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概括李白的一生,最懂李白的人就是他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公認的唐朝最偉大的三位詩人。李白杜甫相差11歲,兩人雖然只見過三次,但兩人惺惺相惜,杜甫用一生來懷念這個老大哥。在李白杜甫都去世後,白居易才出生,白居易與他二人並無交集,也沒有什麼佳話。


一首詩概括李白的一生,最懂李白的人就是他


自古文人相輕,後世多傳言白居易看不上李白。大概他們沒有讀過這首詩吧。

一首詩概括李白的一生,最懂李白的人就是他


《李白墓》 白居易


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李白的衣冠冢就在採石江邊,墳地周圍長滿了野草,無邊無際。可憐他埋骨在這荒野深穴中,誰還記得他曾寫過驚天動地的詩文?自古傑出的詩人總是命運多舛,但是沒有哪個人的命運像你一樣悲慘啊。

一首詩概括李白的一生,最懂李白的人就是他


全詩包孕豐富,感慨深沉。世人多謂李白瀟灑,可白居易這首詩卻寫出了他一生的坎坷,令人讀後也是感慨萬千。此詩寫李白墓地的簡陋和荒涼,對李白詩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欽慕,同時對李白生前的落魄和身後的蕭條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不平。

一首詩概括李白的一生,最懂李白的人就是他


李白一生浪漫,就連他的死也充滿了神話色彩,傳說他死於“水中撈月”。於是便有了採石江邊的衣冠冢,後來很多文人都曾到此祭拜李白,並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當年的李白才名震天下,可如今卻長眠在這荒郊野外,生前榮耀,身後卻是這般淒涼,則能不令人傷感呢?

一首詩概括李白的一生,最懂李白的人就是他


李白和古代無數文人一樣,有著報效國家,造福生民,封妻廕子的理想。他多年不仕,他一直到了42歲才奉召進京,然而聖上不是讓他濟世安民,而是為了討好後宮婦人,所以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的他被賜金放還。表面瀟灑,這只是他給我們看到的,誰又知道他內心的苦呢?

一首詩概括李白的一生,最懂李白的人就是他


白居易知道,沒見過他的白居易知道,世人只知羨慕他的風流詩意,白居易卻在李白墓前道出了他的一生。為生活添一份古風古韻,"詩而歌之”還將繼續更新關於詩詞音樂和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資訊,搜索黃璐“中國詩詞音樂”還將帶給您更多詩詞音樂相關訊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