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这两年越听越好听?

《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这几年越听越好听?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大卖,王菲翻唱的同名主题曲也火遍了网络。

这首歌的原唱是李谷一,问世于1985年,差不多和阿星我同岁。

对这样的爱国歌曲,80后当然有集体记忆,这声音一般来自大喇叭,从教学楼上、电线杆上,或者从洒水车里飘出来,也是学校文艺活动的保留曲目之一。

那会儿的我,带着红领巾,嚼着干脆面,疯狂地喜欢上了黑白电视机里的小虎队、林志颖,学四大天王讲话,跟着BEYOND唱粤语歌,模仿周星驰无厘头。

那会儿放歌还是磁带,好不容易攒钱买了个随身听,每天做完作业就戴上耳机,把粗糙的立体声当做至高无上的享受,张信哲、滨崎步、后街男孩的歌词完全可以倒背如流,即使并不完全知道歌里写的是什么。

2000年的时候,华语乐坛进入新时代,MP3里除了周杰伦,还有孙燕姿、林俊杰、陈奕迅。《双节棍》“呵呵哈嘿”被长辈批为“这也叫歌?”然而我觉得这才是真的酷。

奇怪,《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这两年越听越好听?

后来随着网络普及,华语流行乐坛有点走群众路线开倒车的意思,排行榜上净出些《小薇》《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爱情买卖》这些口水歌,我也还能勉强在KTV和大家一起唱。最近这些年,有时候用手机听听张学友、王菲、陶喆,还是觉得蛮享受的。

可是,我并不知道怎么唱《我和我的祖国》。

因为在几岁的时候,我就把这类歌曲归为“土”的一类。即使我听过几百上千遍。

它不在我的磁带上,不在我的MP3中,不在我的手机里。

嗦啦嗦发咪瑞哆嗦……这么多年,只要前奏响起,我就会换台。

最近几年,我突然发觉我变了,在很多场合偶然听到有人播放它,我怎么觉得它越来越好听了?

在电影上映之后,我问我身边的人,大家竟都点头表示:真的变好听了。

歌曲本身不会变,变的当然是听歌的人。

几年前的微博,说自己爱国就会被扣上帽子,被撕到抑郁删号。

2013年,香港影星刘嘉玲在天安门前发了一条自拍,写道:“48年…我终于来到了这里!东方红 我心中的太阳!”

奇怪,《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这两年越听越好听?

一句很平常的情感表达,在当年,竟被喷得体无完肤,评论区成了恨国党发泄的阵地。+0姐坚持没有删博,给了我们一个回头看的机会,现在大家可以去看一看这条微博下面的评论,一年一年翻过去,那些让人沉思和感慨的变化,正能量最终战胜了污秽。

感谢敌人,感谢苦难,他们想象不到,歇斯底里的围剿,反而让我们更加清醒,更加团结,饭圈、帝吧,年轻人一夜长大,在异国他乡为国旗撑起雨伞,高唱《义勇军进行曲》,齐声呐喊“祖国万岁!”

奇怪,《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这两年越听越好听?

同一首歌为什么在多年以后会变得好听?

歌曲不过是一个符号,我很清楚自己的内心:我过去不仅是觉得这歌土,而是觉得我的祖国土。虽然我深爱她,但有时候还是会在心中怀疑她、批判她。

几十年来,祖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不仅有《我和我的祖国》影片中提到的两弹一星、女排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神州飞船,还有三峡工程、自造航母、高铁奇迹、一带一路、移动支付……

坚韧的中华民族再次经历了沧桑巨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崛起的不仅是国家。

实际上,这是我们几代人共同的光辉岁月。

虽然我们曾经迷茫,曾经屈辱,曾经自卑。

大浪淘沙,正道的力量在心中觉醒。

洗尽铅华,终于觉悟什么是美。

大家的爱国情感在歌曲当中融为一体,这让人感到极度的感动和幸福。

台湾歪屁股写手龙应台2016年在香港大学作演讲,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龙应台问台下听众,你人生最早的启蒙歌曲是什么?一位中年听众,操着广普答道:是大学师兄们教的《我的祖国》。然后,措手不及地,全场开始合唱……

奇怪,《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这两年越听越好听?

奇怪,《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这两年越听越好听?

奇怪,《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这两年越听越好听?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

稻香不只是稻香,大河也不只是大河。那是我的祖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