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名赫赫的姜子牙,在民間習俗中,為什麼要坐於樑上?

前段時間參加親戚家的喬遷之喜,我們這裡有個民間叫法“

踩當門”或者叫“踩當門地”。

威名赫赫的姜子牙,在民間習俗中,為什麼要坐於樑上?

科普下習俗:

踩門 漢族居住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修房建宅,在安裝大門時舉行此儀式。屆時, 將剛安裝好的大門關好,主人立於屋內,由一位德高望重、福壽雙全的人來踩門。

踩門 人手端大茶盤,盤內放紅棗、核桃、硬幣等物。他走近大門時,主人將門打開,恭敬地 將其迎進屋。踩門人一邊進門,一邊口唸頌詞,內容是“踩福門,踩祥門”、“啟福門, 啟祥門”之類。頌畢,將盤內的紅棗、核桃、硬幣等物撒向屋中,象徵財富福壽滾滾來。 至此,新屋才算正式落成。

威名赫赫的姜子牙,在民間習俗中,為什麼要坐於樑上?

我們這邊卻不是完全這樣習俗只能說是類似吧。

因為,我們是貼門幅或者叫貼對聯,主要寫的一般有祝福話語。包括祝福家人身體健康,事業有成,家庭富裕等等祝福的對聯。剩下的就是放鞭炮,然後是撒糧(可不是對付單身狗特意撒狗糧的)或者叫做放糧(梁)。其中撒糧裡包含有;花生,大棗,核桃,麵包或者饅頭糕點一類,在就是還有一些硬幣。硬幣一般是66元象徵著六六大順事事順利,也有88元象徵著發大財等等。其中留一部分,送給幫助建房的工人們,大家都得喜樂嘛!最後奉獻喜錢,開始大吃起來了。

其中喬遷之喜的對聯一般有這些:

1、 燕喜新居春正暖 鶯遷喬木日初長 2、 一片彩霞迎旭日 滿堂春風慶新居

3、 日麗風和錦鋪院 冬暖夏爽笑滿堂 4、 吉星高照福安地 盛世促成和睦家

5、 祥雲環繞新門第 紅日光臨喜人家 6、 新屋落成千載盛 陽光普照一家春

7、 江山聚秀歸新宇 蓬壁聯輝映畫堂 8、宏圖大展興隆宅 泰運長臨富裕家

9、 新廈落成增瑞氣 華門安居進財源 10、 五色祥雲籠甲第 三多景福集門閭

威名赫赫的姜子牙,在民間習俗中,為什麼要坐於樑上?

但是最特別的是有一個橫幅:姜太公在此或者叫做姜太公在此,諸邪避退(諸神避讓或者諸煞避開)。關鍵必須放在正門房頂上或者原來老房子的大梁上面。

請教過老一輩,他們說因為姜子牙封神所以就寫了這個橫幅。具體為什麼放上面,可能是位置最高的原因吧。還有就是大梁代表著棟樑之才(材),單挑大樑的意思。

其中還有一些人說了一個關於姜子牙封神的故事:

當初在殷商封神大戰的時候,那可是一個神仙的大時代,基本上是聖人滿天飛和神仙遍地走的狀況。

以姜子牙這點微末道行他連哪吒三太子這種都打不過,在神仙一抓一大把的情況下他實在是不怎麼突出。

不過人家命好,首先是元始天尊的徒弟,接著又被他任命為負責封神的欽差大臣,而且他是周朝的最高軍隊統帥。

簡直就是人生時來運轉,一朝把那令來行,成為了當時的主線人物。

封神大戰結束以後,姜子牙和漫天神佛進行封神。

這個時候應該是姜子牙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修士現在卻掌握了滿天神佛的生死,真是意氣風發。

姜子牙聲音洪亮的讀過神仙的職位與名字,一個個金光閃閃的名字都躍然跳在了封神榜上面。不過在封神大戰中實在是死得太多的高手,他們都想上封神榜,但是封神榜上面只有365個職位,所以競爭非常激烈。

很快姜子牙把神仙都分完了,但是還留下了玉皇大帝這個職位沒有進行分封,其他的神仙心裡都明白姜子牙這是想把這個最好的職位留給自己。

那些已經得到神位的人沒話說,但是那些沒有得到神位的人都非常的著急,雖然知道自己已經沒戲了但是仍然不甘心。

於是他們一起焦急的催促著姜子牙快點分最後一個神位,姜子牙非常淡定的說:“不急,不急,自有人來當。”

原本他的意思只是想氣氣這些沒有得到神位的人,可是沒想到這時候突然從中間跳出一個人大喊一聲:“多謝丞相讓座。”

姜子牙還沒有反應過來,玉皇大帝的位置坐被一個人給佔領了。原來這個人的名字叫張有仁,姜子牙說自“有人”來當,所以自然就是由他來當了。

這個突發情況確實震驚了所有的人,姜子牙雖然氣急敗壞,但是封神這個事情說一不二,他最終只能封他為玉皇大帝。

這下姜子牙什麼神位都沒有了,封神結束後,姜子牙爬上天宮屋頂,坐在上面怒吼道“姜太公在此,諸神迴避”,也是成為了一個屋頂上的神了。這也就是後來,為什麼農村蓋房要上樑的時候,都要有這個儀式,據說是請姜子牙的,只要請姜子牙,就能讓一些不好的事情,不好的人統統避讓,保佑這家平安富裕。

365位正神的位置被佔滿了,姜子牙這個封神的人反而就沒有了位置,這確實很尷尬。不過元始天尊還是對他進行了彌補,那就是隻要到達一個神仙的地盤,姜子牙可以佔據這個神仙的神位,也就是說姜子牙有了借神的權利。

另外姜子牙手持打神鞭,他可以對365位正神進行鞭策,可以說他雖然不是神仙但是他卻是365位正神之首。

當然這也就是個娛樂消遣的小故事而已,歷史上的姜子牙可不是這樣的人。

威名赫赫的姜子牙,在民間習俗中,為什麼要坐於樑上?

姜子牙簡介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河內郡汲縣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勳,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

垂釣於渭水之濱,遇見西伯侯姬昌,拜為“太師”(武官名),尊稱太公望,成為首席智囊,輔佐姬昌建立霸業。周武王即位後,尊為“師尚父” ,成為周國軍事統帥,人稱姜尚。

輔佐武王消滅商紂,建立周朝, 封為齊侯,定都於營丘,成為姜氏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輔佐執政周公旦,平定內亂,開疆擴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於鎬京,長子姜伋嗣位。

後世推崇備至,歷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為兵家鼻祖、武聖、百家宗師。 唐肅宗時期,追封為武成王,設立武廟祭祀。宋真宗時期,追諡昭烈。

威名赫赫的姜子牙,在民間習俗中,為什麼要坐於樑上?
威名赫赫的姜子牙,在民間習俗中,為什麼要坐於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