的4.8億人內,只佔我國成年人比例不足40%。隨著徵信體系的健全、新型技術的發展、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深入、線上風控體系的完善,我國的消費金融將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廣大百姓。


02 城商行業務發展痛點


必要性分析


目前,銀行業金融服務線上化已成常態,業務離櫃率普遍超過90%,線上個人資產類業務已成為各家銀行收入的重要來源。國有大行及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已經有成熟的線上資產類產品,過半數城商行已經開展或正在探索線上個人自營類貸款。城商行越來越重視消費信貸所發揮的作用,尤其是當下銀行對公業務持續低迷,持牌消金公司、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消費金融且發展勢頭迅猛的情況下,城商行發力消費金融也是大勢所趨。

2019年P2P出清、互金轉型、監管政策趨嚴,在一定程度上為城商行開展消費信貸業務留出空間。國內消費信貸需求量巨大,但消費信貸滲透率較低,除被人行徵信覆蓋的4.8億人口外,巨大的消費信貸市場等待金融機構深度挖掘,中小銀行面臨“不可不為”和“大有可為”雙重境地。


九卦|城商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如何逆襲?


城商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五大痛點


市場定位不清

過去城商行一味追求“做大做強”,注重規模效應,在對公、同業板塊投入大量資源,導致許多銀行資產負債結構不合理,增加了系統性、流動性風險。相比國有大銀行和先進股份制銀行,城商行金融資源有限、業務範圍受限,所以更應明確自身定位:“立足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和廣大城市居民”,深耕地方經濟,與當地政府、中小企業、城鄉居民共同發展,把穩中小企業和廣大城市居民作為戰略實施的利基點,發揮比較優勢,在做精做細上下功夫。

架構及人員配置不合理

目前,各城商行在開展線上個人信貸業務沿用行內原有組織架構和機構人員,但原有人員缺乏開展互聯網獲客、大數據風控、線上業務監控、不良處理等能力和經驗,這樣的配置跟不上線上信貸業務發展的步伐。

隨著線上信貸業務的開展,銀行對於金融科技應用能力和風險管理的要求日益增強,原來的管理模式和組織架構已不再能滿足銀行線上信貸業務的開展,銀行亟需構建符合線上信貸業務開展的專業團隊,至少應包含技術、金融科技應用、線上風控管理、數據分析運用等專業人員。

產品及客戶體驗較差

城商行目前的線上產品設計與業務體驗較差,一般都是沿襲或參考大行的傳統產品及服務,服務差異性較小,無自己特色,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具有特色的核心競爭力品牌,相對於大行而言,創新和體驗還有待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忽視產品的創新研發,在設計線上個人信貸產品時,更多的是參考同業,對於客戶消費行為和市場需求等缺乏專業的分析,或者在廣度和深度方面還有所欠缺,更多的是生搬硬套、徒有其表,相對於產品流程和客戶體驗更加關注銀行自身利益和風險管控,最終的產品實現與客戶真實需求差異較大,影響整個產品體系的可用性。


九卦|城商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如何逆襲?


IT系統支撐不足

隨著線上業務的開展,銀行對於IT系統的可靠性、高效性、智能化、決策質量以及個性化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系統平臺已不能滿足銀行線上信貸業務的開展。有些時候迫於效益壓力,城商行基於舊系統做線上化的升級改造,但在架構設計、處理效率、智能化水平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後續的系統運維壓力增大,大部分銀行的科技部門疲於應對各類生產事件及系統運維,沒有精力投入到更多的業務產品研發、新技術探索使用上。因此,銀行迫切需要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系統建設的投入,建立一個符合線上業務產品運行的平臺,至少應該包括客戶管理、資產管理、貸款管理、風控管理、數據管理、運維管理等模塊。

業務流程不適合

城商行開展線上信貸業務,首先應改變理念從處理流程入手,運用互聯網思維,在貸前調查、貸中審批和貸後管理方面進行創新。結合傳統個人貸款制度、風控、授信管理、不良處置等規範,再造線上個人信貸業務新流程,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建立客戶篩選模型,簡化客戶准入標準、優化業務操作流程,建立授信評分模型,提高效率,減少人工干預的操作風險,建立催收模型,提高業務操作的高效、便捷性等。


九卦|城商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如何逆襲?


03 第三部分 城商行怎麼做好線上個人信貸業務?


綜上所述,線上個人信貸業務仍將是金融機構的主推業務,各城商行已經或者正在進行數字化轉型佈局,在經營模式、服務模式、業務流程和產品制度方面進行變革創新,充分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生物識別等新技術,積極研究、探索符合本行實際的個人信貸業務線上發展模式。


一、 理念、戰略轉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金融也隨之發生了改變,主要有兩個最基本的方面:首先是支付,隨著國家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認證,線下店鋪的POS接口都不直接對接銀行,而是直連第三方支付公司進行資金清結算,在處理效率、安全性方面均有很大的進步。

其次是融資,很多實體企業運用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平臺在線上開辦業務,隨著這些商業模式日趨成熟,我們銀行的信貸業務也應跟上時代步伐,在線上搭建起為個人、中小企業服務的融資平臺。可以與成熟的電子商務平臺合作,或者與傳統的企業相結合,通過IT系統方式解決融資的問題,提高效率,打破地域空間的限制。其實,對於線上和線下信貸產品來說,都以合規為前提,並沒有絕對的創新,更多的是一種渠道和理念創新。所有信息之間的交互可以通過網絡來傳輸,所以需要做的是流程和體系管理方面的創新,我們可能都見不到客戶,這也正是城商行線上客戶營銷和貸款理念的全新變化。

銀行的管理層對於以傳統存貸為主的業務均有著豐富的經營管理能力,但在資本運作、科技創新、金融互聯網化等現代銀行管理理念方面認識不足,經營模式缺乏經驗,因此需從上至下進行管理理念和經營方式的轉變。

另外,在城商行的戰略規劃中,應提高線上金融的發展戰略地位,舉全行之力,全面推動線上業務和管理雙升級,加快組織架構變革、流程再造和互聯網金融佈局,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結合本行實際,立足本地,以服務中小企業和廣大城市居民為出發點,探索研究線上業務模式,打造綜合化的線上業務服務平臺。


二、機構職責改革


城商行開展線上個人信貸需要多個部門通力合作,主要包括總行零售部、科技部、風險管理、授信管理、運營管理、合規審計部及各經營機構,必要時可設立相對獨立的部門進行業務管理。各業務主管部門應明確職責並設置相應的專職或兼職崗位明確具體工作內容,形成全面的管理機構及人員體系。

總行零售部為全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管理的牽頭部門,負責構建全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框架。制定本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管理辦法、業務細則、業務審查、考核評價等相關制度,並優化工作流程以及完善業務管理體系。組織、協調和推動相關係統建設,條線信貸業務管理及檢查,督促落實本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貸前貸中、貸後管理的內部審計檢查、合規檢查中發現問題並整改。培訓和指導各分支機構應對、處理業務集中性、群發性風險。

總行科技部門負責搭建全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支撐系統,形成線上業務的綜合化管理平臺,並與行內客戶管理系統、徵信系統、大數據平臺、監管報送等系統對接。負責完成業務需求的系統實現及系統的運維工作。

總行風險管理部根據實際調查情況、客群分析等制定線上個人信貸資產風險分類、資產質量監控、風險預警、信用評級、模型管理等相關制度並負責業務的審查、審批。負責監控、發佈全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貸後管理風險預警提示信息,指導、檢查、監督全行客戶評級的調整更新工作。根據宏觀政策的變化對行業和區域風險的影響,組織實施風險排查,牽頭處置全行重大線上個人信貸業務相關風險事項。

總行授信管理部負責全行線上個人信貸授信規模的審批及客戶授信額度的統一管理和監控,根據業務開展情況協助修訂及完善授信審批模型,制定調整授信政策等。另外,負責個人徵信管理報送等工作。

總行運營管理部負責指導櫃麵人員按照線上個人信貸業務管理辦法、流程和業務規則進行賬務處理、賬戶管理,協助進行客戶宣傳、培訓和貸款資金用途監控等。

總行合規審計等部門負責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合作合同、協議、客戶合同等相關條款的法律與合規審核,並督促落實履行。定期對線上個人信貸業務進行內部審計及事後監督。

全行各經營機構需完善組織架構,設置業務管理人員,貫徹落實總行各項規章制度,履行貸款業務管理職責,負責本級和轄內機構業務監控、檢查和督導,重大風險事項報告及處置,同時,做好本級和轄內貸後管理的培訓和轉培訓等工作。


九卦|城商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如何逆襲?

三、人才儲備


城商行應改變傳統觀念,全行上下必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全新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一是加強自身優秀人才培養,改變大多數銀行“將大學生從一線櫃員開始培養,到信貸專員、信貸經理再到信貸分管行長”的典型培養模式,要以戰略目標為導向,制定薪酬策略和管理體系,注重人才的全面培養,防止將高學歷員工侷限在單一的業務領域,對於有不同專業領域知識又敢作敢為的優秀人才加以重用,鼓勵提出新創意、新理念,建立健全容錯機制,激發改革創新者的積極性,重視留住優秀員工。二是吸引外部優秀資源,為外部引進人員提供優質的軟硬件環境。


四、 IT系統支撐


結合行業經驗,先進的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平臺應具備基於移動互聯網架構,能夠運用雲計算、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批量化、快速化業務處理能力。並且具有靈活性,能夠保持模型和策略的快速迭代,是客戶管理、信貸管理、風險管理、授信審批、智能催收、不良處置、數據管理等系統的總集成。涵蓋獲客、風控、運營全業務流程,覆蓋貸前、貸中、貸後全生命週期管理,兼顧高併發、高性能、高可靠、高度配置化、高容錯性等要求,具有自主可控、批量獲客、高度智能、線上數字化運營的顯著特徵。

另外,還應具有快速對接其他相關外圍系統的能力,外圍系統也是開展業務不可或缺的。為線上自營貸款業務提供認證簽約、身份核查、徵信上報、賬務核對、數據存儲、短信通知、數據傳輸等服務。例如數字證書、電子簽章、聯網核查、徵信報送、總賬管理、數據平臺、短信平臺、專線網絡等系統。

在目前國內商業銀行金融科技創新步伐加快、金融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以及金融需求日益多樣化、高端化的形勢下,城商行在市場競爭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城商行應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增強金融科技能力,不斷完善自身產品,提升服務水平。


九卦|城商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如何逆襲?

五、 業務管理


線上個人信貸主要有個人消費和經營類,具備額度小、期限短、流程快等特點,按照“流程自動、風控實時、決策智能,運營精細”的原則,在滿足合規要求的前提下,需在各個業務管理環節實現流程再造。包括貸款流程、會計核算、風控管理和不良處置等。


(一)貸款流程

1.貸款受理

藉助數字化工具獲客,全部電子進件,通過大數據、生物識別、銀行卡五要素鑑權驗證客戶所屬地域,核實申請人身份信息,判斷借款人是否符合條件,給予客戶循環額度。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進行受理。

2.貸款審批

依託線上個人信貸平臺的風控體系進行自動授信審批,通過採集的多元化信息和徵信數據,運用大數據、反欺詐技術,考察借款人的信用情況、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得出合理評分,根據評分結果進行授信審批。同時,根據資金、運營、資本、風險成本、同業情況、市場利率等要素進行產品定價和額度授信,結合客戶評分情況執行差異化利率。

3.貸款發放

銀行與借款人在線簽訂借款合同、徵信查詢授權書等文件,通過電子簽名簽章技術確保業務安全、合規和準確,所有在線簽訂的電子文件均支持客戶查閱。系統支持自主支付和受託支付,可自動處理資金劃付,客戶在銀行開立個人電子二類戶作為收還款賬戶。

4.貸後管理

通過微信、短信和電話,為客戶提供7*24小時業務諮詢、還款提醒、貸款催收。系統自動監控還款情況,進行預警分析,也可利用線上仲裁,通過法律手段提升催收力度,降低不良率。貸款形成的檔案均以電子形式保管,儲存在銀行後臺服務器中確保信息安全、穩定、完整。包括客戶信息、影像資料、合同文件、貸款明細、催收記錄等。

九卦|城商行線上個人信貸業務如何逆襲?

(二) 會計核算

線上個人信貸業務獨立核算,與傳統銀行核心每日對賬,賬務處理流程均為批量自動化,無人工記賬。由系統完成資金清算、交易對賬、會計處理,產生的差錯由系統預警通知運維管理人員處理。

(三) 風險管理及不良處置

線上自營貸款屬於新型業務,監管政策、相關法律法規仍在完善中,各家城商行一般均採用引進第三方系統建設公司合作,在線上批量獲客、客戶篩查、授信評分、風控模型設計、管理、運營等方面缺乏經驗,前期需依託於一些專家模型、歷史經驗等,存在政策風險、法律風險、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針對上述風險,應及時關注監管政策及相關法律變化,加強內控管理,嚴防員工道德風險,同時加強合作機構的管理,從嚴設置客戶審核機制,審慎制定授信評分模型,實時監測客戶貸後情況。

貸款五級分類由系統平臺根據監管規則做出判斷並由行內風險管理部統一管理。逾期貸款的催收將通過線上化催收系統或者委外催收完成,也可轉入銀行客服人工處理。不良貸款按照監管規定流程處理,可採用訴訟、網絡仲裁、申請強制執行、核銷等方式。


04 業務開展願景


長期來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金融也急需進行改革創新以更好的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城商行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銀行業的“生力軍”,是助力我國持續改革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踐行者、推動者,在投資減弱、消費增長、利率市場化、直接融資能力提升的市場環境下必然面臨發展定位和創新路徑問題。城商行應守住風險底線, 充分受益地方經濟增長,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金融貢獻,利用金融科技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提升服務實體的能力、助力普惠金融體系的建設。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開展線上個人信貸業務恰逢其時,優秀的城商行應苦練內功,與時俱進,從個人信貸業務開始,當好銀行業轉型的“排頭兵”,承擔起與地方經濟轉型發展相融合的歷史使命。

首屆“挑戰與責任:戰'疫'催化數字化銀行”徵文大賽圓滿落下帷幕。本屆論文大賽於2020年2月17由索信達、九卦金融圈聯合主辦,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作為學術支持單位,比賽時間持續近一個月,共收到了261篇參賽作品,分別來自近百家銀行和金融機構。參賽作品在經過初審篩選之後,送由24位專業評委綜合評定,共評出了32篇優秀獲獎作品和5家優秀機構。

本文為獲獎作者刊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