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農業農村工作實現“開門紅”

柞水農業農村工作實現“開門紅”

今年一季度,柞水縣堅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同步統籌做好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緊緊圍繞春耕備耕、穩產保供、企業復產和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採取有效措施保穩定、促增收。當前,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展現出良好勢頭。

  春耕春播順利開展。縣上堅持“突出重點、分類實施、科學生產、技術減災”的原則,早計劃、早安排、早行動、早落實,抽派160多名技術幹部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大力推廣馬鈴薯高產創建、規範間套和小麥春管春防,先後發放技術宣傳資料3萬多份,開展實地指導180多場次。組織動員農資經銷商和群眾備足農業生產資料,籌備農家肥600多萬擔,調運化肥1900多噸、農膜60多噸、玉米良種10萬公斤、馬鈴薯良種120萬公斤、農藥6噸。搶抓春季氣溫回升有利時機,組織廣大群眾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勞作,完成農作物播種4.65萬畝,實施小麥除草3.8萬畝、追肥2.8萬畝、病蟲防治1萬畝,為夏糧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縣上全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始終把產業作為強農富農的堅實依靠,制定脫貧攻堅四大增收行動方案、農業產業發展鞏固提升計劃,出臺《木耳產業管理辦法》和《木耳產業發展考核點評辦法》等,落實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2個扶貧產業園、4個社區工廠、2個扶貧車間建設全面啟動,全縣44個村發展春季食用菌6000萬袋,其中木耳5500萬袋,培育“兩借兩還”農戶1100多戶,新建木耳吊袋大棚335個,完成生豬存欄3.8萬頭、家禽存欄30萬隻、冷水魚投放30多萬尾,實現肉類產量4200噸、禽蛋產量1300噸,實施“菜籃子”等短平快項目21個,不斷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形成與延伸,實現小農戶與大產業有效對接。

  農業企業有序復產。按照“六個堅決”要求,夯實全縣各企業主體責任、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做好復工人員篩查、落實復產防護措施、執行安全生產製度、規範企業日常管理,把牢復工報批、消毒安全、生產運行、貨物出入、職工就餐、疫情應急、集體活動、職工防護等“九個關口”,抽調農技人員120人,深入25家企業、120家合作社、42家家庭農場現場檢查指導,幫助企業制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案,主動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目前,全縣187家農業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已全部復工復產,6個農業重點項目已復工開工,累計銷售農產品230噸,銷售額達1270萬元。

  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縣上因地制宜謀劃申報了高標準農田、環境整治、廁所革命、村莊公共設施這4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補短板項目,組織指導各鎮辦村(社區)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全力抓好農村垃圾、廁所、汙水“三項治理”,已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300噸、村內水塘(溝渠)110口(條)、農業生產廢棄物425噸。進村入戶發放宣傳防疫衛生知識資料3.52萬份,發動群眾投工投勞參與環境衛生整治3610人次,全縣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一季度,全縣實現農業生產總值2.4億元,增長4.8%,增加值0.92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0元,增長6%。


供稿:張瑩雪 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