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最近,我開啟了一本新書——唐·理查德·裡索的《九型人格》。

感覺很有意思,下面是我給大家的分享:

我們每個人都會用大量的時間來應對和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但我們有時會突然發現,我們好像並不瞭解周圍的人。

其實,我們對自己又瞭解多少呢?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瞭解自己,並認識他人呢?

國際九型人格研究會創始人唐·理查德·裡索,研究九型人格理論超過30年,他所著的《九型人格》一書,可以幫助我們更公正地看待自己,瞭解自己及他人行為表象下的深層動機,修正和完善自己。

如今,九型人格已經成為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必修課程,並在美國一些政府機構、和世界500強企業的管理培訓中,得到廣泛應用,幫助提升員工的協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為什麼九型人格會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呢?它是如何幫助我們瞭解自己、洞悉他人的呢?

我們自己又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格類型呢?

讓我們在接下來的幾天,跟著作者一起去尋找答案吧。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自我認知的重要性

相信大家對於《狐假虎威》的故事都不陌生。

飢餓的老虎捉住一隻狐狸,正準備吃掉它時,狐狸突然騙老虎說,自己被任命為王中之王,如果誰吃掉自己,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狐狸是有自我認知的。當它被老虎捉住時,它知道自己不是老虎的對手,如果硬拼沒有勝算;它也知道自己比較聰明,所以只能賭一把,以智取勝。

最後,狐狸賭對了,老虎的認知能力確實不如自己。

可見,自我認知至關重要!

王家衛曾經說過:“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見自己,是學會正確的認識自己。一個人能夠讀懂自己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連自己都不瞭解,又談何去了解別人呢?如果無法和自己和諧相處,又怎麼能和世界和諧相處呢?

然而,自我認知的難點就在於“當局者迷”,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對自己做出錯誤的估計。

九型人格幫助我們觀察自己,瞭解我們的恐懼、慾望、弱點、焦慮、遇到挫折時的反應、以及我們真正的能力,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真實的基礎上,構建人生。

我們還可以從和我們性格相似的人身上獲得經驗,不再獨自摸著石頭過河,減少自己的苦惱和麻煩。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瞭解他人

哲學家克爾凱郭爾提醒我們:“對他人宜主觀,對自己宜客觀。”也就是說,當我們評判自己時,應當如別人看我們一樣,客觀公正的看待,克服為自己找藉口的僥倖心理;

而當我們評判他人的行為時,應當站在他人的角度,盡力去理解他們是如何看待自身和世界的。“認識自己和認識他人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那就是認識人性。”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會因為父母、成長環境等因素,導致某一方面發展不均衡,並逐漸演變為某種缺陷。

畢竟,誰都不是完美的。我們有時候說“這兩個人性格不合”,其實就是他們兩個的“缺陷”和“缺陷”之間的衝突。

九型人格幫助我們理解他人的想法,瞭解他們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

隨著深入地瞭解他人,我們可以更好地欣賞他人身上的優點,也能在面對那些我們不喜歡的言行時,明白他只是陷在了自己的人格類型裡面,其實也在苦苦掙扎。

這會讓我們更客觀和富有同情心。

這種對他人的理解也能夠讓團隊的工作效率更高,讓人與人之間關係更加融洽。

比如,在工作中,不同人格類型的人會被不同的方式激勵。對於有些類型的人來說,公開表示認可沒有太大的激勵作用,頭銜也沒有什麼意義,他們更喜歡獨處思考,遠離人際互動。

而對有些人格類型的人來說,當眾表揚、辦公室的各種人際互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激勵因素。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九型人格是什麼

關於九型人格的起源,其確認的源頭已經消失於歷史之中。

有人認為,九型人格符號體系最早出現於公元10~11世紀的伊斯蘭神秘主義教派蘇菲派的某些教團中;也有一些人推測,九型人格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在巴比倫及中東的其他地區出現了。

唐·理查德·裡索現在討論的九型人格,源自阿里卡研究所創始人奧斯卡·依察諾對九型人格的研究。

在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綜合了各種有關人類意識的本質與結構的相關思想體系,建立起了一套深入研究人們行為的學問。

有人會好奇,為什麼不是七種、不是八種,剛好是九種人格類型呢?

因為每個人都有用情感、思維和本能來應對環境的能力,而在這三個方面都會有過度表現、表現不足、完全失去聯繫三種形式,因此排列組合下來一共是九種人格類型。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這九種人格類型分別為:

改革者、助人者、成就者、個人主義者、探索者、忠誠者、熱情者、挑戰者、和平締造者。

很多人都會認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獨特性,都是不同的,怎麼可能簡單地分為九種類型呢?

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現在說一個書包是“紅色的”,相信大家都明白是什麼意思。

可是,紅色也分很多種,深紅色、磚紅色、粉紅色、桃紅色、慄紅色、紫紅色、玫紅色等等,稍微一點點的變化,兩種紅色就不一樣。

可是,當我們說一個書包是紅色的,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它不是藍色、不是綠色、不是黑色,把它和其他顏色區分開。

同理,當我們說到某個人是“第二型助人者”時,雖然他和其他第二型的人會有差異,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但他們仍屬於同一類型,就像屬於同一色系,他們和其他類型的人是有不同的。

唐·理查德·裡索原創提出了“層級”的概念。每一個人格類型都有健康狀態、一般狀態、和不健康狀態,每個狀態對應三個層級,一共是九個層級。

同一個人在不同層級的表現狀態是不同的。

也就是說,當你處在健康狀態時,不健康狀態的特徵就不適合用在你的身上。

我們的人格類型也不是一種靜態範疇。

當壓力不斷增大,正常處理機制已經不堪重負時,人格類型會沿著一種特定方向變化;

而當變得更加健康時,人格類型會沿著另一種方向變化。 這就是我們的人格退化和心理成長過程。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九種人格類型,並沒有哪種不好、哪種更好之分。每種人格類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天賦和力量,都是上天給這個世界的禮物。

在最健康的狀態下,他們都是發光的天使,在最不健康的狀態下,他們又都是可怕的魔鬼。

唐·理查德·裡索說了,《九型人格》不是自助手冊,而是朝向幸福目標的一種手段。

認識自己的缺陷,以及改變自己,需要時間、勇氣和毅力,當你越能夠自由開放地審視自己,就越能超越自己。

最後,想引用中島敦在《山月經》裡的一句話:“世上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那匹野獸,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助人型人格

曾有網友分享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在家裡組織了一個小型聚會,聚會期間大家都聊得熱火朝天,他聊到興致起來的時候忘記了關照客人。

可是他有一個第二型的朋友,這個朋友在聚會期間很體貼的照顧每一個人,看到誰的水杯沒水了,就安靜地給倒上水,誰需要用紙巾就會馬上遞上。

當聚會結束後,大家都走了。這個第二型的朋友,回到家安頓好孩子後,居然又返回到主人家幫忙打掃。

這讓那位網友大感意外,朋友卻說:“組織聚會本來就是很累人的事情,大家走了後,又有這麼多需要打掃清理的地方,我不幫你的話,你得多辛苦啊!”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擁有一個第二型朋友的人,都會發現,當他們有什麼煩惱或者困難,想要找人傾訴或幫忙時,這個第二型朋友會隨叫隨到,耐心陪伴,儘可能的幫你排憂解難。

第二型助人者就是這樣,他們關懷他人、慷慨大方、樂於付出,因此通常有著很好的人緣。

他們在小的時候通常都是乖巧的,是貼心的好幫手,懂事的好學生,照顧他人的好夥伴。

他們能十分敏銳的判斷出別人的需要,並能調整自己的感情去適應他人,甚至壓抑自己的需求。

他們非常看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希望通過跟人接觸而被接納,通過幫助他人來得到認可,從而成為他人依賴的對象,得到他人的喜愛。

當接到朋友哭訴的電話,明明自己手上有一堆事情要忙,卻無法說出自己現在真的很忙;

遇到有人要借錢,別的型號的朋友可能會量力而行,而第二型的朋友就算自己拿不出那麼多錢,也會想辦法湊錢幫忙。

在工作中,當他成功完成一個項目後,老闆當著所有人的面說,如果不是因為有他來順利推進,項目就不可能成功。

類似這樣的話,會讓第二型的人興奮不已,因為他覺得大家都需要他,就連老闆也依賴他。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並不是無條件的付出

要真正瞭解第二型人,需要明白的一個關鍵就是,從表面上看,他們是在奉獻愛,但是在他們內心的深處,他們實際是在尋找愛。

對於第二型助人者而言,竭盡一切去幫你,希望你能來愛我!

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完全無私的付出,他們的心裡有著一本情感賬簿,對別人的付出和幫助,他們都記了下來,並期待能夠得到回報。

當他在雨天給別人提供了一把雨傘,他是希望自己能夠依偎在對方的臂彎裡的。

他們害怕得不到別人的愛,害怕不被需要而孤單一人。

因為他們總想成為別人需要的人,因此有時會打著愛的名義干涉、操控他人的事情,甚至有的會通過讓別人覺得虧欠自己,而向別人灌輸內疚感。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當他們的付出沒有得到認可時,就會很生氣。他們總面臨一種危險,即把渴望得到愛變為渴望控制他人。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每個類型的人都會有幫助他人的行為,這並不是第二型人格特有的,為什麼第二型的人就是助人型了呢?

因為相同的行為下面,有著不同的動機。

就像很多人都會發火,但有些人是因為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釁,有些人是因為想要先發制人,有些人是對自己無力感的一種發洩,有些人是因為別人事情做得不好等等。

其他類型的人,也會幫助他人,不過是在特定的情況下。

而第二型的人,卻像裝了個雷達一樣,尋找著他人有什麼需求,他們會持續的、自動化的助人,甚至不顧自己的需求。

對他們而言,為別人服務是最重要的,這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感。

他們享受被人需要,享受他人的幸福來自於自己必不可少的付出。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要求他人愛自己

最佳狀態下的第二型人,是所有人格類型中最體貼、最有愛心的。

當他們明白了,要關注自己的真實感受,真正地關愛自己時,才會不再渴望從他人那裡獲取愛。

這時,他人的愛與不愛是自由的,回應與否也是自由的,付出變成了一種選擇,而不是強迫。

他們能夠真正地奉獻他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給他人無條件無牽絆的愛。

他們盡力去愛人、助人,如同父母對待孩子般對待他人,為他人謀求幸福。

就像我們很多人所熟知的特蕾莎修女一樣,一生服務於慈善事業,臨死時還在問新來的一批麻風病人的情況。

其他的修女都勸她先關心關心自己,可她說:“上帝讓我來照顧他們,我隨時聽從上帝的召喚。”

然而,當他們的注意力開始從做好事,轉到不斷確認別人是愛他們、對他們有感情時,他們身上就會出現矛盾。

表面上是充滿愛心的無私付出,內心深處卻是要求他人愛自己。他們通常表現得過分熱心和友善,讚賞、迎合他人,甚至是諂媚、討好。

他們會表現出過分的親暱和入傾性,把每個人都看成渴望愛的無助孩子,不管對方是否需要,強行給予關懷。

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別人,干涉別人的私事,以自我犧牲的名義,使自己成為讓人討厭的人。

他們認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會提醒他人:“有我這樣的朋友是你的福氣。”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驕傲程度,他們喜歡讓別人覺得他們是個無私的聖徒。

如果別人不以愛回報他們,他們會很生氣;可是如果強迫別人回報,可能會把那些受到幫助的人嚇跑。

當他們進入到不健康狀態時,他們會通過操縱他人,來獲取想要的愛的回應。

但他們同時自欺欺人,否認自己的情感需要,否認自己具有攻擊性,否認自己想要操控別人。

這時的他們打著無私的名號,做著自私的勾當,對他人造成可怕的傷害,卻相信自己是完全出於善意。他們成為了所有人格類型中最令人感到棘手的。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對助人型的建議

在第二型助人者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公正的愛、真正的愛,到諂媚的愛、討好的愛,甚至到窮追不捨的愛、執迷而危險的愛。

他們不明白,真正的愛是希望他人變得堅強,獨立,即使這意味著第二型人有時必須退出他人的生活。

當他們以愛的名義干預他人、綁架他人時,卻恰恰證實了,他們強加在別人身上的不是愛。

對於第二型助人者來說,有以下幾點建議:

①學會愛自己。愛別人之前,首先要學會愛自己。當自己的杯子是空的時候,又如何能倒給別人水呢?

所以,首先應該明確自己的需求,讓自己在一種平衡狀態下面對他人。

②能夠被拒絕。你的本能幫助你瞭解他人的情緒和需求,但他人不一定會接受你心裡的補救方法。

要學會面對他人的拒絕,就算對方拒絕了你的幫助,也並不代表對你不滿或不喜歡你。給他人自由,也是給自己自由!

③學會忽視自己,和自己的善行。別人也許會對你的幫助心懷感激並表達謝意,但也可能就淡忘了。

不要一直對自己的付出念念不忘,並要求他人也一定要做到同樣的反饋。放下對回報的期待,才能輕鬆的施與愛和幫助。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最後:

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了第二型助人者。

他們熱情、慷慨、樂於助人、愛取悅人、佔有慾強。

表面上他們在奉獻愛,實際上他們在尋求愛。

他們害怕自己不可愛,而投入大量的精力來獲得別人的愛。

他們在愛人的慾望和被愛的需求之間、在真正的自尊和操縱他人以感受自己的好之間,存在衝突。

接下來,我們會一起來看看,同為情感三元組的第三型成就者。讓我們期待明天的閱讀吧!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今日話題】

身邊有一個第二型的人,可以說是“甜蜜的負擔”了吧。他們願意幫助你、關懷你,可是有時,這種付出又會讓你倍感壓力,想要拒絕甚至逃離。

你心中最好的幫助是怎樣的呢?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分享,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將持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