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文 | 嬴雲涼

01

說起戚夫人,這可是一位教科書般的人物,是中國有皇帝之後第一位因宮鬥而死的女子,是宮鬥失敗者的典型,是慾望大過能力的典型,她沒有認清現狀就匆忙選擇了不安於現狀,折騰到最後結果便是骨肉分離、生離死別、命喪黃泉。

戚夫人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她遇見劉邦那年正是她的大好年華,而劉邦卻已是四十多的人。那時呂雉一行人被項羽所俘虜,劉邦南征北戰、奔走與各大戰場,戚夫人遇見劉邦是在漢初定陶(今山東定陶),戚夫人就是定陶人。戚夫人出身卑微,父母皆為奴,史書難有記載。然說到戚夫人就難免會想起呂雉,這兩個人被世俗永遠纏在一起的女人,而在我這種俗人的眼裡,難免會將兩者進行比較。

呂雉當年嫁給劉邦時,外界一片呂雉下嫁的呼聲,而戚夫人卻是以一份禮物的方式獻給已是漢王的劉邦。從根本上來說,呂雉與劉邦的地位是平等的,甚而高出一等的,縱使後來劉邦為皇、成為天下之主,呂雉在心裡也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這十分的天下,她與劉邦各有五分。

戚夫人: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劉邦和呂雉

02

而戚夫人發跡的開始便是依附劉邦,因為劉邦她能出現在史書上,否則她空空擁有美貌也無濟於事,戚夫人如那攀附在橡樹上的木棉花,難以自立。公元前206年戚夫人與還是漢王的劉邦締結姻緣,後生子如意。劉邦給予他們孩子的名字便是希望戚夫人與孩子一輩子能夠“如意”,如意二字隨顯俗氣卻也是劉邦內心最可貴的期待,尤其是成為皇帝之後,劉邦待戚夫人和劉如意還是那般真誠,這份情對於帝王來說,實在可貴。可惜劉邦“如意”的心願太大,沒能實現。

若說呂雉是與劉邦風雨同舟、共同打下天下的戰友、妻子,那戚夫人便是劉邦身邊的小甜心,她不用去擔心軍事、政事、國家大事,她只需要傾聽劉邦,在劉邦煩悶時為他輕揉眉心、拂平那蹙起的眉頭。

在楚漢之爭時,劉邦南征北戰帶在身邊的是戚夫人,呂雉留守後方、確保後背安穩。在這個時段,戚夫人並沒有給人很深的印象,而將戚夫人推上歷史舞臺的是大漢朝成立之後的第一場奪嫡之爭。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戚夫人輸的很慘很慘。

若是戚夫人只是乖乖待在劉邦身邊做花瓶美人,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骨肉分離、生離死別。

戚夫人: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戚夫人

03

高祖劉邦在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便已立呂雉之子劉盈為太子。但即位為皇帝后,卻以劉盈懦弱“不類我”為由,要改立戚夫人之子如意為太子,僅因為“如意類我”,便想要去動搖國家的根基。戚夫人受到寵幸,常常跟隨高祖前往關東,日夜哭泣,想立她的兒子為太子。周昌、叔孫通等朝中大臣都堅決反對廢長立幼。縱使劉邦曾一次次提起改易太子一事,最後都由呂雉一一擺平。由此,呂雉在朝堂之上的實力與政治手腕可見一斑。

戚夫人在於呂雉宮鬥之時卻未曾衡量自己的政治地位與實力,縱然她也有一個兒子,母憑子貴、飛上枝頭,她卻未曾想過整個朝堂之上呂雉的勢力盤根錯節、深不可測。戚夫人的孃家沒有任何勢力在朝堂之上,她自己本人也沒有與群臣處理好關係,能夠影響到劉邦的人,都站在呂雉這邊。一開始就已經是註定輸的結局,她心中的慾望和期待大過了她處事的能力,如意也還未成長起來,除了劉邦,如意和她一無所有。

在奪嫡之戰替呂雉解圍、翻盤的是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張良在劉邦成為皇帝后便選擇了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而呂雉卻有能力讓這樣的大家、功臣出謀劃策,不正是說明了戚夫人與她在政治地位、政治手腕之間的差距嗎?

戚夫人: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戚夫人

04

劉邦後來明白自己無法立如意為太子,面對戚夫人的淚也是無可奈何。只能讓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則藉著酒意擊築高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翼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弓矢,尚安所施!

“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劉邦此時可是在感嘆劉盈羽翼已就,他感受到了呂雉背後的家族勢力的盤根錯節,這大漢的江山將會變成什麼樣子?閉眼的他什麼都做不了。

試問:現在的劉邦是否有心無力,是否已經預見母子二人的悲慘結局?憑藉他對呂雉手段的瞭解,他明白如意要立未立就註定了悲慘的結局。

對於戚夫人和劉如意,劉邦是愛的,但這份愛不足以保她們母子平安,反而無法承受的帝王的愛是最深重的累贅。

劉邦死後,呂雉之子劉盈順利繼承皇位,呂雉從皇后變成了皇太后。她下令將戚夫人幽禁在永巷(那時候的冷宮),剃去頭髮,頸束鐵圈,穿上囚衣,讓她做苦役。戚夫人一邊做苦役一邊流淚吟唱:“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戚夫人: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呂雉

05

不知戚夫人吟唱這首歌的時候想些什麼,她是覺得自己的兒子如意可以鬥得過呂雉,還是覺得這首歌能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讓輿論的壓力使呂雉做出退步?

而此時的劉如意被封為趙王,尚在自己的封地。劉邦死前為保如意性命,讓周昌和如意一通前往趙國封地。呂雉曾多次下召讓如意前往長安,但都被周昌擋了回去。呂雉無奈只能先召周昌回長安,將周昌留在長安,然後召如意。沒了周昌的如意無奈只能隨使者一同回長安。

呂雉的兒子劉盈,也就是漢惠帝,對於如意這個弟弟很是疼愛,也許是為了守護那帝王家稀薄的親情。

劉如意剛回長安之際,吃住同劉盈在一起,呂雉無從下手。一日劉盈早晨外出,如意尚在榻上,劉盈歸來之際,如意早已氣絕身亡。如意死後,呂雉將戚夫人斬去手腳,薰聾雙耳,挖掉雙目,並以啞藥將她毒啞,拋入茅廁之中,稱為“人彘”。

這便是“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的結局。

總覺得看戚夫人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明明自己已經在呂雉手下受苦了、明明自己比誰都清楚呂雉為達目的能使用的手段,卻還是將自己的孩子推向火坑?這樣的母親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嗎?

如果她一個人承受呂雉的折磨,忍氣吞聲地存活,如意之死能否改變?

如果她能明白忍氣吞聲,我想就不會有奪嫡之爭了。

但戚夫人還是有值得佩服的地方,在沒有靠山的情況下、在自己出身如此卑微的情況下,她卻敢於去爭取那虛無縹緲的皇位,至少她是勇敢、未被世俗所約束的女人。只是她錯把所有砝碼壓在劉邦的感情上,這感情就如同那皇位一般虛無縹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