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杨葵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本期主持:非非

本期嘉宾:杨葵(编辑,作家,书法家,策展人)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让孩子学书法,别老想“要成个书法家”


杨葵:我也是从小开始学写字,我大概上小学时候就开始了,那是学校的兴趣班。到了11岁,我才开始认认真真跟着叶喆民老先生学书法,有点像私教课。


刚开始学得很刻苦,但男生总有一段年少轻狂,大学之后就开始谈恋爱、工作之后就一心在单位里冲刺、拼搏、奋斗,书法虽然一直没丢下,但也只是偶尔练习。一溜烟就到了四十多岁,这时候才重新捡起来,比较集中在写了。


我运气比较好,把书法捡回来不久就办了数次展览,反响也都不错。但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书法家。对我来说,这个就是修养,无论是学钢琴、学书法、学手工、学园艺,学各种东西都是一种修养。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杨葵老师书法展邀请函


因为学书法,我就会有审美上的需求,我就想知道为什么说王羲之好,颜真卿好,为什么很多书法家不够好。哪样的东西是好的,哪样的东西是不好的,这就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钢琴也是一样,为什么他成为了全世界著名的钢琴家,为什么另外一个人弹得很油滑。


当我们想让孩子学习某个艺术门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想着“我要想着把他培养成一个书法家”。一件事一旦当成职业后,就会非常令人苦恼,当成艺术修养可能就更轻松,但这个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这种追求会伴随他一生。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同样一个屋子,有人会把它布置得很豪华,有人会布置得特别舒服,有人会布置得特别温馨,这些趣味指向各有各的道理。学艺术,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会发现奢华也有非常高品位的奢华,也有土得掉渣的奢华;舒服呢,有些是简洁明快的舒服,当然也有人随便找一个地儿,就能窝着躺着。但它肯定不如简洁明快的那种舒服有趣。


这都是一些审美趣味的追求,学书法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最大的效用不是技能,是你让他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第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第二让他在审美趣味上有所提高。


✨好的书法家对每个汉字的理解会非常立体


非非:我记得杨葵当时在办“纸边儿”的书法展,老六也出了他同名的一本书,有日本客人拜访,看到这本书问:“这位先生还在世吗?” 老六答“他就比我大一岁”,对方有些羞赧地说“看他的字,很是老到,我以为什么了呢”。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左起著名出版人老六、杨葵和歌手老狼


我们在做《汉字奇遇》字卡的时候,每一张都需要一个对应的书法字,当时有两种选择,一个噱头更大点,可以集历史上特别有名的字,比如说“走”字用王羲之写的“走”,或者用个康熙写的字。看上去,这么选择对产品宣传会更有利。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那为什么最后坚持请杨葵亲自写呢?因为杨葵对每个字有立体的理解,他能看见字与字之间内在的关系,能看见字的来龙去脉。而且,这些字是为每个拿到《汉字奇遇》字卡的人写的,它们都携带着温度,这是拼凑剪贴来的字不可比的地方。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孩子修习书法的四个步骤


杨葵:关于书法,我可以再聊深一些,相信还是有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学书法的。


我们平时出门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法,商店的标牌、字帖、著名书法家留下来的横幅等等,有的会让你赞叹”写得真棒“,有的会让你看不下去“写得真土鳖”,那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年初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书法的四法印》,聊的就是这个问题。


千万不要以为学书法只是要学一手漂亮字,那你就把书法这件事情看得太太太太小了,在那篇文章里我把学习书法分成4个步骤:


第一步叫“模拟”,也就是“肌肉训练”,家长们肯定都知道有个词叫“修行”,什么叫“修行”,很多人都会给修行这个词一些高大上的解释,但我们完全可以言简意赅一点,修行本质上就是用一种好的习惯来代替原先不好的习惯


比如说,原来谎话连篇,修行就要求你不能说谎话,慢慢养成了一个不说谎话的习惯,说谎话会不舒服,写字也一样,之前写字总是塌下来,那通过临摹学习颜真卿,学习欧阳询,学习赵孟頫,慢慢把字写规矩了,写得横平竖直了,间架结构也逐一掌握。所以,借助临摹我在用别人的好的书写习惯来替代自己之前坏的书写习惯。


第二步叫“创造”,当你把临摹这件事情揣摩到差不多的时候,就应该奔向创造了。书法这件事情你是需要自我表达的,我并不是在表达王羲之,不是不想表达,而是表达不了。人家王羲之家里大几百亩地,光侍者、丫鬟就好几百人,我们家可能就住一个两居室三居室,一个阿姨都没有,凭什么你能有人家那种表达呢,你的世界观跟人家的世界观肯定有差异。所以没办法做到王羲之那么俊秀,你真的雅不过人家。所以你必须要创造,不是说要超过前人,而是我要写我的字。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杨葵书法作品


第三步,要明白写书法是在写文化,它是在文化层面上的一件大事情。有人认为学书法应该从楷书写起,有人说要从篆书写起,楷书比较端正,跟印刷体很像,篆书看似没用,可是有很多人坚决要求从篆书开始,因为它离汉字的发源地最近,篆书保留了汉字造字的信息,

如果你对汉字的由来不清楚,你就会经常写错字,汉字里有很多很奇怪的一些小细节,错一处就满盘皆错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民国时期有个大学者叫马一浮,他写完诗会有个助手帮他誊写,这个助手其实比清华北大教授都要厉害许多,但每次助手写完字,马一浮总要圈点出不少写错的地方。


比如台湾人经常说的讯息的“讯”字,右半边中间到底是一横还是一点,这两个出来是不一样的字,还有“乃至于”里的“乃”字,里面是一撇长一点短一点,也是不一样的字,在外面看书法展,你会发现很难看到完全没错误的作品。


所以你会发现书法不止是把字写漂亮这么简单,它里面非常丰富。如果你让孩子学书法,如果仅仅是把字些好看就可惜了。就好像让孩子喝一杯水,原本可以加点营养液,让他吸收更多,可是你就只给了一杯寡淡的水解渴。


第四步,也就是所谓的“空”,武侠小说里,武林高手拿一根柳枝就能作刀剑使。还有风筝在天空划过,它也是一种书写。你可以用你的意念来。这个层面我们今天暂且不聊。但孩子学习书法前面三点就尤为重要。


我认识一个很杰出的70后钢琴家,有一次去他家时撞见他在教孩子音乐,他没有教太多技法,而是让他不断多听,听这个人跟那个人弹得有什么不同,但不是说“这个好,所以你要学这个”,而是先去发现自己对哪个感兴趣,再从最喜欢的那条里总结出喜欢的原因,然后再因材施教归还给孩子,所以教育是不断回到自己。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电影《钢琴家》剧照


✨学习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在关照自我


叶老师对我影响很深,有个细节我到现在都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在他们家临《张迁碑》,他看了一眼我写的字,说“这一横不要描,你要写”,我心想我难道没有在写吗,就重新写了一遍,然后叶老师又纠正了一遍:“你写好吗?你实实在在写一遍好吗?你心里笃定我要写这一横。不对,你这还是在描。” 我心冒出有好几个烂俗的词,什么“力透纸背”啊,什么“入木三分”啊,就特别用力地写,结果叶老师告诉我“这个力用死了你也还是在描,因为你心里不踏实。”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叶喆民老先生


最后,他握着我的手真正写了一遍,这一笔之后,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叫“写”,他不会说“起笔的时候高一点低一点”,他关心你在写字的时候专注点在哪里。


我后来很多成长都跟叶老师有极大的关系,他经常说写字要“无往不收”,哪怕在纸面上没收,你在外面也是有收的,所谓“有始有终”。他会教你逆锋起笔,会让这个字比较有内涵。


他不仅仅停留在技法上,他教的是心法。你把心法弄通了之后,技法就水到渠成了。他会很容易花大量时间带我们看他收藏的各种帖,仔细讲“这个字好在哪里”,明白好在哪里比单纯的临摹要重要很多。他也带我们去书画馆,说郑板桥的一个字,那个草书的“也”字,为什么最后一笔拖这么长。


还有笔笔中锋,讲的是做人要中正。什么是“学艺”,学艺就是在学做人,这个我觉得太重要了,从小要培养孩子各种各样的修养和内涵,那就要带孩子去看,去拓展。


我昨天还在微博上写,现在书法家好像特别喜欢写大字,动不动一面墙,动不动拿一大水桶放墨汁,笔大到自己都扛不动,可是《兰亭集序》这样的传世杰作,也就两张A4纸大小。


你为孩子兴趣班砸下的钱,怎么做才能回本?

王羲之名作《兰亭集序》


古人的心量比我们现代人要大,他们每天看到的是星星,这么远的距离,可我们只能看到大楼,那么大心量的人写那么小的字,而我们现在心量这么小,却能写那么大的字。我给这条微博配的图是一只小猫照镜子,看到的是一头老虎,一种幻象。


非非:我今天特别有收获,我现在做教育,这是我人生里第一个可以称为事业的东西。好的教育本质上是在教人寻找内心真正的自我,就好像写书法落点不是在一笔一划,而是在自我身上,二者关照的都是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