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學生的直播首秀

2020年春,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止住了春節喜慶的腳步,也打亂了我們正常的教學節奏。學校延期開學,但學生們的學業不能拖延,“停課不停教”的要求給每一位教師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難題。該如何答題?

我校信息化建設這幾年發展很快,我所在的高一年級使用的是12xue平臺,平時上課互動、作業提交批改、反饋問答等,用得挺順手。但學校部署“停課不停教”後,我立刻感受到了壓力。沒有講臺和黑板,眼前沒有學生,平臺不能直播,如何開展數學教學?我心中有些忐忑。

不會直播就馬上學!我立刻從網上下載直播軟件安裝使用教程,一點一點地學,並把家裡人拉來建群,在開課前進行有模有樣的模擬,嘗試各種畫面切換,自信滿滿地準備著開課。讓人撓頭的是,直播首秀不斷出現突發狀況。

我教兩個班。在第一個班直播的時候,儘管學生不在眼前,但是我感到更緊張。在操作時,我有些慌亂,就沒敢開攝像頭,光分享課件PPT界面。在真正講解的時候,我發現沒有手寫功能,把鼠標當作筆,卻不能書寫自如,寫得歪歪扭扭,圖也畫不好。因為緊張,我沒敢提問學生。結果,直播課堂成了我的獨角戲。我越講,心裡越沒底。這時,一碗麵出現了——正上著課,電腦裡傳出吃麵的聲音。當時是上午8點半左右,我估計有學生正在吃早飯。大家都笑了,笑聲讓我有了一點課堂的感覺,就說道:“請這位同學先把面放一放!你難道要來個早飯直播?”好不容易講完這節課,我心裡很不痛快,感到有特別多的遺憾。平時,我總跟教師們講“不要‘滿堂灌’”,但我的第一節直播課卻成了“滿堂灌”。太尷尬了!

我從頭捋順、反思,把剛才這節課的各環節在腦子裡過了一遍,把需要改進的地方記下來。能立刻改的就馬上改,比如,要跟平時的課堂一樣注意師生互動,堅決杜絕“滿堂灌”;現在不能改進的,等到課後再想辦法,比如手寫板和錄屏回放的問題。

上午10點進入第二個班級直播,我就從容得多了。這個班級的學生基礎好,由於開篇內容跟物理知識結合得比較緊密,他們掌握得很好。我當堂就和12名學生進行了互動交流。當時,我有點小小的興奮。可惜,狀況又出現了:快下課的時候,有人打來電話。我關了話筒,去接電話。放下電話,我接著講。可是,講了好幾分鐘,發現學生沒有一點反應。我感到特別鬱悶,悻悻地下了課。學生們在群裡紛紛告訴我“您沒開麥,我們聽不到聲音”。我懊惱死了——鬧了半天,最後幾分鐘,我一邊對著屏幕自言自語,一邊生學生的氣!

當天下午,我跟同組的教師交流了直播的問題;當晚,在網上購買了手寫板。以後,每次直播的時候,我都不敢掉以輕心,而是在第一時間先詢問學生畫面和聲音的情況,確保直播的效果,每次切換的時候都確認好話筒的狀態。有一次,我看到一名學生的空間。在空間裡,他描述了自己經歷的驚險場面:在數學課上每次都做好準備了,卻在困得不行的時候被老師提問。看完後,我忍俊不禁。看來,線上提問有優勢啊!我下載並學習了錄屏軟件,錄下自己的直播課。對既重要又難理解的概念,錄下微課並進行推送。這樣做,一方面有利於家裡網絡不好的學生回看整理筆記,另一方面也便於我自己找疏漏之處,邊教邊改。相比之下,學生的直播首秀就自如得多。在第六章快結束的時候,按照慣例需要進行小結。為避免“滿堂灌”,我從前都是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展示的機會,讓學生製作紙質的總結思維導圖,並把做得好的在班裡進行展示。如今做線上小結,我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搶單,一共有兩個名額。他們分別將本章小結制作成PPT或者視頻。總結展示課由學生做主講人。他們表現得非常積極,很快搶空名額,第三組和第六組開始了前期準備。開播前,我們做了多次線上溝通,對準備好的課件和內容反覆推敲。

首次直播時,主講人從容淡定。學生們看到老師變成“學生”,而學生變成“主播”,都很開心。同樣是聽講,他們比聽老師的課更放鬆一些。在主講人講課的過程中,有些學生不斷插話。平時,我是不喜歡學生插話的;但線上的環境特殊,我倒希望他們更自在、活潑一些。那幾分鐘任由他們相互問答,一直到提問環節,我才有機會作為“學生”提了兩個問題。主講人回答完問題後,同組的學生覺得不過癮,還補充了一些。我坐在電腦前,邊聽講邊記錄邊提問,在這個過程中感受他們的成長。對學生的直播首秀,我全程做了錄屏和分享。我能想象到家長和孩子一起回看直播錄像的情景。

因為我的直播首秀出師不利,我才感受到學習的迫切性。從前認為沒什麼用的東西,今天成為我直播課堂不可缺少的好幫手。巴爾扎克說:“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我的經歷不是苦難,但這些小小的挫折讓我在這個漫長的假期裡收穫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