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经过十一次征战而无敌于天下,商汤最后消灭了夏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开始,纷乱不已的中原地区,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朝,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商汤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都被司马迁记录了下来。商汤将商王朝内外政事治理大致就绪后,就命人将夏禹时再涂山大会诸侯铸造的9个铜鼎,既夏王朝的镇国之宝,搬到了商王都。9个象征国家政权的铜鼎易主,意味着夏王朝彻底灭亡,商王朝开始登上了中国历史大舞台。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铜鼎迁到商朝的第三年,商汤无疾而终,臣民非常悲伤,将这位开国之君隆重埋葬。商汤去世数十年后,中国历史第一位贤相伊尹离世。伊尹辅政期间,共经过了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位商王,为商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太甲继位后,不理朝政,伊尹将太甲流放三年,太甲痛思悔改,伊尹迎回太甲,让他重登王位。太甲痛改前非,以德治民,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四方诸侯年年来朝。这些作为千古佳话记录在史籍里面。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相传伊尹精通烹饪之术,创立了五位调和之说和火候论,伊尹也被后人尊称为“厨圣”,伊尹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美食烹饪业的祖师爷。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商王王位一路下传,商朝漫长的五百多年历史不觉已走过了一半。这时候,商代王权的接力棒,传到了一位重要的人物手上——盘庚。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但是盘庚接手的国家,几乎可以说是一副烂摊子,因为此时的商王朝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盘庚是个又作为的国王,他在就位后的十几年里,做了许多努力缓和国内矛盾。但是仍然不能改变衰败的局面,这迫使盘庚考虑挽救之法。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盘庚决定效法先王,实行自汤以来的第六次迁都,盘庚经过反复考察,决定迁到黄河以北的殷,却遭到了王族不少人的反对,他们担心迁都削弱自己的势力,便散布谣言,并鼓动族众跟着反对迁都。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盘庚是个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君王,他在迁都前对民众进行了三次训话,经过连哄带吓,贵族们不再敢反对,只能服从。大致在公元前1320年至公元前1300年的二十年之间,盘庚率领满朝文武官员和民众,渡过黄河来到了殷这里安营扎寨。盘庚迁都后,商王国逐步走向强盛。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继盘庚之后,又有一位又作为的君王——武丁。武丁少年时被父王小乙下放农村,让其隐姓埋名,生活在黄河岸边的民间。武丁在长达十多年的农村生活中,了解民众疾苦,体会种庄稼不易,这是中国历史中青年下放农村锻炼最早的记载。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武丁在农村生活的过程中,结识了甘盘和傅说,这两个人成为了其日后的左膀右臂。武丁继位后,立即重用甘盘,并把身为奴隶的傅说找来,破格任命他为宰相。有了贤臣的辅佐,殷国大治很快改变了商王朝此前衰弱的局面,国家逐渐兴旺发达起来了。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在辅佐武丁的贤人中,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妇好,武丁的妻子。妇好经常参加军事活动,亲自带兵打仗,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武丁对她十分宠爱。妇好死之后,武丁悲痛欲绝,思念不已,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随着武丁时期,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商王国国力达到了历史鼎盛期,史称武丁盛世。

历史的辩证法昭示,事物达到盛极的时候,往往就是衰落的开始。强大的商王朝,此时隐藏着危险。就在武丁盛世,商朝的掘墓人周族逐渐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白话通史」第七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兴盛”

欢迎订阅,收看「白话通史」第八篇:500年传奇的青铜时代—“商王朝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